2.1 注重研究促进群际和谐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2025年08月10日
2.1 注重研究促进群际和谐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和平心理学家有着不同于本能冲突论与习得冲突论的人性观。他们认为人性是善的,至少是中性的。群体冲突并不是源自人的攻击本性,也不是后天习得,而是由于后天社会环境不能满足群体的需要。比如,群际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艰苦的生活条件、遭受歧视的社会身份、传统文化价值观遭受贬损(Wagner,R.V.,deRivera,J.& Watkins,M.,1998)等系列问题使群体成员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成为群体冲突爆发的重要根源。
和平心理研究的群际冲突化解理论也体现了对不同心理学观点合理成分的的包容和吸收。从行为主义的习得论中,和平心理研究一方面批判其忽略群体成员和平能力的主动建构能力,但也认可群体成员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成员、同伴等人的对外群体的态度对其和平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和平心理研究也认可个体确实具有群体认同感的认知需要,主张通过更多的群体接触机会,减少群体间的隔阂与偏见,减少群体差异,使双方群体成员获得更广泛的身份认同感;和平心理研究也认可不同群体成员的社会需要,主张满足资源分配、话语权的公平性。因此,分析冲突形成的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然后才能充分运用群体成员的创造性寻求适切的冲突化解方式,促进群体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