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红色文化的精神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蕴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是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址和精神财富。据统计,全省有130多处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省136个县中的131个县区,资源相当丰富。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物质形态河北红色文化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主要体现为敢于斗争、勇夺胜利的开拓精神,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责任意识,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创业精神,注重调研、勇于创新的时代特质等。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扎根于红色文化的记忆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从红色文化精神实质中提炼并具体化,进而发掘河北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加以应用。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责任担当精神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意识,而红色文化所呈现的是革命先辈们价值观,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解放的实践中,将国家、民族、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怀能最大限度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大学生只有树立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责任担当,才能把内在的精神动力和价值诉求持久不断地产生出来,将自己的青春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重建崇高信仰的榜样力量
信仰是人类对崇高价值的敬仰和追求,关乎一个政党的目标指向,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然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多元化、功利化的倾向,信仰危机已然成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加强信仰教育势在必行。回顾曾经的红色记忆,处处都体现了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以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因为这种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敢冒生命危险,冲锋陷阵,冲破层层险阻,积极投身实现远大理想的实践之中。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温和而又深刻地打在人们的心里。”在河北这片红色土地上,无论是西柏坡时期起着舵手作用的领袖和伟人这些“大人物”,还是狼牙山五壮士这样一个个平凡却能让人民感动敬仰的“小人物”,都令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以及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崇高信仰。据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偏爱先烈事迹和战争故事,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人、事、物,都能够使大学生心灵受到冲击、情感受到感染,铭记与我们血脉相连的革命先烈。红色精神地熏陶,能使大学生重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
(三)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美德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当今中国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可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开始出现贪图享受、背弃吃苦耐劳和艰苦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现象。河北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在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以苦为乐、为实现理想而不断艰苦奋斗的意志。这对当代在顺境中成长的大学生而言,有利于帮助他们在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积极消除懒惰思想,激发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创业观念,脚踏实地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四)勤于求知、勇于创新的品质
善于求知、与时俱进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法宝,从“进京赶考”命题的提出到执政党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思考和实践,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求知、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应同样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增长见识,并学会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勇于反思、重于思辨、敢于创新,在新时期各种文化交融所带来的挑战中理清思路、沉着应对,找到自身发展的空间和路子,勇挑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河北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坚定信仰等价值观念,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