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领域的现代传播力拓展:新蓝网

四、在新媒体领域的现代传播力拓展:新蓝网

迅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技术,使得媒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态都产生变化。新媒体正是催生于在传播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之下,从而使得传媒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浙江广电集团充分认识到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考验,于2009年12月28日推出新媒体——新蓝网。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后,第三屏的广泛应用,使得浙江广电在推出新蓝网后2011年再次抓住契机,浙江手机电视台和已拥有播出牌照的网络广播电视台依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一网两台、立体传媒”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辅相成,各具特色的局面。新蓝网在2011年获得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新蓝网的传播力度,现已经覆盖全国18个中心城市和多个国家发布了CDN的节点。

(一)新蓝网内容建设思路

新蓝网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好浙江广电集团旗下18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丰富视频和音频资源?如何使得内容的呈现受广大网络用户所青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是直接照搬,还是有创新型的运用?然而网络传播中,个性化、碎片化、多元化、立体化和交互式的传播特点必须得以遵循。必须注重用户的体验和习惯,并合理的运用好广播电视频道的资源,最终呈现传播形态上的创新。

1.新蓝网把传统媒体的节目,进行再开发、再利用实行创新性的整合。

新蓝网在对广播电视节目资源的二度开发利用上探寻出了新路子:首先,是选择网络传播生命力强、受广大网民喜欢,并且将会重复多次进行点击观看的节目挑选出来,进行重点推送。其次,是将浙江广电旗下18个广播电视频道播放过的新闻,在1小时之内,以后期制作剪切好的单条新闻形式呈现在新蓝网上,碎片化的时段,网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即可。最后,在信息集纳上遵循“视频领先、图文为辅,组合传播”的网民喜欢的形式进行传播。例如,浙江省内发生了人民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新蓝网首页的“专题”窗口,视频与音频、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报道形式。新蓝网的报道把广播电视与报刊杂志融为一体,有机结合,使得报道的角度更为全面,内容更加丰富。

新蓝网通过自己的研发,实现了广播在网络上有画面的直播,并且可以收听阅览同步进行。新蓝网,为浙江广电旗下的每一个广播频率开设了一个功能页面。只需轻松点击,便达成网民需求。

2.网络与广播电视通过“台网联动、节目互动”,较好地实现了的共赢局面。

网络互动专区《意见领袖·舒中胜》是浙江经视与新蓝网联合突出的。舒中胜为浙江经视的主持人,每天上午会将晚间要主持节目的话题放置新兰网的社区论坛,网友们跟的贴,成为了他晚间主持节目的“主料”或“佐料”。这一举动,大大增大了网民与新蓝网的互动,增加了人气指数。并且节目的推广,主持人的知名度都得以大力提升,可谓一举多得。每天互动区的跟帖就不少于500条,新蓝网台网互动成功案例在先后,迅速开设了40多个版块,均体现出了广电资源的特色。新蓝网在这一领域的突破,对于提高节目收视率和增加新蓝网的人气指数至关重要。

3.强大的新媒体间联盟,大力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

新蓝网与多省市广播电视新媒体,以及本省内部的11个地级市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互通平台,使得资源共享,传播力度增强。同时也在不断的开拓市场,借加强联盟,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影响力。2010年“新媒体世博报道联盟”,是为上海世博会,新蓝网与28家中国网络电视台在内的新媒体特别筹划的。有关世博的台前幕后,进行详尽地报道。通过这次强强联手,新蓝网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二)新蓝网台网互动创新举措

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你坐我看”的形式,而新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源于其运作上的互动。互动是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润滑剂。新蓝网充分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实现了台网互动为主的三个互动:

一是“广电+网络”的互动拓展。新蓝网主动出击,把观众原有的与传统媒体互动的形式,如电话报名、报料、投票、短信等互动手段,逐步整合转移到新蓝网上来。浙江广电集团,也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要求各频道派出一名在职员工常驻新蓝网工作,借此机会加强新蓝网与各频道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是给予各频道拥有新蓝网这一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中国蓝新闻”“中国蓝综艺”客户端的应用,更多地实现了第三屏移动式的传播。这也是新媒体在广播电视中的广泛应用,为电视频道、电视栏目量身定制。

二是“推广+商业”的延伸挖掘。节目背后延伸的价值,如今也是众多电视节目忠实粉丝所追捧的。新蓝网充分抓住广大电视观众这一心理特征,利用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等浙江广电的王牌节目,努力挖掘其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无法在电视荧屏呈现的内容,加以碎片化地整理。从而受到众多网民的点击观看。新蓝网,充分利用这原本不值钱的素材,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了不一样的“台网互动模式”。

三是“支持+保障”的技术输出:“市县新媒体云平台”的构建。“云媒体平台”的技术,依旧是需要各地面频道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之后根据地面频道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量身定制内容网址和移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