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场 风波

第四场 风波

(咸阳左庶长府。时在变法后第十年。

(小冶向商鞅呈上一个刚铸成的铜方升。)

小冶:左庶长,这是你吩咐铸造的铜方升。

商鞅:(高兴)已经铸好了吗?让我看看。(拿起细看。)

小冶:完全按照你设计的尺寸铸造的。材料是铸鼎用的好青铜,一千年也不会坏。

商鞅:(拿一根铜尺来量)长……宽……高……好。这个方升铸造得不错。它可以做一个样品。等我向大王请示以后,就向全国推行。(对小冶)你铸造铜器这么准确,手艺是怎么学的?

小冶:这还是我父亲给公子虔当工奴的时候,他天天铸铜炼铜,我给他打下锤、鼓橐囊,看着学来的。可是也没有学多久,我父亲就被杀害了!

商鞅:这个我知道。我们秦国人民并不笨,能工巧匠也不少。可惜都像你父亲那样,被那些私门贵族埋没、糟踏掉了!要是能把私家的工奴都解放出来,集中到官府来做工,为国家打造戈矛剑戟、犁锄铲镰,那该多好啊!

小冶:是的。只要我们能站起来做人,别说是一个方升,就连什么编钟大鼎、宝刀宝剑,我们都能铸造出来。我们能做的事还多着呢!

商鞅:好,方升先放这里,你回工府去吧。需要大批翻造的时候,我再给你命令。

小冶:是。(下。)

商鞅:(拿起铜方升,沉思)你这小小的方升,当你在全中国通行的时候,中国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四分五裂、战乱不已,而是一个四海合一的新天地了!公子虔唠叨什么“功不十,不易器”。让他唠叨去吧!人民都用这个方升来量米、量豆子的时候,他们都会感到方便的。“法,所以利民也。”……

(商鞅夫人和小女儿悄悄进来。)

女儿:(天真地)阿爸,你一个人在这儿玩铜子吗?叫我也玩玩!

夫人:(笑骂)你这孩子,光说傻话!你阿爸忙着变法,什么都顾不上了,哪有工夫玩呀?(对商鞅)你还在研究你那“平升斗丈尺”的大事业吗?

(此时女儿跑到商鞅跟前摸弄方升。)

商鞅:工师小冶把这个标准方升送来了。我再细看一下,好向大王请示。

夫人:(关心地)你可真够操心了,到家也不闲着。

商鞅:大王说过:“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民主长,臣之行也。”我能遇到这样锐意革新的君王,对我又如此信任,怎能不竭诚尽智去做呢?

夫人:用你的话说,“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开玩笑)我看,干脆你就“以日夜并治而独霸天下”吧!

商鞅:(笑笑)及时努力,那一天总可以来得快一点儿!

女儿:(忽发奇想)阿爸,这个铜盒真好,让我拿它装水玩儿吧!

商鞅:(抱抱女儿)那可不行,小女儿。这是国家的东西,装粮食,不能装水。

女儿:能!我要装水玩儿!

商鞅:这可不是好玩儿的。四楞四正,还带个把儿。一不小心,砸着你的脚指头!

女儿:我小心,不砸!

夫人:(制止)别闹啦,阿爸正忙着。(对商鞅)为设计这个方升,你也忙了不少天啦。

商鞅:嗯。现在天下四分五裂,各国升斗都不一样。就是一个国家各地贵族也都有自己的“家量”。有圆的,有扁的,有方的,真是五花八门,对官府、对人民都很不方便。所以,我想用这个容器统一起来,先在我们秦国使用,以后随着大王统一事业的进展,再推广到全中国。我只希望,到我们小女儿长大的时候,我这个理想能够实现!

夫人:(对女儿)听见了没有?等你阿爸这个方升通行全国的时候,你就能到全中国各地方随便玩啦!

女儿:那好,那好!

商鞅:有了秦国这样好的国土,这样好的人民,那一天是一定能到来的!……

(尸佼上。)

尸佼:公子虔家里一个女奴要见左庶长。

商鞅:(考虑)嗯……叫她进来吧!

(尸佼下,领女庚上。)

尸佼:(对女庚)这是左庶长!

