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角度:多元化《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渠道

(三)渠道角度:多元化《论语》英译本海外传播渠道

为了提高《论语》英译本的国际传播效果,我们不仅需要深入掌握读者需求、建立专业高效的译者团队,还需充分利用英语世界的出版传播渠道,并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

首先,要依托国外出版社,做好传播工作。国外一流出版社了解国外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出版发行的英译本能瞄准潜在的读者群,并迅速进入西方的主流销售渠道,使译本得到有效传播。国外出版社主要分为大学出版社和大众出版社两类,前者的营销对象多为热爱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知识分子,后者的营销对象主要是西方的普通读者。因此,在寻找国外出版社时,要首先定位《论语》英译本的读者人群,继而选择恰当的合作方。

其次,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型代表,《论语》英译本在对外传播时亦要担负起“开拓路径”的作用,努力构建国内外传播平台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力争形成由中国政府机构出资、国内外出版机构自主协商翻译项目,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出版的模式。

最后,要加大与国外出版机构的合作力度,或使用资本手段兼并或收购国外图书出版机构,采用面向西方的图书策划、组稿、译者挑选、编辑、审稿、制作与出版模式,并向各国销售成书,以便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全球出版资源,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对国外的传播平台,要实现“选择依托—合作共赢—掌控使用”的转变,使国内外传播平台深度融合,共同推进《论语》英译本的传播。另外,在传播手段方面,要充分发挥译本评论和学术研究的作用。针对普通读者,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化渠道发表关于《论语》译本的评论,加强亚马逊图书网站等主流图书购买平台对于《论语》英译本的推介,吸引他们去关注和阅读这些译本。针对专业读者,可通过促进国内外文学研究界的合作,组织和举办中国译作研讨会,发起中国译者与英美译者的对话,吸引更多学者关注《论语》及其英译本,以促进译本的海外传播。同时,要加强学术引领,让中国的《论语》译者主动发声,改变国外译者“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步形成由中国译者占主导的典籍外译体系,通过积极评论中国译本的优势和特色,扩大其海外影响力。典籍对外传播同样有赖于生动多元的文本阐释与表现形式,这也是作品接受的时代诉求,以激活古典名著的生命力,在当代文化传播的浪潮中迎来全新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