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 叶及实皆可食
枸杞 一名杞根,一名枸忌,一名地辅,一名羊乳,一名却暑,一名仙人杖,一名西王母杖,一名地仙苗,一名托卢,或名天精,或名却老,一名枸同杞,一名苦杞,俗呼为甜菜子。根名地骨。生常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其茎干高三、五尺,上有小刺。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茎叶间开小红紫花,随便结实①。形如枣核,熟则红色,味微苦,性寒。根大寒。子微寒,无毒。白色无刺者良。陕西枸杞,长一、二丈,围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诸处。生子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
救饥:采叶炸熟,水淘净,油盐调食,作羹食皆可。子红熟时,亦可食。若渴,煮叶作饮,以代茶饮之。

枸 杞
玄扈先生曰:尝过。子本胜药,叶亦嘉蔬。
柏树 《本草》有柏实,生太山山谷及陕州、宜州,其乾州者最佳;蜜州侧柏叶尤佳,今处处有之。味甘,一云味甘辛,性平,无毒。叶味苦。一云味苦辛,微温,无毒。牡〈砺〉[蛎]及桂[心]、瓜子为之使②。畏菊花、羊蹄草、诸石及面曲。
救饥:《列仙传》云:“赤松子食柏子,齿落更生。”采柏叶新生并嫩者,换水浸其苦味,初食苦涩,入蜜或枣肉和食尤好;后稍易吃,遂不复饥。冬不寒,夏不热。

柏 树

皂荚树
皂荚树 生雍州川谷及鲁之邹县,怀、孟产者为胜,今处处有之。其木极有高大者。叶似槐叶,瘦长而尖,枝间多刺。结实有三种:形小者为猪牙皂荚,良;又有长六寸及尺一者。用之当以肥厚者为佳。味辛咸,性温,有小毒。柏实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可作沐药,不入汤。
救饥:采嫩芽炸熟,换水浸洗淘净,油盐调食。又以子不拘多少炒。舂去赤皮。浸软煮熟。以糖渍之可食。
玄扈先生曰:尝过。
楮桃树 《本草》名楮实,一名谷实,生少室山,今所在有之。树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谷,人多用皮为冠;一种皮无花纹,枝叶大相类。其叶似葡萄,作瓣叉,上多毛涩,而有子者为佳。其桃如弹大,青绿色,后渐变深红色,乃成熟。浸洗去穰,取中子入药。一云皮斑者是楮,皮白者是谷。皮可作纸,实味甘,性寒。叶味甘,性凉。俱无毒。
救饥:采叶并楮桃,带花炸烂,水浸过,握干,作饼焙熟食之。或取树熟楮桃红色食之,甘美。不可久食,令人骨软。
玄扈先生曰:尝过。子花胜药。

楮桃树

柘 树
柘树 《本草》有柘木,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北土处处有之。其木坚劲,皮纹细密,上多白点。枝条多有刺,叶比桑叶甚小而薄,色颇黄淡,叶稍皆三叉,亦堪饲蚕。绵柘刺少,叶似柿叶微小。枝叶间结实,状如楮桃而小,熟则亦有红蕊。味甘酸。叶味甘,微苦。柘木味甘,性温,无毒。
救饥:采嫩叶炸熟,以水浸,作成黄色,换水浸去邪味,以水淘净,油盐调食。其实红熟,甘酸可食。

木羊角科

青檀树
木羊角科 又名羊桃,一名小桃花。生荒野中。紫茎,叶似初生桃叶,光俊色微带黄。枝间开红白花。结角似豇豆角,甚细而尖;每两两角并生一处。味微苦酸。
救饥:采嫩稍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嫩角亦可炸食。
青檀树 生中牟南沙冈间。其树枝条纹细薄。叶形类枣[叶]微尖③,背白而涩,又似白辛树叶微小。开白花。结青子,如梧桐子大。叶味酸涩,实味甘酸。
救饥:采叶炸熟,水浸淘去酸味,油盐调食。其实成熟,亦可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