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展望与结语
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实现报系合并,报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同时在媒体融合领域有取得破局式进展。媒体融合作为上报集团转型的重点策略,也是本文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上海报业集团融合战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本文提出如下:
(一)整体化转型需把握节奏
媒体融合不是局部的媒体融合,而是整体性的媒体融合。整体化的媒体融合不仅仅在于抓好个别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项目,更在于对各类新媒体项目的发展情况的整体把握,并将之纳入媒体融合战略中通盘考虑。下一步,应当把其他新媒体项目发展情况都纳入统筹考虑的范围,保证整体化的转型步骤。从具体操作层面看,一是要建立对整个上报集团新媒体发展情况予以密切跟踪的机构;二是要建立对上报集团内部和外部媒体融合发展数据搜集和分析的机制。通过长期的跟踪分析,为战略调整和决策提供翔实的参考。
上报集团的改革发展,不是局部调整,而是整体性的改革发展。避免出现观望心态和惰性心理,才能实现整体化转型的全局节奏。整体转型最终要在每一个单位、部门和个人身上落实,同类单位(部门)的媒体融合需要统筹推进。转型调整落实于个人层面,就需要解决编制薪酬等关键问题上行之有效的执行思路与解决方法。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关、停、并、转”之后迅速出现,不仅事业编制、企业编制之间报酬不同,同样编制的外单位分流人员与本单位已有员工之间的报酬也有区别。这样的现象将影响改革积极性,影响整体化改革的推进。转型调整不免涉及单位、部门或个人利益,出于各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各个单位或部门的改革积极性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在单位或部门层面,对于同类单位或部门的改革若不能提前做好统筹安排,就可能产生一些单位或部门积极投入,另一些却消极观望的现象。
(二)技术、机制、商业模式需新解决思路
上报集团媒体融合发展中较为突出的共通性问题主要有三:一是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和成熟的商业模式。例如重点项目目前都处在前期投入阶段,“上海观察”通过集订的方式实现了一定的收入,但这些收入对于成本的覆盖还是杯水车薪;“澎湃新闻”的广告收入已逾千万元,但该种模式要依赖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更好的用户黏性;而“界面”这一具有突破意义的新媒体项目而言,是否能够成功复制彭博社的商业模式尚未可知。此外,一些微博、微信通过广告和活动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实现盈亏平衡,但这些收入尚不能支撑整体的新媒体商业模式的转型。从这些情况看,报业集团应当选择几家试点单位,制订和实施解决技术、机制、商业模式等问题的实验性方案,来寻找可能的解决途径。
二是管理群体和职能部门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撑。目前,集团大多采用技术外包的方式以解决新媒体项目普遍需要技术支持这一问题,其后果是产品的调整、优化、升级等工作容易受制于人、难以掌控,不利于媒体融合的长期发展。目前,一些单位采取外聘技术顾问的做法,购买技术专业的智力支持。这种做法取得多大的成效,能否在集团内推广,需要深入讨论。
三是配套机制缺乏创新应用。以薪酬考核体系为例,就报社而言,完善的新媒体薪酬考核机制尚不多见;在部门一级,出现了不少对新机制的积极内部实验,但其执行尚不稳定。可能陷入两难的是,为求达到保护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一些部门将经济收益进行内部论功行赏,若是如此,则有可能与传统的薪酬机制相冲突。
(三)内容生产需加强数据分析
原创内容是传统报业集团的核心优势,但从整体情况看,上报集团主要的新闻生产方式依然是以传统方式为主。这种方式依托于耗费极大的人力成本,实际上不符合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媒体内容生产方式。需要转变思路的做法是,参考商业门户网站通过抓取传统媒体原创内容,利用数据分析的方式,生成图表化新闻、视频新闻等,例如头条新闻的内容模式,就取得了口碑与利益的双丰收。上报集团一年来的媒体融合,已经将许多优势内容进行了数字化,也拥有了包括用户阅览习惯在内的许多后台数据。下一步应当加强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制作更加适应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产品,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更有利地争夺网络话语权。
与此同时,建立用户数据库应当成为新媒体项目的重点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了用户、掌握了用户需求才能在更大限度上掌握内容传播的主动权。对于市场化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其最初的市场推广往往和用户数据库建设同步进行。目前,上报集团的诸多新媒体项目,包括已经开办多年的新媒体项目,在用户数据库建设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而,在下一步的媒体融合工作中,有必要将这项工作作为各个新媒体项目的重点工作予以加强。
2015年,报业集团进一步将互联网意识纳入战略核心,裘新在2015年季度谈话中说,从集团来说,首当其冲的是要归零,改变我们传统的惯性思维和做事方式,敬畏自下而上的真正的创新创业的力量,改变传统的规划式发展、自下而上布置管理的手法。他将其总结为是集团各级管理者当下最需要学习的“互联网+”思维。综上所述,上海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结构调整与整体转型多方面不断革新,大胆实验,其未来将如何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深化见真章,融合创强音。
【注释】
[1]参见http://weiwuhui.com/5774.html
[2]参见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t20150203_51634.htm
[3]吴信训,喻国明,胡泳等:《从上海报业新动向看中国传媒业转型与政媒关系》,《国际新闻界》,2014(2),第58-68页
[4]参见http://www.huxiu.com/article/114480
[5]参见http://www.huxiu.com/article/114480
[6]参见http://www.tmtpost.com/232347.html
[7]王珏:《上海社区报生存态势与发展策略初探》,《新闻记者》,2011(1),第79-83页
[8]参见http://www.mediacircle.cn/?p=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