女庚:(行礼)女庚拜见!(尸佼下。)

商鞅:你是公子虔家里的人吗?

女庚:是。我是他家一个奴婢,左庶长还救过我的命哩!今天抽空出来,有几句要紧的话要告诉左庶长。

商鞅:你说说看。

女庚:左庶长变法,有一条叫“告奸有赏”。我可不是为赏钱,我只为左庶长是好人,变法是好事。公子虔天天跟公孙贾一块儿嘀嘀咕咕,商量反对变法的事。你可得防着他们一点。这些天,还来了些不三不四的老爷们,到家里和公子虔他们鬼鬼祟祟不知干些什么。左庶长,你多注意吧!

商鞅:你这样做,很好。以后看到什么,还可以来。

女庚:要是左庶长有事叫我,给小冶说也行。我们都是一块儿长大的奴隶。他现在当工师了,我还在火坑里。

商鞅:你回去吧。(女庚行礼,下。)

夫人:这个女奴出来告发她家主人,冒着很大危险。你要注意对她保护。

商鞅:对。我要向小冶交代一声。

(门外吵嚷声。尸佼上。)

尸佼:左庶长,公孙贾领了一群人找你来了。看样子来意不善。

商鞅:(考虑)一群人?什么人呢?……(对夫人)你们到里边去吧!

(夫人、女儿下。)

(吵嚷声近。)

声音:我们要见左庶长!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

公孙贾的声音:我们要和左庶长面谈!

声音:让我们进去!

尸佼:(对商鞅)他们来啦!

商鞅:“既来之,则安之。”让他们来好了。不过,你快去集合武士,以防万一!

(尸佼下。)

(公孙贾领着一群奴隶主遗老遗少吵吵嚷嚷地上场。)

商鞅:(拱手)公孙大夫!

公孙贾:左庶长,今天我们专诚拜访来啦!

商鞅:这是些什么人?

公孙贾:他们都是各地来的陇秦大老、关中贵胄!

商鞅:各位不在家享福,到咸阳来有何贵干哪?

贵族们:(闹哄哄地)我们“为民请命”来啦!

商鞅:老百姓有什么苦,劳动你们操心哪?

贵族们:变法引起了秦国大乱,不停不得了!

公孙贾:(对贵族们)一个一个说。让左庶长听听百姓们的意见。

贵族们:公孙大夫,我们听你的。一个一个说。

老年贵族甲:公孙鞅先生,你是外邦人。你到我们秦国做官,得按我们秦国自古以来的规矩办事,不能乱来。可是,你才来了几年就弄得全国人欲横流,神鬼不安。你先生闹的乱子大矣哉!大矣哉!

老年贵族乙:“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什么变法?什么耕战?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统统是白费力气而已矣!

老年贵族丙:仁义道德,立国之本。你先生动不动就讲刑法。一个贵族老爷打死一个奴隶,算得了什么?现在也要受罚。这太不合“仁爱之道”啦!

商鞅:(抬手示意讲话)你们说的都是虚词浮说。人身上生了虱子,就对人身体有害。一个国家里讲仁义、说道德的人多了,就像是虱子成群,国家就要变穷、变弱。不客气地说,你们这些人就是虱子。你们这些人结成了群,国家才会大乱!

贵族们:(哗然)怎么?说我们是虱子、害虫?我们把国家弄乱了?这还了得!

公孙贾:大家不要吵。(对商鞅)你说的话颠倒了上下尊卑之序。古语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可是你一变法,我们这些金枝玉叶的公子王孙,就跟那些下贱人一样,不种地不能吃饭,不当兵不能做官。就连那些臭奴隶动不动也想翻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还不都是你变法、变法、变出来的!

众贵族:(重新被煽动起来)可不是吗?乱就乱在变法上了!

老年贵族甲:变法取消了我的爵位!

老年贵族乙:变法剥夺了我的特权!

老年贵族丙:变法减少了我的封地!

众贵族:这可叫我们怎么活呀!

中年贵族甲:变法,变法,把人限制得死死的!往街上倒灰也要受罚!出个门也要证件!这不是把人手脚拿绳子捆起来吗?

