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永光二年文书考释[1]
永光二年三月王(壬)戌朔己卯甲渠土(士)吏强以私印(第一简)
行侯事敢言之侯长郑
(赦)夊(父)
之不羍死
(癸)巳(第二简)
予
寕(宁)敢言之(第三简)
令(令)丈(史)充(第一简背)
古之简册,以竹木为之,单独者谓之简,编连者谓之册。《春秋左传序》疏所谓“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是也。册、策,二字古通。册为象形字,甲骨文及金文皆作
、
、
、
等形。《说文》所谓“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也。余曩著《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仅据载籍为言,今见此编,始得一实证矣。惟载籍所记编连之物,或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或曰缥丝绳(刘向《别录》),或曰素丝纶(《穆天子传序》),或曰青丝纶(《南史·王僧虔传》),未有言以麻绳编连者。此册为寻常簿书,非书籍之比,故用麻耳。以刘歆铜斛尺(依故宫博物院藏铜斛仿制,比米〇·二三一)准之,简长一尺。《论衡·谢短篇》曰,“汉事未载于经,名为尺籍短书,比于小道”,谓此制也。永光二年为元帝即位之七年(前四十二年),距今一千九百七十三年矣。
此册为甲渠侯长上其长官之文书。甲渠者,居廷都尉所属侯官之一。士吏,令史,皆官名。强,充,皆人名。士吏者,主士卒之吏。《史记·绛侯世家》所谓军士吏壁门士吏(汉书脱吏字)是也。其位当在侯长下,故侯长有故,士吏得摄行侯事也。合史者,主书之官,故署名于简背,犹今之主稿人然。敢言之者,下白上之辞,《论衡·谢短篇》。“郡言事二府曰敢言之”,是也。以私印行侯事者,侯长丧父,出于仓卒,士吏依例摄行侯事。非侯长之职,故不得以官印行之也。予宁者,汉时成语,犹今言给丧假也。《汉书·哀帝纪》诏书有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之语。颜师古《注》曰:宁谓处家持丧服。盖汉制,仕者不为父母行服三年,其予宁者,不过自卒至葬后三十六日。己卯为三月十八日,癸巳为闰三月二日,强以十八日摄侯事,则郑坚之之死当在是日。逾十五日始予宁,不知何说也。赦字从亦,与《说文》或体同。父字从又从丿,同于篆书。合史二字近于章草。壬士二字,下画特长,为隶书所习见。盖西汉文字变化,故一篇之中兼有篆隶草也。
【注释】
[1]编者案:此册见《居延汉简甲编》二五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