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和平心理蕴含
2012年11月29 日,习近平用“中国梦”三个字,高度浓缩概括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目标。西方报纸上出现了“中国人开始做梦了”“中国的新老板是个有梦想的人”“中国敢于做梦了”“中国的美梦抑或世界的噩梦” 等一连串的大标题,令人感到震撼。这些标题如同投入湖水中的巨石一般,以北京为中心荡漾开去,在世界舆论场内形成了一连串的涟漪,引起了强烈的共振(吴旭,2013)。
中国的统一、强盛和人民的幸福是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的理想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进步和光明,在最根本意义上是和平寻梦(许明、吴解生等,2013)。
“中国梦”有着深刻、丰富的和平心理蕴含。
“中国梦”是“集体梦”与“个体梦”的辩证统一的集合体。从地理意义与国家层面而言,“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梦”。从民族角度而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梦”。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实践而言,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始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党梦”。从公民个体而言,“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衡量中国梦的实现与否的关键,首先在于每个“个体梦” 的实现程度,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法国国家安全高等研究院顾问、汉学家皮埃尔·皮卡尔曾深入高度评价“中国梦”的和平心理意义,他认为,“中国梦”不仅能改善个人的家庭幸福、推动个人取得成功,而且能够帮助整个国家以及整个社会达到更和谐的状态(周伟、李峥,2014)。
习近平(2014)曾用简朴的话语,诠释了“中国梦”与世界和平之间的深刻关联。2014年3月,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温习了拿破仑对中国的比喻:“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主席指出,睡狮已醒,是“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世界各国人民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和普及科学,能够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梦”是充满了无限和平张力、贡献世界和平的大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向往的集体话语表达符号,“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对于未来和平世界的强烈渴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对于未来和平世界蓝图构建的独特智慧创造,“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未来和平世界的贡献和担当,“中国梦”是未来和平心理追求道路上盛开的花朵,绚丽、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