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阶段
在1945年最初几个月内,德国潜艇的数量仍在继续增加——由于新潜艇仍在继续生产,而损失则已减轻,这又是由于“修诺克”呼吸管的采用和在大西洋中的远程作战已经停止之故。1月间,有30艘新潜艇加入服役,而过去每个月平均都仅为18艘。其中有些是新的改良型,具有较长的巡航距离和较高的潜航速度——1600吨的U艇21型(TypeⅩⅪ)远洋潜艇和230吨的U艇23型(Type ⅩⅩⅢ)近海潜艇(其中约有2/3为较大型)。在3月间,德国潜艇队达到了其实力的最高峰,总数为463艘。
直到3月以后,联军的轰炸作战才开始对潜艇的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同盟国而言,很侥幸的,在波罗的海中的空投布雷,虽然所造成的物质损失极为有限,但却带来了一项重要的意外收获——甚至于是他们的海军将领们都不曾认清的——那就是妨碍了德国潜艇的试验和训练,所以也使那些新型潜艇不能大量地加入作战。如果不是这样,当大量新型潜艇加入战斗之后,即可能使潜艇的威胁又回升到1943年那样的高峰。
不过一旦当同盟国陆军在3月里渡过莱茵河之后,并且又与红军东西并进向柏林会师,于是对于德国人而言,所有一切的希望也就随之而消失。
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星期中,德国潜艇的活动主要是在不列颠的东海岸和东北岸附近。虽然它们并无什么收获,但值得注意的却是在这些水域中,从来没有一艘新型潜艇被击沉过。
德国于5月间投降之后,有159艘潜艇随之投降,但却有203艘为艇上的官兵自己所凿沉。这可以表现德国潜艇人员的传统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士气。
在前后5年半的战争期中,德国人曾建造和使用1157艘潜艇,同时还接收了50艘外国潜艇。其中一共损失了789艘(包括3艘外国的在内)。此外,他们也使用了大约700艘超小型潜艇。在海上被击沉的共有632艘,其中极大部分(500艘)都应归功于英国或英国所控制的部队。反之,德、意、日三国的潜艇一共击沉船只2828艘,总计约近1500万吨。其中极大部分为德国人所击沉——其潜艇同时也击沉了同盟国军舰175艘,其中大部分是属于英国的。在同盟国方面为德国潜艇所击沉的商船数字中,有61%是单独航行的船只,9%为船队中的落伍者,而只有30%才是船队中的船只——而在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之下,在船队中的损失可以说是极为轻微。
德国人占用了比斯开湾沿岸的法国海军基地达4年之久,而爱尔兰人又一直拒绝允许同盟国利用其西面和南面的海岸线,尽管他们自己的补给也还是有赖于护航船队的供应。上述两项因素对于同盟国在大西洋中的损失应负很大的责任。反之,同盟国的保有北爱尔兰和冰岛对不列颠所剩余的惟一航路的畅通,实具有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