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 根叶可食

草部  根叶可食

草三柰 生密县梁家冲山谷中。苗高一尺许。叶似蓑草而狭长。开小淡红花。根似鸡瓜形而粗,亦香。其味甘,微辛。

救饥:采根,换水煮食;近根嫩白新叶,亦可炸食。

img

草三柰

img

黄精苗

黄精苗 俗名笔管菜,一名重楼,一名菟竹,一名鸡格,一名救穷,一名鹿竹,一名萎蕤,一名仙人余粮,一名垂珠,一名马箭,一名白及。生山谷,南北皆有之。嵩山、茅山者佳。根生肥地者大如拳,薄地者犹如拇指。叶似竹叶,或二叶,或三叶,或四、五叶,俱皆对节而生。味甘,性平,无毒。又云茎光滑者,谓之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食之可以长生。其叶不对节,茎叶毛钩子者,谓之太阴之草,名曰钩吻,食之入口立死。又云茎不紫、花不黄,为异。

救饥:采嫩叶炸熟,换水浸去苦味,淘净,油盐调食。山中人采根九蒸九暴,食甚甘美。其蒸暴:用瓮去底,安釜上,装满黄精,密盖蒸之,令气溜,即暴之。如此九蒸九暴,令极熟,不熟则刺人喉咽。久食长生辟谷。其生者,若初服只可一寸半,渐渐增之,十日不食他食。能长服之,食止三尺;服三百日后,尽见鬼神,饵必升天。又云花实可食,罕见难得。

玄扈先生曰:尝过。根本胜药,苗亦恒蔬。

地黄苗 俗名婆婆奶,一名地髓,一名芐,一名芑。生咸阳川泽,今处处有之。苗初塌地生,叶如山白菜叶而毛涩,叶面深青色;又似芥菜叶而不花叉,比芥菜叶颇厚。叶中撺茎,上有细毛。茎稍开筒子花,红黄色,北人谓之牛奶子花。结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味甘苦,性寒无毒。恶贝母,畏无荑,得麦门冬、清酒良。忌铁器。

img

地黄苗

救饥:采叶煮羹食。或捣绞根汁,搜面作䬪饦及冷淘食之。或取根浸洗净,九蒸九暴,任意服食。或煎以为煎食。久服轻身,不老,变白,延年。

牛旁子 《本草》名恶实,未去萼名鼠粘子,俗名夜叉头,根谓之牛菜。生鲁〈平〉山[平]泽,今处处有之。苗高二、三尺,叶如芋叶,长大而涩,花淡紫色。实似葡卜而褐色,外壳如〈粟〉[栗]梂而小,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名。壳中有子,如半粒麦而匾小。根长尺余,粗如拇指,其色灰黪,味辛,性平。一云味甘,无毒。

救饥:采叶炸熟,水浸去邪气,淘洗净,油盐调食,及取根洗净,煮熟食之。久食甚益人,身轻耐老。

img

牛旁子

远志 一名棘菀,一名葽绕,一名细草。生太山及冤句川谷,河、陕、商、齐、泗州亦有。俗传夷门远志最佳,今密县梁家冲山谷间多有之。苗名小草,叶似石竹子叶,又极细。开小紫花,亦有开小红白花者。根黄色,形如蒿根,长及一尺许;亦有根黑色者。根叶俱味苦,性温,无毒。得茯苓、冬葵子、龙骨〈食〉[良];杀天雄、附子毒。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蛴螬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换水浸去苦味,淘净,油盐调食。及掘取根,换水煮浸,淘去苦味,去心,再换水煮极熟,食之。不去心,令人心闷。

img

远 志

img

杏叶沙参

杏叶沙参 一名白面根,生密县山野中。苗高一、二尺,茎色青白。叶似杏叶而小,边有叉牙;又似山小菜,叶微尖而背白。稍间开五瓣白碗子花。根形如野胡萝卜,颇肥,皮色灰黪,中间白色,味甜,性微寒。《本草》有沙参,苗、叶、根、茎,其说与此形状皆不同,未敢并入条下,乃另开于此。其杏叶沙参,又有开碧色花者。

救饥:采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掘根换水煮食,亦佳。

img

藤长苗

img

牛皮消

藤长苗 又名旋菜。生密县山坡中,拖蔓而生。苗长三、四尺余。茎有细毛。叶似滴滴金叶而窄小,头颇齐。开五瓣粉红大花。根似打碗花根。根叶皆味甜。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掘根,换水煮熟,亦可食。

