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意属东非洲的征服

第十章 对意属东非洲的征服

当1940年6月法西斯意大利在墨索里尼主使之下进入战争时,其在意属东非洲(自1936年以后已经把被征服的埃塞俄比亚包括在内)的兵力,也正像在北非一样,远比英国人在那方面的兵力多,依照意大利方面的记录,在那个地区中的兵力总计约有白种人部队91000人和接近20万人的土著部队——不过后者却似乎大部分都是纸面上的数字,所以比较合理的估计,对于上述的数字应该以对折计算。在1940年初,即意大利尚未投入战争之前,英国方面在苏丹的实力仅有白人和土著部队共约9000人,而在肯尼亚(Kenya)则另有英属东非部队8500人。

在这个广大的和双重的战场上,意大利人的迟迟不曾采取主动,也正像他们在北非的情形一样。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由于英国的封锁,他们知道很难获得燃料和弹药的补给。不过这个理由实在是很不高明;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人就更应该乘着英国人在非洲的兵力尚未能获得适当增援之前,抢先发挥其在兵力上的绝大优势。

7月初,意大利人才很犹豫地从西北方的厄立特里亚开始行动,进入了苏丹的国界约12英里,占领卡萨拉镇。其所使用的兵力为2个旅、4个骑兵团和24辆坦克,共约6500人,而卡萨拉不过是由一个连(约300人)的苏丹防御部队所据守的小型前哨据点。在苏丹负指挥全责的普拉特少将(Major-General William Platt)在此时对于这广大地区一共只有3个英国步兵营,分别驻在喀土穆(Khartoum)、阿特巴拉(Atbara)和苏丹港(Port Sudan)。他很聪明,并不立即把它们投入战斗,一定要等到他可以明白地看出意大利人的侵入动向时才来采取适当的对策。意大利人却并不向前推进,在占领了几个边界据点之后,例如在埃塞俄比亚西北方的加拉巴特和肯尼亚北边国境上的莫亚累(Moyale),就停止不动。

一直到8月初,意大利人才再度发动一个比较认真的攻势行动,而那也是对着一个最容易的目标——英属索马里兰(Somaliland),那是在亚丁湾方面一条沿着海岸的领土。甚至于此种非常有限的行动也只是具有防御的动机。因为墨索里尼已经命令在东非的意军只准采取守势。不过当时的埃塞俄比亚总督奥斯塔公爵(The Duke of Aosta)并兼任这个地区的意大利军最高指挥官,却认为法属索马里兰的吉布提港(Djibouti)是可以使英国人获得一条进入埃塞俄比亚的捷径,同时他也不信任意法之间的休战协定,所以他决定占领邻近的和较大的英属索马里兰地区。

在那里的英国驻军是在蔡特准将(Brigadier A.R.Charter)指挥之下,一共只有4个非洲和印度营,另有一个英国营则尚在运输途中。意大利的侵入军共有26个营,并有炮兵和坦克的支援。但是小型的索马里兰骆驼部队却很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前进,等到侵入者刚刚达到通向海港首都柏培拉(Berbera)的道路上的图格阿甘隘道(Tug Argan Pass)时,高德温·奥斯汀少将(Major General A.R.Godwin-Austen)也就恰好赶到了现场并接管了英军的指挥权。在那个隘道上英军作了非常顽强的抵抗,使敌军在4天的苦战中一点进展都没有。不过由于英军不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增援,而且除了这个隘道以外,也无险可守,所以决定从柏培拉港由海上撤出——大多数人员都运往肯尼亚,因为英国人正在那里增建兵力。他们使敌军损失了2000人以上,而自己却只付出了250人的成本,并且使意大利人获得一种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行动也就足以产生非常远大的战略效果。

1940年11月,坎宁安中将(Lieutenant-General Sir Alan Cunningham)接管了在肯尼亚全部英国部队的指挥权。最初的兵力只有第十二非洲师,师长就是高德温·奥斯汀少将,所包括的有第一南非旅、第二十二东非旅和第二十四黄金海岸旅。不久又获得了第十一非洲师的增援。

到了秋天,在肯尼亚的兵力已经增到了大约75000人——南非人27000,东非人33000,西非人9000,外加英国人约6000。已经成立了3个师——第一南非师和第十一及第十二非洲师。在苏丹境内现在也有兵力28000人,包括第五印度师,至于第四印度师,在参加了初期的北非反击之后,现在也正向苏丹移动。从第四坦克团中也已经送去了一个坦克连,此外还有苏丹的防御部队。

丘吉尔感觉到既然已有这么多的兵力,实在也就有加强活动之必要,所以他一再要求采取过去所从未考虑过的积极行动。充任中东地区总司令的韦维尔就和坎宁安联名建议,从肯尼亚向意属索马里兰的进攻应在春雨之后,即五六月间开始发动。11月间,普拉特首次在北面进攻,曾经遭遇到意军的顽强抵抗,于是也就使韦维尔更加深了他的疑虑。这次进攻是以加拉巴特为目标,所用的部队是第十印度旅,其旅长为斯利姆(W.J.Slim)准将,以后变成了这次战争中的名将之一。对于加拉巴特的攻击最初是已获成功,但再向邻近据点梅特马(Metemma)进攻时却受到了阻止,对方为实力大致相等的一个意大利殖民地旅。英军未能成功的主因是上级不听斯利姆的忠告,把一个英国营插在这个印度旅中间,以为它可以产生加强作用,结果却适得其反。以后的事实也证明出了在这个北部地区中的意大利部队,战斗力是比任何其他地区中的都要更为顽强。