中年贵族乙:肉也贵了!酒也贵了!山里水里的出息,国家都管起来了!做生意交那么重的税,让人一点好处也捞不着,还怎么过呀?

商鞅:(平静地)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老年贵族甲:变法惊动了老天爷,晚上常常出现扫帚星……

老年贵族乙:大白天,从天上往下掉大石头!

老年贵族甲:渭水河都发红了!

老年贵族乙:这是不祥之兆哇!

老年贵族甲:(神秘地)人人都说:前些天,有一匹母马生了一个人。那个人一生下来就开口讲话:“变法不停,大乱不止!”

商鞅:(拍案而起)这都是胡说八道!天是天,人是人,日月星辰跟人事代谢有什么关系?怎么能搅混到一块儿?说“马生人”更是造谣惑众、莠言乱政!

(尸佼上。)

尸佼:(行礼)左庶长,甲士开到!

商鞅:叫他们进来!

(尸佼挥手,甲士队伍上,把众贵族挤到一个角落。群众也来了。)

商鞅:(对众贵族)你们说要“为民请命”。现在请你们自己看一看,你们到底为谁请的命?(向老年贵族甲)你家井田不少吧?

老年贵族甲:我、我……脑筋不好使,记不清了。不是八千亩,就是九千亩。

商鞅:(向中年贵族甲)你家有奴隶吗?

中年贵族甲:当然有啦。家奴、田奴、工奴,都有。除了打死的、饿死的、病死的、殉葬用的、祭祖用的,总还有两三千吧!

商鞅:(向中年贵族乙)你家有私山私矿没有?

中年贵族乙:不多,有几十个山头。有铜矿、铁矿,还有丹砂。当然,我们谁也不去钻矿铜,那都是臭奴隶们去干的!

商鞅:这就清楚了。你们这些人,就靠出身于王孙贵族之家,一生下来就继承下大块的井田、大片的宅院、一座座矿山、一家家作坊。有无数的田奴、工奴、家奴给你们干活,侍候你们。你们吃饭太容易,骄奢淫逸,不干好事。现在大王实行变法,你们就跑到咸阳来造谣诽谤、扰乱人心。农民种田,战士打仗,国家才能富强。你们一不种田,二不打仗,就仗着世爵世禄,白白糟踏国家的财富。庄稼生了螟虫、蚜虫,人民就要受灾、挨饿。你们这些游惰之民,就是国家的螟虫、蚜虫、害虫!来人!(甲士们向前)把这些乱法的奸民押送边疆开垦荒地,违抗者一律处死!

甲士们:是!(对众贵族进行监押。)

公孙贾:(想溜)左庶长,我只是顺路拜访,碰上他们……

商鞅:请你留步!(命令)把刚才造谣的那几个人押过来!

(甲士们把三个老年贵族押到商鞅面前。)

商鞅:(审问)你们刚才说的谣言,是从哪里来的?

老贵族们:那是……那是……(偷看公孙贾。)

众:说!

老贵族:那是公孙贾叫我们说的。

商鞅:哦!(对公孙贾)公孙贾,你官居大夫,又身为太子师傅,这样领头破坏变法,该当何罪?

公孙贾:这……这……

众:说!

公孙贾: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这……

商鞅:押下去,听候审问!

甲士们:是!(押罪犯下。群众欢腾,随下。)

尸佼:让这些乱法之人尝尝法令的滋味!

商鞅:他们敢再犯法,滋味还在后头咧!

(一侍者上。)

侍者:工师小冶领人抬来一个受伤妇女,要见左庶长。

商鞅:叫他们进来!

(小冶领二冶工抬受伤的女庚上。)

小冶:左庶长!

商鞅:怎么回事?

小冶:她被人刺伤昏死过去,扔在野地里。(喊)女庚!女庚!

女庚:(苏醒,抬起身来)左庶长……我到你这里,大管家看见了……我回府,公子虔说我造反,拔出剑杀我!……(昏过去。)

商鞅:这个女奴告奸有功,留下养伤。(命令)对外不许声张!(对尸佼、小冶)把她送个安全地方!

(尸佼领小冶等抬女庚下。)

商鞅:(沉思)公子虔、公子虔!……

(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