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红色文化处处体现了美的魅力和意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红色文化所营造的审美教育环境、所蕴含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教育内容、所展示的富有审美价值的情感是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红色文化包含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及其彰显的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而且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陶冶人们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并由此产生追求美、向往美和创造美的心灵动力。
(一)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厚美感意蕴的文化
红色文化是一种“求真”型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持守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执着探索,具有高度的合规律性,凝聚着人们运用真理尺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追求;同时,红色文化又是一种“向善”型文化,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民族尊严和中国国家利益为重,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为实现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怀,具有高度的合目的性,凝聚着人们运用价值尺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追求。总之,红色文化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求真”与“向善”的统一,因而也是一种“尚美”型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美感冲击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审美意蕴。红色歌谣、红色经典、红色精神、红色遗址遗迹遗物等,是红色文化的物质、精神和信息载体,无一不透露着内容美、形式美、自然美和人文美,从各个方面给人们的情感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强大的震撼力、崇高的使命感和无上的光荣感,使人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超越功利、走出狭隘、克服消极、摆脱低俗的纠缠,获得崇高的、祥和的、空灵的、静穆的美感体验。
红色文化是红色精神及其物化形态的统一。红色文化之美既体现为物质形态红色文化之美,更体现为精神形态红色文化之美。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人民大众伟岸人格、高风亮节和壮美精神的高度凝结,体现了人格美、心灵美、精神美和行动美,是红色文化审美意蕴的最高体现。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彰显的是一种探索之美、创新之美;以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团结精神,革命为民的崇高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生命之美、团结之美、拼搏之美;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则体现着勤俭之美、自强之美和政治之美;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保持谦虚谨慎、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则投射着谦虚之美、忧患之美。红色遗址遗迹遗物是红色文化之“体”,是红色文化之美的具体化、形象化展示,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肃穆感和现实的深邃启示性,与自然生态之美有机融合起来,激发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感受力与无限的创造力。当我们重登南湖红船、遥看瑞金烽火、凭栏井冈风云、重走长征路、观看卢沟桥边石狮立、聆听抗日地道战的英雄人物之红色传奇时,种种美的场景将扑面而来,美的体验必将萦绕在心头。
(二)红色文化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求真、向善、达美,是人立身处世的最为基本的追求,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型存在物。对美的感知力、创造力与享用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审美的需要是人的本质需要,培养和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是育人的重要环节。
红色文化有着深厚的审美内蕴,能够达到以美怡情的效果,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心理情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感是一个人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离不开美的熏陶和感染。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健康的情感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态度、主观体验和主观反映。健康的情感是人们启动和保持行为的调控机制和内在强大动力,也是个体养成良好品质和个性的重要因素。人们有了健康的情感,才能产生并增强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友情、亲情和爱情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自主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等;才能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我身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健康的情感不仅是人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与进步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人们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红色文化的热潮迭起,与人对高科技条件下高度的情感追求不谋而合,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重要精神食粮,尤其对于培养和提升人的情感力量具有强大的引领效用。
健康积极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机勃勃的生态。文化是思想、知识、情感的载体。健康的情感离不开先进文化的熏陶。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中最珍贵的思想文化精华,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团结互助、爱好和平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红色文化形成的思想源泉。红色文化具有教化性、体验性与评价性相统一的特性,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感、升华心灵、激励精神。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利用红色文化内在的情感价值,开展体验式的实践活动,能够让人们正确认识国情,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倍加珍惜。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情谊、光荣传统、革命意志、优良作风、英雄气节等教育人们,进而产生文化与情感的巨大张力,使人们在广袤的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孕育一种与红色文化相契合的健康情感,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革命战争年代十分艰苦,亲情、友情、爱情却是恒久而不变的主题。
红色文化中美的内蕴能够为这个喧嚣的时代注入清醒剂,能够使当前正在蔓延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止步,也能够为处于浮躁、急躁、暴躁的人群注入镇静剂,使人与社会实现和谐共生,创造美的意境。我们要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引导人们在面对多元文化激荡碰撞时能够用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抵制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常怀感动之情,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力量充实心田、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学会用美的尺度来观照社会、反省自身,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创造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