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谷部 实可食

米谷部  实可食

野豌豆 生田野中。苗初就地拖秧而生,后分生茎叉。苗高二尺余。叶似胡豆叶稍大,又似苜蓿叶亦大。开淡粉紫花。结角,似家豌豆角,但秕小。味苦。

救饥:采角煮食,或收取豆煮食,或磨面制造食用,与家豆同。

img

野豌豆

img

img 豆

img 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木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味甘。

救饥:采取豆淘洗净,煮食。或磨为面,打饼、蒸食,皆可。

山扁豆 生田野中。小科苗高一尺许。叶似蒺䔧叶微大,根叶比苜蓿叶颇长,又似初生豌豆叶。开黄花,结小匾角儿,味甜。

救饥:采嫩角炸食。其豆熟时,收取豆煮食。

img

山扁豆

img

回回豆

回回豆 又名那合豆。生田野中,茎青。叶似蒺䔧叶,又似初生嫩皂荚[叶]而有细锯齿。开五瓣淡紫花,如蒺䔧花样。结角如杏仁样而肥。有豆如牵牛子微大。味甜。

救饥:采豆煮食。

胡豆 生田野间。其苗初塌地生,后分茎叉。叶似苜蓿叶而细,茎叶稍间开淡葱白塌花。结小角,有豆如img豆状。味甜。

救饥:采取豆煮食,或磨面食,皆可。

img

胡 豆

img

蚕 豆

蚕豆 今处处有之,生田园中。科苗高二尺许。茎方。其叶状类黑豆叶,而团长光泽,纹脉坚直,色似豌豆,颇白。茎叶稍间开白花。结短角。其豆如豇豆而小,色赤,味甜。

救饥:采豆煮食,炒食亦可。

山绿豆 生辉县太行山车箱冲山野中。苗茎似家绿豆,茎微细。叶比家绿豆叶狭窄[尖]img。开白花,结角亦瘦小。其豆黯绿色,味甘。

救饥:采取其豆煮食,或磨面摊煎饼食,亦可。

荞麦苗 处处种之。苗高二、三尺许,就地科叉生。其茎色红。叶似杏叶而软,微img。开小白花。结实作〈二〉[三棱]蒴,味甘平,性寒,无毒。

img

山绿豆

img

荞麦苗

救饥:采苗叶炸熟,油盐调食。多食微泻。其麦,或蒸使气馏音溜于烈日中,晒令口开,舂取。人煮作饭食,或磨为面,作饼蒸食,皆可。

御米花 《本草》名罂子粟,一名象谷,一名米囊,一名囊子。处处有之。苗高一、二尺。叶似靛叶色而大,边皱。多有花叉。开四瓣红白花,亦有千叶花者。结谷似骲音雹箭头。壳中有米数千粒,似葶苈子,色白。隔年种则佳。米味甘,性平,无毒。

救饥:采嫩叶炸熟,油盐调食。取米作粥,或与面作饼,皆可食。其米和竹沥煮粥食之,皆美。

玄扈先生曰:尝过。嘉蔬、嘉实,不必救荒。

赤小豆 《本草》旧云:“江淮间多种莳。”今北土亦多有之。苗高一、二尺。叶似豇豆叶微团。艄开花似豇豆花微小,淡银褐色,有腐气,人故亦呼为腐婢。结角比绿豆角颇大。角之皮角,微白带红。其豆有赤白黧色三种。味甘酸,性平,无毒。合鲊食,成消渴,为酱合鲊食,成口疮。人食则体重。

img

御米花

img

赤小豆

救饥:采嫩叶炸熟,水淘洗净,油盐调食,明目。豆角亦可煮食。又法:赤小豆一升半,炒大豆黄一升半,焙。二味捣末。每服一合,新水下。日三服,尽三升,可度十一日不饥。又说:小豆食之逐津液,行小便。久服则虚人,令人黑瘦枯燥。

山丝苗 《本草》有麻蕡音焚,一名麻勃,一名荸音字,一名麻母。生太山川谷,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多种莳,绩其皮以为布。苗高四、五尺。茎有细线楞,叶形状似柳叶,而边皆有叉牙锯齿,每八、九叶攒生一处;又似荆叶而狭,色深青。开淡黄白花。结实小,如绿豆颗而匾。《图经》云:“麻蕡:此麻上花勃勃者,味辛,性平,有毒。麻子:味甘,性平,微寒,滑利无毒。入土者损人。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img

