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石刻[1]
2025年10月14日
第四章 历代石刻
[1]
商周之世之视器也。与社稷名位共其存亡轻重,故孔子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其勒铭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亦正所以昭示其重视名器之意。其始因文以见器,后乃借器以传文,是故器不必皆有文也。自周室衰微,诸侯强大,名器浸轻,功利是重。于是以文字为夸张之具,而石刻之文兴矣。故石刻之文,完全借石以传文,不似器文之因文以见器也。
刻石之风流衍于秦汉之世,而极盛于后漠。逮及魏晋,屡申刻石之禁,至南朝而不改。隋唐承北朝之余风,事无巨细,多刻石以纪之。自是以后,又复大盛,于是石刻文字,几遍中国矣。
石刻之种类名称,偻指难数。有就形制言之者,有就文体言之者,有概名之曰碑者,错综纠纷,尤难分晰。今论其类别,一曰刻石与碑之别,二曰造像与画像之别,三曰经典诸刻与纪事诸刻之别,四曰一切建筑品附刻之文。其种种细目,即分系于各条之下而叙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