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一、发挥“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导向功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导向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微时代”的时代特征和环境变化,通过微平台的“微传播”方式,有效地将当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给受教育者。尤其是在言论自由的“微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追求个性、敢于表现和突出自我、敢于创新的自由群体。一个群体的形成,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将群体内的各个成员都圈定在某一个范围内。在这个群体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要紧抓群体特征,紧抓“微传播”手段,加强和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式,促使个人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影响下,不断增强受教育者的群体意识,使其积极自觉投入和投身到当前群体活动中,从而培养受教育者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功能。在“微时代”背景下,言论过于自由,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接收到的相关信息及舆论更加多样化。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良好保证教育内容相比较,显然信息多元化的“微时代”无法更好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在大量的信息冲击下,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受教育者在不具备正确的、完善的思想政治观念的情况下,“微时代”会对其造成许多错误的引导,从而使其养成自我意识过强、集体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淡薄等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功能

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决定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就我国而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下,我国形成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表述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是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指引,从而促使其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同时促进个人发展。简单来讲,就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实际行为活动。

在“微时代”背景下,尤其是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为信息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和模式,人们更加热衷于通过各种网络微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抓好“微传播”所带来的力量,充分利用微平台,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的应用到实际中,为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和条件。将“微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将微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将“微传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在“微时代”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功能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来说,其大多数处于价值观构建阶段,对于相关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十分有限。在“微时代”背景下,各种舆论和信息扑面而来,使得这些受教育者很容易接触到一些暴力、淫秽、极端的信息和内容,继而在其无法更好控制自己的基础上,逐渐被这些不健康或不正确的信息所影响,从而使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被覆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其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自律教育,发挥“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合理、健康地使用各类微平台以及软件,有效地通过自我监督和自我批评来抵制“微时代”背景下的不健康信息,切实地让“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