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红色基因融入党建工作机制建设

二、河北红色基因融入党建工作机制建设

(一)建立党委引领的统筹机制

要想将一般性的党建工作做好,提升党建特色,就需要高校党委在顶层设计上下足功夫,既要做好阶段性的工作打算,又要做好长期规划,通过系列系统谋划,制订整体方案、明确主题主线,确保党建实效持久发力。各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高校的顶层设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工作实际,以“找准重点、突出特点、展现亮点”为原则,夯基筑台、立柱架梁,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用红色文化的特质引领确保党建方向不跑偏。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明确管理者和参与者的任务。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控制。根据建立的目标管理体系,编写目标管理责任书,表明责任人的权限、目的,完成期限,以及需要上级给予的权限和提供的保障条件和奖罚办法。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主体作用,坚持顶层设计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确保党建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各高校党委应呈现“全程指导、全程纪实、全程监督、全程问责”的动态管理模式,把以红色引领党建作为品牌建设纳入年度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党建建设成果取得实效。

(二)建立以先进理念引领的推进机制

高校党建创建理念要先进,要准确合理定位,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紧扣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紧扣改革发展大局。要结合高校特色的战略发展,引入管理理念、育人理念,在此基础上有效沟通、凝心聚力,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创建党建品牌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凝聚师生人心、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高校为传承可以设置红色基因传承委员会,专设一些具体人管路具体事宜,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各个参与主体间进行调配,及时处理传承中出现的矛盾,提高传承效率和效果,最大限度实现既定的传承目标;并将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纳入各个院系教师年度考核中,做好奖罚评价。高校党建在提高组织育人水平上,缺乏有效认同。高校应将改革发展建设和推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将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标联创”活动、“校园先锋工程”等党建重点任务深度融合,避免出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两层皮”现象。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高校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传承本地特色的红色基因的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作为发现破解党建过程中难题的重要抓手。

(三)建立提升认知的宣传推介机制

为保证高校基层党建的实效性,需提升党建工作人员对于红色文化的思想认知。党建工作人员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高校党建工作完成情况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部分党建工作人员缺乏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较为浅显,不能够充分发挥工作人员对于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导致基层党员在参加党建活动时也受到影响,无法正确认知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现阶段的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党建工作人员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素养。高校应该对党建工作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工作,为他们提供学习红色文化的平台,尤其是建立红色网站,开设红色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发送一些红色小说、红色影视剧,开辟红色专栏。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例如“西柏坡精神”,电影《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将其融入党建工作,可以为高校的党建工作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为其同党建工作的进一步融合展开了便利条件。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象征,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开展要能够体现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加强红色教育同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让基层领导干部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将象征着中国的红色种子深埋进每个基层党员的心中,生根发芽,进一步打造高校红色基因传承阵地,共绘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新远景。

(四)建立协同发展的参与机制

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育系统中,党建工作的开展同红色文化课程分别属于两个体系,双方之间缺少融合,造成党建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也直接影响了红色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在日后的党建工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红色基因的传承同党建工作相对接,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让党建工作中包含红色文化教育。在实际的党建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体现红色基因的传承,发挥红色文化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并依据红色文化精神,丰富党建的工作形式。例如,可以在进行党建工作时,组织基层领导干部针对红色文化展开研讨活动,开办红色主体研讨会;也可以让基层党员发挥自己的艺术摄影文学等特长,创办红色主体艺术节、红色作品展览会;还可以让有兴趣的干部根据红色影视作品进行话剧改编、开办红色主体话剧会等,以此丰富党建工作的开展形式,加强红色文化同党建工作的融入,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此外,高校的党建工作组织者也可以组织学生在闲暇时参观红色文化遗迹,让学生实地感受红色革命精神,感受历史中的中国革命者们为了建设新中国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这些革命遗迹所代表的历史意义具有充足的感染力,是书本和课堂无法比拟的。

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党建的主要内容,亦是高校党建的主要途径,高校应抓好特有优势,把本土红色基因传承好,以红色基因特有的精神内核和非凡特质,促进高校党建创新改革,使高校党建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确保高校党建活动实现多主体参与、多渠道拓展沟通,多载体支撑,充分发挥河北红色精神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