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途径

四、“微时代”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途径

(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

“微时代”将言论自由这一概念不断扩大化,人们在各种舆论和言论的冲击下,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保证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时代”的“微传播”力量强大的今天,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发生错误。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利用“微手段”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深入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抵制“微传播”不健康信息,坚定思想政治信仰。

(二)加强“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对于“微时代”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对其思想上造成的局限性,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结合时代背景的条件下,树立新的工作理念;提升自身运用微平台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在课堂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体系;要加大对于相关信息和内容的审核力度,确保信息的健康和正确性。

(三)积极把握“微时代”特征,建设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平台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网络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应对时代变化和受教育者需求的举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教育信息及内容的展示,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例如充分运用实时交流、微视频等工具,加大课堂之下网络平台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通过堂上堂下、线下线上的教育方式,提升“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完善“微时代”的监督和约束体系

“微时代”背景下,五花八门的信息内容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对信息的有效监控。要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监控和舆论防控能力,同时提倡网络微平台等的信息合理公开和保密,进而净化“微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环境,优化整体社会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