牛皮消 生密县野中,拖蔓而生。藤蔓长四、五尺。叶似马兜零叶宽大面薄,又似何首乌叶,亦宽大。开白花,结小角儿。根类葛根而细小,皮黑,肉白,味苦。

救饥:采叶炸熟,水浸去苦味,油盐调食。及取根去黑皮,切作片,换水煮去苦味,淘洗净,再以水煮极熟,食之。

菹草 上音鲊 即水藻也。生陂塘及水泊中。茎如粗线,长三、四尺。叶形似柳叶,面狭长,故名柳叶菹。又有叶似蓬子叶者。根粗如钗股而色白,味微咸,性微寒。

救饥:捞取叶连嫩根拣择,洗淘洁净,锉碎炸熟,油盐调食。或加少米煮粥食,尤佳。

水豆儿 一名葳菜。生陂塘水泽中。其茎叶比菹草又细,状类细线,连绵不绝。根如钗股而色白,根下有豆,如退皮绿豆瓣,味甘。

img

菹 草

救饥:采秧及根豆,择洗洁净煮食。生腌食亦可。

img

水豆儿

img

水 葱

水葱 生水边及浅水中。科苗仿佛类家葱,而极细长。稍头结蓇葖。仿佛类葱蓇葖而小。开黪白花。其根类葱根,皮色紫黑。根、苗俱味甘,微咸。

救饥:采嫩苗连根拣择洗净,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

蒲笋 《本草》名其苗为香蒲,即甘蒲也。一名睢,一名醮。俚俗名此蒲为香蒲,谓菖蒲为臭蒲。其香蒲,水边处处有之。根比菖蒲根极肥大而少节。其叶初未出水时,叶茎红白色,采以为笋。后撺梗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蒲棒。蒲黄,即花中蕊屑也,细若金粉,当欲开时,有便取之。市廛间亦采,以蜜搜作果食货卖,甚益小儿。味甘,性平,无毒。

救饥:采近根白笋,拣剥洗净,炸熟,油盐调食,蒸食亦可。采根刮去粗皴,晒干,磨面,打饼蒸食皆可。

img

蒲 笋

img

芦 笋

芦笋 其苗名苇子草。《本草》有芦根,《尔雅》谓之葭菙。生下隰陂泽中。其状都似竹,但差小,而叶抱茎生,无枝叉。花白,作穗如茅花。根似竹根,亦差小而节疏。露出浮水者,不堪用。味甘,一云辛,性寒。

救饥:采嫩笋炸熟,油盐调食。其根甘甜,亦可生咂食之。

玄扈先生曰:尝过,根本胜药,北方亦作果食。其笋,则北方者可食,南产不可食。

茅芽根 《本草》名茅根,一名兰根,一名茹根,一名地管,一名地筋,一名兼杜,又名白茅管。其芽一名茅针。生楚地山谷,今田野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布地如针。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根性寒,茅针性平,花性温,俱味甘、无毒。

救饥:采嫩芽,剥取嫩穰食,甚益小儿。及取根咂食甜味。久服利人,服食此可断谷。

玄扈先生曰:尝过。

img

茅芽根

img

葛 根

葛根 一名鸡齐根,一名鹿藿,一名黄斤。生汶山川谷及成州、海州、浙江,并澧、鼎之间,今处处有之。苗引藤蔓,长二、三丈。茎淡紫色。叶颇似楸叶而小,色青。开花似豌豆花,粉紫色。结实如皂荚而小,根形如手臂,味甘,性平,无毒。一云性冷,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救饥:掘取根入土深者,水浸洗净,蒸食之。或以水中揉出粉,澄滤成块,蒸煮皆可食。及采花晒干炸食,亦可。