在冬季中惟一有希望的插曲是桑福德准将(Brigadier D.A.Sandford)的活动。他是一位退役军官,战争爆发后才被重行征召,并被送入埃塞俄比亚去设法在冈达尔(Gondar)周围的山区中鼓动酋长们的叛变。接着又有一位非正规的温盖特上尉(Captain Orde Wingate),率领着一个苏丹营以及他的“特种部队”(Gideon Force),也参加和扩大这种活动。1941年1月20日,流亡出国的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Haile Selassie)经由空运被带回国——仅仅在3个月之后,他就在5月5日,由温盖特护送着,重返他的国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甚至于比丘吉尔所幻想的还要快得多。

在丘吉尔的不断逼迫之下,而且又加上史末兹(Smuts)在南非方面的压力,于是韦维尔和坎宁安遂不得不决定在1941年2月发动从肯尼亚对意属索马里兰的攻击。基斯马尤(Kismayu)港的攻占出乎意料的容易,这样就使补给问题大为简化。从那里坎宁安的部队就渡过了朱巴河(Juba River),向大约250英里以外的摩加迪沙(Mogadishu)前进。那是意属索马里兰的首府,也是一个较大的港口,仅仅一个星期之后,于2月25日就把它占领了。在那里他们俘获了大量的汽车和飞机燃料,因为进展得太快,所以意大利人也像在基斯马尤一样,没有来得及照计划实施破坏。良好的空中支援对于此次迅速的前进也是另一重要因素。

坎宁安的部队再转向内陆,进入埃塞俄比亚南部,3月17日第十一非洲师经过400英里的前进,占领了季季加(Jijiga),接近省会哈拉尔(Harar)。这样也就使他们非常逼近旧英属索马里兰的边界,而一支从亚丁(Aden)出发的小型部队也早已于16日在那里登陆。3月29日,克服了一些比较顽强的抵抗之后,英军占领了哈拉尔,于是坎宁安遂挥师西进,直趋300英里外位于埃塞俄比亚中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仅在一个星期之后,即4月6日,坎宁安各部就占领了该城——比塞拉西皇帝在温盖特护送之下的还都,还早了一个月。意大利人之所以如此愿意赶快地投降,与他们所听到的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对意大利妇女所作暴行的报导具有密切的关系。

不过在北部的抵抗却远较顽强,那是从一开始就如此。这里的指挥官是弗鲁希将军(General Frusci),他在厄立特里亚地区的前线上约有装备良好的意大利部队17000人,在其后方又还有3个师以上的兵力。普拉特的进攻是在1月的第三周中开始发动,由强大的第四和第五两个印度师来执行。奥斯塔公爵已经命令在厄立特里亚境内的意大利部队在英军尚未进攻之前即自行撤退,所以第一次的认真抵抗是在克鲁(Keru),那是在卡萨拉以东约60英里,已经进入了厄立特里亚的边界40英里。

在巴仑图(Barentu)和阿戈达特(Agordat)两处山岳阵地上,两个印度纵队遇到了较坚强的抵抗,那是分别在克鲁以东45英里和70英里的地方。侥幸的是,第四印度师在贝雷斯福德将军指挥之下,首先到达较远的目标(阿戈达特),遂使第五印度师对巴仑图的前进变得比较容易。

韦维尔于是才认清有扩大其目标的可能性,即征服整个厄立特里亚,因此也就给与普拉特将军新的命令,但是首府阿斯马拉(Asmara)距离阿戈达特还在100英里以外,而马萨瓦(Massawa)港则更远。中间夹着克仑(Keren)山地要塞,那是东非洲防御最坚强的一处天险,也是到达阿斯马拉和意大利海军基地马萨瓦的惟一门户。

2月3日上午,英军第一次企图冲过这一道难关,结果失败了,以后接着好几天,又是屡次都被击退。在该地的意军指挥官卡尼梅奥将军(General Carnimeo),表现出优异的战斗精神和战术技巧。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努力仍然无效之后,英国遂放弃了攻击,于是接着就是一个长期的休息。直到3月中旬才又继续进攻,此时第五印度师也已加入了。但依然还是发展成为长期的苦斗,而意大利还发动了一连串的反击,使攻击者一再地被逐退,但最后到了3月27日,第四皇家坦克团的一个重装甲“步兵”坦克连突破了封锁线并贯穿了意军的正面——这正像第七皇家坦克团一样,同一种因素(即马提达重坦克)在北非的累次战斗中,从西迪巴腊尼到托卜鲁克,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样就结束了克仑之战,前后共历时53天。弗鲁希将军的部队向南退入埃塞俄比亚,而英军则于4月1日占领阿斯马拉。于是他们再向东对50英里外的马萨瓦进攻,经过了一战之后,这个港口也就在4月8日投降。于是也就结束了整个厄立特里亚战役。

此时,残余的意大利部队在奥斯塔公爵统率之下,已经向南退入埃塞俄比亚,计划在阿斯马拉以南约80英里的安巴阿拉吉(Amba Alagi)山地中去作最后的抵抗。他手上一共只有7000人、40门炮和仅够3个月之用的补给。此外,意大利人的士气也已经极为低落,这与有关埃塞俄比亚人虐待战俘的报导具有相当的关系。所以奥斯塔公爵虽然是一位很英勇的军人,他也还是宁愿同意在“光荣的条件”之下向英军投降。5月19日,签订了降约,于是使意大利战俘的总数增到了23万人。不过在埃塞俄比亚的西南部还有加泽拉将军(General Gazzera)所率领的一部分孤立的意大利部队;而在西北部冈达尔附近也还有纳西将军(General Nasi)麾下的部队。这些残余的意军在1941年夏季和秋季也终于受到围剿和肃清。于是墨索里尼的短命非洲帝国遂告完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