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与区分不同层次相结合

二、坚持先进文化引领与区分不同层次相结合

红色文化要实现教育价值,必须以先进性为灵魂,以层次性为载体。一方面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倡核心价值追求,抵制低俗媚俗;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人群的特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只有把先进性和层次性有机结合起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第一,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教育广大群众。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快快乐乐、蹦蹦跳跳,而是为了提高全民思想素质和思维能力。无论是开展文化活动,还是提供文化产品,都要传播知识和传承文明,用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支撑人生,用深厚的文化内涵滋养人生。当然,宣传红色文化可以以大众化、娱乐化的方式更好地让人们接受红色精神理念的洗礼,但不可低俗化。先进性与娱乐性并不冲突,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抗日军政大学的校风就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对于前几年《百家讲坛》成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娱乐化是我们的传播技巧、传播手段,我们只是给严肃的文化裹了一层‘糖衣’,它的内核没变,我们对学术底线的坚守也没变。《百家讲坛》前进的方向是坚定而明确的,就是要给老百姓在电视上留一个安静的课堂。”毫无疑问,这为我们如何有效地宣传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借鉴。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崇高的、伟大的,提及红色文化,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党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为建设新中国勇往向前、百折不挠,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等等。这种历史的艰辛和厚度,让人们肃然起敬,对红色精神产生敬畏之情。而将红色文化精神以娱乐性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文艺作品之中,实现寓教于乐,有助于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更好地实现。

第二,在坚持先进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要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要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层次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播红色文化要坚持宣传内容与宣传对象的一致性。宣传对象可分为青少年、学生、群众、党员干部等,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宣传内容。比如对青年学生,可以注重讲解我们党是如何开辟新中国并取得伟大的成就,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树立报国志向;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可以加强讲解我们党的奋斗史,从而提高党性修养。同时,宣传红色文化要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要把握人们的心理过程及其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们的接受性、感知性、意志力、理想信念、情绪情感、需要、动机等,并且根据人们的知识层次、年龄层次,以及稳定群体、流动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等的差异性选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容与人们的内心情感、心理需要相融合。只有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和方式方法,才能使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