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

第三场

(原景。伤员已转到手术室。)

(白、方检查回来,进到屋内。王关门,下。)

方:白大夫,这个村的伤员检查完了。

白:我们一定要在离开之前做完手术。

方:伤员已经抬到手术室。冯医生去准备了。

白:很好。(兴奋地)方,八路军的卫生工作,真是一个奇迹,伤员放在老乡家里,原来我不放心。可是今天我亲眼看见,在老百姓家里,护理得很好。伤员恢复很快。在游击战争的条件下,群众组织这样严密,工作进行得有条有理。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的奇迹。中国人民的智慧(伸大拇指)太伟大了!

方:这是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白:这是毛主席的话。《论持久战》,对吗?

方:对。

白:(深情地)毛主席,毛主席,中国人民有了这样的领袖,多么幸福!

方:白大夫,你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你的名字在我们部队已经成为一种战斗力量。有的战士高呼着你的名字,向敌人冲锋!

白:(微笑)我能够在八路军做一个五十岁的老战士,感到十分自豪。我曾经上过医科大学。我还是英国皇家学会外科学会的会员。可是,我真正上大学,受到有益的教育,是在毛泽东的部队里。

方:是的,我们都是毛主席的学生。

白:(抱着方的肩膀)方,我们是这个大学里的同学,哈哈哈!

(二人笑着。王大娘端饺子上。)

王:白大夫!(把碗放桌上)咱们山里,没什么好的,包几个鸡蛋饺子,请你尝尝!

白:(感动)老人家,你们吃小米、野菜,给我吃这个,不好!还是留着让孩子、伤员吃吧!

王:给他们留的有。你来得不容易,吃一点,别客气!

方:(劝说)白大夫,这是老大娘的一番心意,不吃不好!

白:谢谢!

(三人坐下。)

王:(往白碗里拨饺子)白大夫,多吃几个!

白:谢谢,不要这么多!(看王和方用筷子,赞叹)中国人是天生的外科大夫!你们的手——太能干啦!(费力地用筷子夹饺子,滑来滑去,夹不住。三人笑。)

方:你使筷子不方便。找个小勺吧!

白:不,我要用筷子!(终于夹住一个饺子,送进嘴里。非常高兴)你看,坚持就是胜利!

(三人随便谈话。)

王:白大夫,家里还有什么人哪?

方:白大夫家里还有个老妈妈。

王:岁数不小了吧?

白:七十多啦。

王:老太太身体还扎实吧?

白:谢谢。她身体很好。

王:老人家一定很想你的。

白:是的。

方:军区已经同意白大夫年底回国一趟,向加拿大、美国人民宣传毛主席怎样领导抗日战争,再为咱们八路军买些药品、器材。顺便看看老太太。

王:那敢情好。咱们医院里药实在缺得慌。

白:(考虑)是的。现在我们开刀没有麻醉药,消炎药也很少。只有六把血管钳子和一把手术刀。我必须回去一趟,让外国人民明白这里的真实情况。我回去一定要弄到必需的药品!

王:白大夫,你回去可要早点回来呀!

白:我很快就回来。我不能让战士们长久地等待我。估计回去以后,到各地讲演、募捐经费、购买药品器材,有三个月就够了。顶多半年,就可以回到中国。能早一点回去,可以早一点回来。

方:咱们的检査工作,很快就结束了。总结也不费很长时间。如果国民党不扯皮的话,你坐飞机到美国也会很快的。

白:(沉思)是的。假如飞机顺利,我可以赶上和我的老妈妈一起过圣诞节……当然,回去要先向加拿大共产党汇报一下工作……不过,时间还是足够的。

王:白大夫,见到老太太,替我问个好。就说咱们中国山里头一个老婆子也惦记着她老人家,谢谢她养了这么一个好儿子,对咱们中国人、八路军这么赤诚,这么尽心!

白:(感动)谢谢,谢谢!

(冯医生穿着白大褂上。)

冯:白大夫,方大夫,手术已经准备好了!

白:(起身)方,我们去吧!

方:好!

(三人下。

(王收拾碗筷,下。

(静场。灯光转暗又明。

(紧急敲门声。

(王上,去开门。民兵队长领柱子、二妞进门。)

柱、妞:奶奶!

队长:大娘,鬼子刚才奔咱们村来。柱子把他们支应到别处去啦!

王:柱子、二妞,怎么回事,说清楚点!