山丝苗

img

油子苗

救饥:采嫩叶炸熟,换水浸去邪恶气味,再以水淘洗净,油盐调食。不可多食,亦不可久食,动风。子可炒食,亦可打油用。

油子苗 《本草》有白油麻。俗名脂麻。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多种。苗高三、四尺。茎方。窊面四楞,对节分生枝叉。叶类苏子叶而长。尖img边多花叉。叶间开白花。结四棱蒴儿,每蒴中有子四五十余粒。其子味甘,微苦。生则性大寒,无毒;炒熟则性热。压榨为油,大寒。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水浸淘洗净,油盐调食。其子亦可炒熟食,或煮食,及榨为油食,皆可。

黄豆苗 今处处有之。人家田园中多种。苗高一、二尺。叶似黑豆叶而大。结角比黑豆叶角稍肥大,其〈叶〉味甘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或采角煮食,或收豆煮食,及磨为面食,皆可。

img

黄豆苗

img

刀豆苗

刀豆苗 处处有之。人家园篱边多种之。苗叶似豇豆,叶肥大。开淡粉红花。结角如皂角状而长。其形似屠刀样,故以名之。味甜,微淡。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豆角嫩时煮食。豆熟之时,收豆煮食或磨面食亦可。

眉儿头苗 人家园圃中种之。妥他果切蔓而生。叶似绿豆叶而肥大、阔厚、润泽、光俊,每三叶攒生一处。开淡粉紫花。结匾角,每角有豆止三四颗。其豆色黑匾,而皆白眉,故名。味甜。

救饥:采嫩苗叶炸食。豆角嫩时,采角煮食。豆成熟时,打取豆食。

玄扈先生曰:南名扁豆,种类甚多,植其佳者。

img

眉儿头苗

img

紫豇豆苗

紫豇豆苗 人家园圃中种之。茎叶与豇豆同,但结角色紫,长尺许。味微甜。

救饥:采嫩苗叶炸熟,油盐调食。角嫩时采角煮食,亦可做菜食。豆熟时,打取豆食之。

 〈紫〉苏[子]苗 人家园圃中多种之。苗高二、三尺。茎方,窊面四楞,上有涩毛。叶皆对生,似紫苏叶而大。开淡紫花。结子比紫苏子亦大。味微辛,性温。

救饥:采嫩叶炸熟,换水淘洗净,油盐调食。子可炒食,亦可榨油用。

豇豆苗 今处处有之。人家田园多种。就地拖秧而生,亦延篱落。叶似赤小豆叶,而极长img。开淡紫粉花,结角长五、七寸。其豆味甘。

img

苏子苗

img

豇豆苗

救饥:采嫩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及采嫩角,炸熟食,亦可。其豆成熟时,打取豆食。

山黑豆 生密县山野中。苗似家黑豆。每三叶攒生一处,居中大叶如绿豆叶,傍两叶似黑豆叶,微圆。开小粉红花。结角比家黑豆角极瘦小。其豆亦极细小。味微苦。

救饥:苗叶嫩时,采取炸熟,水淘去苦味,油盐调食。结角时,采角煮食,或打取豆食,皆可。

舜芒谷 俗名红落藜。生田野及人家旧庄窠音科上多有之。科苗高五尺余。叶似灰菜叶而大,微带红色。茎亦高粗,可为拄杖。其中心叶甚红,叶间出穗。结子如粟米颗,灰青色,味甜。

img

山黑豆

img

舜芒谷

救饥:采嫩苗叶晒干揉音柔去灰,炸熟,油盐调食。子可磨面,做烧饼蒸食。

【校注】

①[叶]:据嘉靖本《救荒本草》,并推文意补。②塌:平本作“榻”,嘉靖本《救荒本草》作“褐”。“塌”、“榻”、“褐”用于此处,均不可解,疑字有误。③[尖]:据嘉靖本《救荒本草》补。④〈二〉[三棱]:据嘉靖本《救荒本草》改补。⑤谷:嘉靖本《救荒本草》改作“壳”,与下文“壳中有米”相合。⑥〈叶〉:据嘉靖本《救荒本草》,并推文意删。⑦眉儿头苗:嘉靖本《救荒本草》图、谱作“眉儿豆苗”。⑧豇(jiāng)豆:俗称豆角。豆科。一年生草本。⑨〈紫〉苏[子]苗:原刻本图、谱不一致。从嘉靖本《救荒本草》,并推文意改。⑩庄窠(kē):指庄宅之类人们聚居的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