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兵物簿记略[1]
·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六月官兵釜硙月言簿
承五月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
今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
赤弩一张力四石木关
陷坚羊头铜镞箭卅八发
故釜一口
有锢口呼长五寸
硙·合上盖缺二所各大如□
·右破胡
兵物
·赤弩一张力四石五木破切
往往绝
盲矢铜镞箭五十发
硙一合敝尽不任用
右涧上
兵物
·凡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毋入出
永元五年六月壬辰朔一日壬辰广地南部
侯长信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六月见官兵物
月言簿一编叩头死罪敢言之
·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七月见官兵釜硙月言簿
承六月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
今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
·赤弩一张力四石木关
陷坚羊头铜镞箭卅八发
故釜一口
有锢口呼长五寸
硙·合上盖缺二所各大如□
·右破胡
兵物
·赤弩一张力四石五木破切
往往绝
盲矢铜镞箭五十发
硙一合敝尽不任用
·右涧上
兵物
·凡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毋出入
永元五年七月壬戌朔二日癸亥广地南部
侯长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七月见官兵釜硙
月言簿一编叩头死罪敢言之
·广地南部言永元六年七月见官兵釜硙月言簿
承六月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
·赤弩一张力四石木关
陷坚羊头铜镞箭卅八发
故釜一口
有锢口呼长五寸
硙一合上盖缺二所各大如□
·右破胡
赤弩一张力四石五木破切往往绝
盲矢铜镞箭五十发
硙一合敝尽不任用
·右涧上
·凡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毋出入
永元六年七月丙辰朔二日丁巳广地
南部侯长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七月见官兵
釜硙月言簿一编叩头死罪敢言之
·广地南部言永元七年正月尽三月见官兵釜硙四时簿
承六年十二月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
·赤弩一张力四石木关
陷坚羊头铜镞箭卅八发
故釜一口有锢口呼长五寸
硙一合上盖缺二所各大如□
·右破胡
赤弩一张力四石五木破切
往往绝
盲矢铜镞箭五十八发
硙一合敝尽不任用
·右涧上
永元七年三月壬午朔一日壬午广地南
部侯长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正月尽三月见
官兵釜硙四时簿一编叩头死罪敢言之
·广地南部言永元七年四月尽六月见官兵釜硙四时簿
承三月余弩二张箭八十八发釜一口硙二合
·赤弩一张力四石木关
陷坚羊头铜镞箭卅八发
故釜一口有锢口呼长五寸
硙一合上盖缺二所各大如□
·右破胡
·赤弩一张力四石五木破切
往往绝
盲矢铜镞箭五十发
硙一合敝尽不任用
·右涧上
永元七年六月辛亥朔二日壬子广地南部侯
长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四月尽六月见官兵釜
硙四时簿一编叩头死罪敢言之
居廷都尉九年十二月廿七日廿八日谨诣府封完
入南书二封永元十年正月五日蚤食时时狐受孙昌
右汉永元五年至七年《兵物簿》,凡七十七简为一编,出土时裹作一卷。其入南书云云一简,即卷入编中。以如此之巨册,经千八百年而其编不绝,自汲郡竹书以后,盖绝无仅有者也。
前十六简为五年六月月言簿,次十六简为同年七月月言簿,又其次十五简为六年七月月言簿,又其次间一无字之简,又其次十四简为七年正月至三月四时簿,又其次十四简为同年四月至六月四时簿,又其次为无字之简一。所谓月言簿者,月报也;四时簿者,季报也。月言与四时各自为编,而又联属之,于此可以考见汉时簿书之程式矣。
其字为章草,颇难辨认,侯名姑定为南部。羊下一字与叩头之头同,盖羊头也。《方言》九云:“凡箭三镰者谓之羊头。”今遗物中有矢,其镞正为三镰,可以证之。盲矢即《墨子·备穴篇》之矢
,盖短矢也。《方言》云:“其三镰长尺六者谓之飞
。”遗物中之矢,即此。呼即罅字,《说文》,“罅,裂也”,谓釜口裂长五寸也。入南书一简,乃受害时之簿,犹今时收发簿也。细审此简与此簿无涉,不知何以阑入此编也。
西北科学考察团于一九三〇年在宁夏额济纳河东岸两汉烽
遗址中,得竹木简牍一万余枚,是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发现。一九三一年夏天,马衡、刘复两先生开始整理研究,我也参加了这一工作。现在整理藏书,找到马师两篇汉简考释的文字,因抄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按马师后一篇考释,箭若干发原稿作若干枚,后改若干发,而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卷三簿录中器物类作枚,我以为马师根据汉简原物而作释文,较劳榦根据照片者尤为可靠,所以仍以作发字为正。赤弩劳作具弩,涧上
劳作河上
,劳的释文是不正确的。“缺二所”后,“各大如□”,□字劳作疎,与照片不合,且不可通,仍应存疑,作“□”。
字即缴字,劳误作系。按《孟子·告子篇》曰,“思援弓缴而射之”,焦循《正义》曰,“缴为生丝缕之名,可用以系弓弋鸟”,所以此字当释为缴。“切
往往绝”,切字有时书体与故相似。此册所附邮书一枚,左行“廿八日起诣府”,起字劳作谨,恐亦非是也。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八日传振伦记。
【注释】
[1]编者案:此册印入《居延汉简甲编》一。又案以上两文载《考古通讯》一九五七年一期,题《居延汉简考释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