柱:我说!

妞:我说!

柱:二妞,我知道得清楚!

王:(对妞)二妞,听话。叫你哥哥说!

柱:(叙述)我跟二妞在公路边上放哨。满地里都是雾。我们正割着草,“嘟嘟嘟”一阵汽车响——

妞:鬼子的汽车就来啦!

柱:我看见鬼子来了,就叫二妞先跑回来——

妞:我才不呢!干吗叫我回来?我才不怕鬼子呢!

柱:我是叫你先回来报告大叔。说半天,她不动。真急人!我说:“我是儿童团长,听命令!”她才先回来!

妞:(撅嘴)哼!

柱:接着,鬼子们就来了。那个鬼子军官拿着望远镜东瞅瞅,西瞅瞅,啥也瞅不见。“小孩!”我就过去了。“小孩,大王庄的哪里?”我给他往那边(比画)一指。“你的,实话?”我说:“我在这儿住,还不知道大王庄?”“八路军的外国大夫,来了没有?”我说,“中国的,外国的,我的不懂!”鬼子军官就生气了:“滚开!”拿指挥刀一指:“大王庄的,开路!”他们就滚蛋啦。我把他们引到小李庄那边去了,哈哈哈哈!……(众笑。)

队长:大娘,看来鬼子很快就会拐到咱们村来的!

王:(点点头,对柱、妞)快告诉你妈跟白大夫!

(柱、妞跑下。)

队长:(对王)鬼子这趟来得不善,还向柱子打听“外国大夫”,可能听到点白大夫的风声。你告诉白大夫赶快准备转移。我去通知乡亲们坚壁、疏散,再召集民兵护送白大夫!

王:好吧,就这样吧!(队长下。)

(王收拾屋里的东西。白拉着柱、妞上。)

白:谢谢你们,我的好孩子们!以后,我到了外国,就可以说:当日本人出动大批人马来找我的时候,引我脱离险境的不是什么长翅膀的仙女,而是一个拿红缨枪的中国小男孩和一个扎小辫子的中国小姑娘!

(方、冯上。

(一声枪响。

(队长领两副担架上。)

队长:敌人到村西头了!冯医生,你领着伤员下地道。三排长领战士们牵制敌人。我带民兵送白大夫从东边出村。大娘,你跟孩子们快下地道!

冯:白大夫,再见!

柱、妞:(偎着白求恩)白大夫!

白:(抱抱他们)再见,我的小英雄、小女英雄!谢谢你们!

(白、方出门,下。

(队长掏枪护送,下。

(枪声渐密。

(冯指挥抬担架,王、柱、妞帮助照顾伤员。

(枪声近。冯等抬担架下,柱随下。

(王和妞去上门。门被踢开。一声吆喝:“不许动!”

(几把刺刀逼进来。日寇官兵、伪军进门、进屋。)

日军官:(审视屋内)老太婆,年轻人哪里去了?

王:村穷。逃荒去了!

日军官:哼哼!(向妞)小孩,过来!(二妞看他一眼,不动。)

日军官:(掏出一把糖)小孩,你的米西米西!(妞不接。)八路的外国大夫,到你们村里,你的知道?(妞摇头。)我的知道。你的说实话,糖大大的给。不说实话,(抽出指挥刀)死了死了的!

妞:(叫)奶奶!

王:干吗吓唬孩子?小孩子知道什么?

日军官:(走近王)老太婆,你的说!八路的外国大夫,在什么地方?

王:什么外国大夫,俺们这穷村子,连中国大夫也没有!

日军官:你的说实话,大大的赏!一万元金票,大大的给。明白?

王:钱是不少哇?俺们穷人家没那个福气,花不了!

日军官:不说实话,死了死了!(日伪兵举枪。)

王:(讽刺地)糖的,不知道;金票的,不知道;死了死了的,还是不知道!

日军官:(气急了)拉出去埋!快快地埋!(日伪兵去拉王。)

妞:(跑过去)奶奶!(被踢开)奶奶!

(枪声大作。一伪军急上。)

伪军:太君!我们被包围了!

日军官:突围!快快地突围!(日伪兵夺路而出,下。)

日军官:(气急败坏)统统的八路!(向王慌忙打了一枪,未中,下。)

(妞抱住王。)

王:(蔑视地)哼,想找白大夫,想瞎你们的狗眼!

(祖孙相抱。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