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编后记

《当代传媒管理研究》是为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一级学科研究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亦是建立在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广告营销学、组织行为学和意识形态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新兴交叉应用学科的研究所得,知识结构丰富,社会接触面广泛。两年前,作为这一课程教材的专著者,我对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曾表明自己心中的一大遗憾,即“囿于篇幅和体例的要求,原书稿每章必附有的传媒管理案例只能忍痛割爱,同时书中许多章节观点只能点到为止,没有更多的展开,也难联系上实际,真让人唏嘘不已!毕竟理论要有实践的支撑和彰显,更何况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均衡与丰富应当是目标,但为之增幅超限,则有让人勉为其难之虞,或强人出头之堪,故只能另寻他途”。

今天,“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以扶持项目研究成果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实现夙愿的机会。为此,我作为指导老师,在传授《当代传媒管理研究》这门必修课程的同时,要求在校专业研究生,在加强理论学习深刻把握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得让其联系业界实践,深入一线进行案例研究,做到既有的放矢,教学相长,又能学以致用,对中国传媒业界的改革发展起到一个经验总结与实践镜鉴的作用,这就是本书立项既定的初衷。同时也表明,本书的面世,亦积累了几届研究生的调研成果与指导老师的教学心得,是师生们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当然也是中国传媒业界勇于改革与长于发展的历史见证。

本书能够顺利编辑出版,我要感谢近年所带出的研究生们,因为书中选题立项进而挥洒铺陈的案例,都先后成为了中国传媒业界与学界特别关注的热点与焦点。这些调研报告内容的观点与脉络,虽经过老师的点拨梳理,但都实实在在地熔进了学子们的思想与智慧。尤其是被老师指定为本书责编的林蔷、陆欣、黄剑威、姜博这四位研究生,在没有既定编辑体例束缚,允许独立创新的氛围下,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手中的任务。老师不会忘记也真诚地感谢你们!尚且,历史也同样记载了你们。当然,在书中的案例里,学子们不乏引用众多学界大师或专业精英的精辟论点和珍贵数据,有力提升了全书的水准与境界,作为后学或同仁,对这些传播学界和业界值得敬重的大家和所贡献的智慧结晶,也一并谨表深深的谢意!

当然,本书案例研究的对象,是变动不居的中国当代传媒发展现状。因此构成本书案例研究的最大难点,是如何撷取众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与创新轨迹。因此,时间的仓促与视野的局限,书中定存许多粗糙、不够完善、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包括有昨是今非的遗憾,需要咀嚼,需要回炉,也可能还要重起炉灶。因此,以包容之心和开明之道而不求全责备,可权当这些表述和记载,只是某个历史时期可以为之一观的横断面,未来才是最有希望的。正如中国当代传媒风云榜上,不进则退或后者居上,也是新常态。为此,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时代弄潮儿!

故,这是没有结语的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