玄扈先生曰:尝过。

何首乌 一名野苗,一名交藤,一名夜合,一名地精,一名陈知白。又名桃柳藤,亦名九真藤。出顺州南河县,其岭外江南诸州及虔州皆有,以西洛、嵩山、归德、柘城县者为胜。今钧州密县山谷中亦有之。蔓延而生,茎蔓紫色,叶似山药叶而不光。嫩叶间开黄白花,[似]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极细小,如粟粒大。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楞瓣,状似甜瓜样,中有花纹,形如鸟兽、山岳之状者,极珍。有赤、白二种:赤者雄,白者雌。又云雄者苗叶黄白,雌者赤黄色。一云雄苗赤,生必相对,远不过三、四尺,夜则苗蔓相交,或隐化不见。凡修合药,须雌雄相合,服有验。宜偶日服:二、四、六、八日是也。其药本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采服有功,因以采人为名耳。又云仙草。其为五十年者,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髭发乌黑。百年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百五十年,如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重生。二百年如斗栲栳大,号山翁,服之一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年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服之一年,延龄。纯阳之体,久服成地仙。又云其头九数者,服之乃仙。味苦涩,性微温,无毒。一云味甘,茯苓为之使,酒下最良。忌铁器,猪、羊血及猪肉、无鳞鱼。与萝卜相恶,若并食,令人髭鬓早白,肠风多热。

img

何首乌

救饥:掘根,洗去泥土,以苦竹刀切作片,米泔浸经宿,换水煮去苦味,再以水淘洗净,或蒸或煮食之。花亦可炸食。

玄扈先生曰:尝过。根本胜药,不必救荒。

瓜楼根 俗名天花粉。《本草》名括楼。实,一名地楼,一名果臝,一名天瓜,一名泽姑,一名黄瓜。生弘农川谷及山阴地,今处处有之。入土深者良,生卤地者有毒。《诗》所谓“果蓏之实”是也。根亦名白药,大者细如手臂,皮黄,肉白。苗引藤蔓。叶似甜瓜叶而作花叉,有细毛。开花似葫芦花,淡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熟黄。根味苦,性寒,无毒。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乾漆及乌头。

救饥:采根,削皮至白处,寸切之;水浸,一日一次换水。浸经四、五日,取出烂捣研,以绢袋盛之,澄滤令极细如粉。或将根晒干,捣为面,水浸澄滤二十余遍,使极腻如粉。或为烧饼,或作煎饼,切细面,皆可食。采括楼穰煮粥食,极甘。取子炒干捣烂,用水熬油,亦可。

img

瓜楼根

玄扈先生曰:尝过。根本良药。

砖子苗 一名关子苗。生水边。苗似水葱而粗大,内实,又似蒲葶。稍开碎白花。结穗似水莎草穗,紫赤色。其子如黍粒大,根似蒲根而坚实,味甜。子味亦甜。

救饥:采子磨面食;及采根择洗净,换水煮食;或晒干磨为面食,亦可。

菊花 一名节华,一名日精,一名女节,一名女华,一名女茎,一名更生,一名周盈,一名傅延年,一名阴成。生雍州川泽及邓、衡、齐州田野,今处处有之。味苦甘,性平,无毒。术、枸杞、桑根白皮为之使。

img

砖子苗

救饥:取茎紫气香而味甘者,采叶炸食,或作羹皆可。青茎而大,气味作蒿苦者,不堪食,名苦薏。其花亦可炸食,或炒茶食。

玄扈先生曰:尝过。

金银花 《本草》名忍冬;一名鹭鸶藤,一名左缠藤,一名金钗股;又名老翁须,亦名忍冬藤。旧不载所出州土,今辉县山野中亦有之。其藤凌冬不凋。故名忍冬草,附树延蔓而生,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叶而青,又似水茶臼叶,头微团而软,背颇涩,又似黑豆叶而大。开花五出,微香,蒂带红色。花初开白色,经一、二日则黄色,故名金银花。《本草》中不言善治痈疽发背,近代名人用之奇效。味甘,性温,无毒。

img

菊 花

img

金银花

救饥:采花炸熟,油盐调食;及采嫩叶换水煮熟,浸去邪味,淘净,油盐调食。

玄扈先生曰:尝过。花本胜药。

望江南 其花名茶花儿。人家园圃中多种。苗高二尺许,茎微淡赤色。叶似槐叶而肥大微尖,又似胡苍耳叶颇大,又似皂角叶亦大。开五瓣金黄花。结角长三寸许。叶味微苦。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花可炒食,亦可炸食。

玄扈先生曰:尝过。或名槐豆,或直称决明。

img

望江南

img

大 蓼

大蓼 生密县梁家冲山谷中。拖藤而生。茎有线楞而颇硬,对节分生茎叉。叶亦对生,叶似山蓼叶微短,拳曲。节间开白花。其叶味苦微辣。

救饥:采叶炸熟,换水浸去辣味,作成黄色,淘洗净,油盐调食。花亦可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