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和销售存在的问题

(三)《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和销售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Google Scholar数据库对目前《论语》各英译本的流传程度和学术关注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利用亚马逊图书网站,对受关注度高的译本的销售情况和读者评价进行了调查梳理。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论语》在海外有一定的读者群体和阅读市场,各英译本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存在差别。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我们尝试总结《论语》英译本对外传播和销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论语》译本销量有待提高

亚马逊图书网站对图书进行分类,每本书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能从属于不同的类别中。我们从亚马逊图书网站的数据中发现,《论语》译本的销量排名在“东方宗教和宗教经文”“中国文学”“东方哲学”分类中均不够理想。

以前面提到的知名译本中销售情况最好的刘殿爵译本为例。在“东方宗教和宗教经文”分类的书目里,刘殿爵《论语》译本的销量(销量总排名62056)远低于《道德经》(销量总排名3607)的销量。与“东方宗教和哲学”分类书目中排行第一的印度宗教哲学书Autobiography of a Yogi(销量总排名2256)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此外,刘殿爵译本在“中国文学”分类中排名第14位,在“东方哲学”分类中排名第638位。

《论语》作为中华典籍中的代表性经典著作,在国外的传播和销售情况与其在文学和哲学领域中的地位不相匹配,值得我们深思。

2.销量较多的译本多出自国外译者和国外出版社

从销量排行来看,销售量较好的除了刘殿爵《论语》译本以外,其余多是国外汉学家的译本。各译本的出版社均为国外出版社,如Penguin(刘殿爵译本),Ballantine(安乐哲译本),Trübner & Co.(里雅各译本),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爱德华·斯林格伦德译本),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白氏夫妇译本),George Allen & Unwin(阿瑟·韦利译本)。从这个层面来说,国内很多知名译者和出版社在推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尚需努力。我们在开设孔子学院,进行汉语教学,对外传播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中国传统典籍对外传播的“国产化”问题,引导和支持国内译者和出版社在该领域有所建树,逐步走上中国典籍外译和传播的国际舞台。

3.从读者反馈的情况来看,译本层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虽然目前《论语》英译本数量众多,但这些译本未能针对特定的读者,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阅读需求。因此,在译本的改进和创新方面,仍有许多需要考虑和完善的工作。

通过综合分析亚马逊图书网站的读者评论,我们发现现有的知名译本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涉及:①部分译本缺乏历史、文化和其他背景信息的介绍,比如孔子的生平、《论语》的历史地位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价值等,导致读者未能构建起宏观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认知,从而影响了交流和传播效果。②部分译本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和有争议的观点,在翻译中没有做适当的诠释和备注,使海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从而增加了理解成本,降低了阅读兴趣。③缺少针对非专业读者或快速阅读者的译本。此类译本应简明扼要,通俗有趣,形象地展示中国文化与哲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