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场
(二幕外)
钱百万:(管家陪上唱)可恨李信太不仁,
开仓放粮收民心;
劝赈帖儿到处散,
煽动饥民压乡绅。
红娘子在钱庄打人犯禁,
李信他从中作梗讲人情。
这样的行事颠倒岂能忍?
去到县衙禀县尊!(下。)
(二幕开:县衙二堂,县令在座,书吏衙役侍立。)
县令:(念)蝗旱连年不停,寇氛迩来正紧。
不与皇王分忧,怎为七品县尊?
左右,传孙把总!
衙役:有请孙把总!
把总:(上)县台大人!
县令:孙把总!只因张献忠又反谷城,杨阁部督师追剿。闯贼今冬窜入豫西,盘踞熊耳山一带,有大举模样。省宪来文,命我等严加防范。县内必须守好监库钱粮,不得有误。
把总:遵命。
县令:速速安排去吧!
把总:是。(下。)
门子:(上)钱乡绅求见。
县令:快快有请!
门子:有请!(下。)
钱百万:(上)老父母!
县令:钱老先生来了,请坐。
钱百万:谢座。
县令:今日来衙,有何见教?
钱百万:岂敢。生员有要事告禀!
县令:(对左右)尔等退下。(书吏、衙役下)请讲!
钱百万:公祖!
(念)寇乱正蔓延,饥荒遍地燃。
奸人来扰乱,严防最当先!
县令:莫非县中有什么奸人活动不成?
钱百万:那李信以赈灾为名,拿出粮食二百石,笼络人心。因此,那些无赖饥民,到处哄抢大户。
县令:嗯,此风断不可长!
钱百万:李信近日又散发劝赈歌词,逼迫大户出粮。(呈歌帖)大人请看,这不是煽动饥民,又是什么?
县令:李信之事,本县早有觉察。只因他是世家公子,又有省试功名,不便对他怎样。
钱百万:李信沽名钓誉,心怀叵测。大人不可轻看。
县令:嗯!……
钱百万:今日县内突然来一红娘子,在生员门首行凶打人。那李信竟然对她百般袒护,不许下人拿她治罪。
县令:那红娘子是何等样人?
钱百万:乃一年轻卖艺女子。
县令:莫非钱兄又动了少年之兴?
钱百万:哪里哪里!
县令:(笑)哈哈哈哈!……
门子:(上)李公子求见。
县令:哦!……请。
门子:是。(下。)
钱百万:李信前来,我在此有些不便。
县令:钱兄且到屏风之后稍待。(钱百万下。)
李信:(上)老父母!
县令:李公子,请坐。
李信:谢座。
县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公子前来,有何见教?
李信:岂敢。大人,如今哀鸿遍野,饿殍载道。望大人速速赈灾,解民倒悬!
县令:赈灾赈灾,要钱要粮。县内钱粮俱无,本县有何法可想?
李信:大人!
(念)家家断炊四壁空,
百姓都在水火中。
赋税压顶千斤重,
暂停征敛救灾情!
县令:公子!
(念)杨阁部飞檄雨下,
催征调令如山压。
若误了剿练二饷,
有何人敢试军法?
李信:(念)灾荒万分危急,
黎民怨声四起。
若不速停征敛,
大人!岂不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
县令:公子此言,莫非说朝廷逼民造反不成?
李信:心所谓危,不敢不言!
(唱)积怨如火休轻看,
一旦点燃势燎原。
催赋如同助火燃,
征敛不停火冲天!
县令:(翻脸)你说此话,简直是——
(内群众声:“我们要见县太爷!”)
门子:(上)大人!
县令:何人喧哗?
门子:饥民衙前鼓噪!
县令:拿本县令牌,晓谕饥民速速解散。
门子:是。(举令牌下。)
县令:哼,这还了得!
(内喊声又起:“我们要见县太爷,为什么拿大令来压我们?”)
门子:(拿着打碎的令牌又上)饥民打碎令牌,冲进来了!
县令:快快挡住他们!(门子下。)
(对李信)啊,公子,本县有心救灾,怎奈饥民围衙不散,叫本县如何措手?
李信:老父母速定赈灾之计,饥民自散。
县令:望公子劝饥民散去,赈灾之事可以商议。
李信:如今唯有暂免赋税,并劝富家出粮官粜。除此之外,再无安民之道。
县令:公子所言,一一照办。今日务请鼎力相助,为本县解围。
(门子、衙役退下。众饥民冲上。)
饥民甲:大老爷,闹了几年灾荒,当官的不救灾不说,还加征钱粮。这让穷人怎么活呀?
饥民乙:家里一粒粮食没有,财主照样逼租逼债。这不硬要逼死人吗?
饥民丙:你们只管大吃二喝。老百姓成千上万地饿死,你们知道吗?
县令:大家不要吵闹。有话慢慢地讲!
饥民丁:我们反正要饿死。当官的不管,我们就自己想办法啦!
县令:适才本县正筹办赈灾之事。倘若不信,李公子可以为证!
众饥民:听听李公子怎么说!
(县令推推李信。)
李信:众位父老,听李信一言!
(唱)众父老遭饥荒苦难受尽,
铁石的人儿也酸心。
适才间在此商量定——
众饥民:怎么商量呢?
李信:(唱)大老爷应允救灾情。
众饥民:光口头答应不行,得拿出办法呀!
李信:(唱)大户出粮减价卖。
众饥民:这时候才把粮食拿出来。不见棺材不流泪呀!
李信:(唱)一应钱粮暂免征。
众饥民:早就该免喽!饿死人的年月,还是苛捐杂税收个没完。这不是硬从穷人骨头缝里榨油吗?
李信:(唱)劝乡亲早早回家转——
众饥民:答应的话算不算哪?
李信:(提醒县令)老父母!
县令:大家一散,一切照办!一切照办!
李信:(接唱)救灾之事定施行!
饥民甲:县太爷,我们听李公子的话,回去啦。如果你说话不算话,我们还来!
(众饥民下。)
李信:(对县令)此事急如星火,老父母万勿迟疑!
县令:公子回府去吧!
李信:告辞。
县令:请!(李信下。)
钱百万:(急上)老父母,生员之言如何?
县令:(拭汗)哎呀呀,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钱百万:大人速定对策,免生大变。
县令:今后一有动静,速来衙前商议。
钱百万:遵命。大人,白莲教匪平息未久,那红娘子来路不明,在县活动,终是一患。
县令:料她年轻女子,难成大乱。兄台可略施小计,既可消除隐患,又能将她笼络到手,岂非一举两得?
钱百万:大人此计甚妙。生员告退。
县令:请!(钱百万下。)
县令:哼哼,李信勾结乱民,聚众要挟……来人!
(书吏、把总、二捕快、衙役上。)
县令:孙把总!
把总:卑职在。
县令:再有饥民鼓噪生事,立即弹压。为首者格杀勿论!
把总:是。(下。)
县令:赵师爷!
书吏:父台!
县令:连夜写文,呈报省宪:李信图谋不轨,必须严加查问!
书吏:遵命。
县令:附上这一劝赈帖儿,以为干证。
书吏:是。(下。)
县令:李捕快!
捕快甲:在。
县令:命你二人对李信行踪,严加访查,随时禀报!
捕快甲:是。
县令:这还了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