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开攻势:1942年12月—1943年5月
尽管如此,韦维尔却还是决定发动一个有限性的攻势:一方面向梅宇(Mayu)半岛前进100英里,以收复若开沿岸地区;另一方面对次一半岛顶端的阿恰布岛(Akyab)作一个海上侵入,以便攻占那里的机场——因为日本飞机从那里可以攻击印度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假使联军飞机能以那里为基地,则也就可以掩护缅甸的整个北部和中部。不过,这个计划的此一重要部分,因为缺乏登陆艇,终于还是被取消。
即令如此,韦维尔还是坚持其对若开的陆上进攻计划,他认为总比一事无成要好一点。第十四印度师在1942年12月开始前进,但行动极为迟缓,所以使得日本第十五军的司令饭田将军,能够把援军调往该地区,并在1月底阻止了英军的前进——以后在2月间他增援更多的部队。此时印度东区司令欧文将军(General Noel Irwin),已经提出警告,认为由于疟疾之故,部队已经很不完整,士气更为低落,但韦维尔却不听忠告仍坚持继续前进。于是日军遂向该师的后方进攻,于3月18日达到梅宇河(Mayu River)上的蒂兹维(Htizwe),并迫使该师撤退。接着印度第二十六师又接替了第十四师的防务,但日军继续进攻,越过了梅宇河,于4月初在因丁(Indin)到达了海岸。然后日军再继续向北推进,其目的希望在5月季风季节来临之前,占领孟都—布帝洞(Maungdaw-Buthidaung)之线,这样即可以在下一个旱季来临时(1943年11月—1944年5月),使英军无法再向缅甸发动攻势。
4月14日,第十五印度军的军长斯利姆中将(W.J.Slim),接管了在若开地区的指挥权,他发现部队的物质和精神状况都极为恶劣,一方面是由于疟疾的肆虐,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日军阵地的正面攻击使他们受到重大的损失。尽管仍希望守住孟都—布帝洞之线(在海岸与梅宇河之间),但他又计划如必要时再向后退,撤到科克斯巴扎(Cox's Bazar)之线,那也就是再向北退50英里,恰好达到国境线上。在那里的地域比较开阔,要比在梅宇半岛上的丛林和沼泽中更能发挥英军在坦克和火炮方面的优势,而同时也可以使日军的交通线拉得更长,更易摧毁。
但所有一切的计划都未能生效。因为日本人在5月6日黑夜把英国人逐出了布帝洞,而侧面的威胁又使他们自动放弃了在海岸的孟都。于是日本人决定停止在新攻占的线上,因为季风即将来临。总而言之,英国人企图从陆路(没有海上的协助)收复阿恰布及其机场的企图,已证明是一场完全的惨败。日本人所表现的是他们擅长侧面迂回的行动和通过丛林的渗透行动。反之,英国人却完全忽视了间接路线,只知蛮攻硬打,不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且更使部队的士气受到极严重的挫折。到了1943年5月,他们只得退回到在前年秋天所据守的旧有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