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游击战
在这种一片漆黑的环境中也还有一线光明出现,那就是缅北游击队已经第一次立功。这个部队有一个非常古怪的名称,叫作“擒敌”(Chindit),这是其创始者——温盖特(Orde Wingate)所命名的。“擒敌”是一种半狮半鹰的神兽,在缅甸的佛塔上时常可以看到它的雕像。温盖特认为在这种作战中最需要地面和空中的密切合作,所以他就想到用这种神兽来作为象征。事实上,这支部队的第一次作战就是在缅甸北部亲敦江流域——这也可以帮助大家把这个“队名”记在心里。(译注:“亲敦江”的英文为“Chindwin”恰好把“Chindit”和“Wingate”这两个字的头部包括在内,所以原作者才会这样说。)
在1938年秋天,温盖特当时还是一位上尉军官,他从巴勒斯坦请假回英国,曾经会晤了一些有影响势力的人士,并使他们对他产生强烈的印象——正好像他在那一年稍早的时候,曾使当时在巴勒斯坦任英军司令的韦维尔将军和负责北区的埃维茨准将(Brigadier John Evetts)产生良好印象一样。(原注:他曾经来看我几次并和我讨论“特别巡夜队”〔SpecialNight Squads〕的训练问题——那是他在春季里被允许组织的,队员是从犹太人的地下自卫队哈格拉〔Hagana〕中挑选的,以对付在巴勒斯坦扰乱治安的阿拉伯武装匪徒。他告诉我说,他已经把我的战术观念应用到此种游击式的作战上,并且把他对于这个问题所写的一套论文送给我看。在那个时候,他又特别强调他是“阿拉伯的劳伦斯”〔T.E.Lawrence〕的远房亲戚,并且还很显然的以此自豪;尽管他成名之后,对劳伦斯有同行相轻的趋势。由于温盖特的要求,我也曾致书丘吉尔替他作介绍。)
但是当温盖特在12月间回到巴勒斯坦时,他发现他在犹太人圈内的政治活动,已经引起了当地英国当局的疑忌。韦维尔的后任海宁将军(General Haining)——他原先也曾批准“特别巡夜队”的组织——就决定不再让他控制那个部队,而把他调到自己的司令部中当一个闲差事。接着在1938年5月,海宁又要求把他送回英国,回国之后他就在高射炮司令部中充任一项低级幕僚的职位。
但在1940年秋季,温盖特又从这个冷藏库中被救出,送往埃塞俄比亚去组织游击队,以对抗控制东非洲的意大利人。他这个任命是由刚刚入阁不久的利奥·艾默里(Leo Amery)所推荐,而韦维尔对于此项建议也立即表示欣然接受。1941年5月东非洲战役成功的结束,就温盖特个人的命运来说,是又再度地陷入低潮。在这种不如意的环境之下他又为疟疾所困,以致企图自杀。但他在家中休养时,新的机会又来临了,这一次是英国人在远东吃了大败仗。这个机会又是韦维尔所提供,他本人自从北非的夏季攻势失败之后,遂被免除了中东总司令的职务,而被送往印度。到了1941年年底,由于日本人连续的侵入马来亚和缅甸,于是又使韦维尔面对一个更大的危机。1942年2月,当缅甸的情况显得没有希望时,韦维尔遂要求把温盖特送来印度,以便在缅甸发动游击战。
当温盖特到达后,遂力主创立一个所谓“远程穿透群”(Long Range Penetration Group),训练它能在缅甸丛林中作战,以袭击日本人的交通线和哨据点。他的理论是认为这支部队应该相当强大,使其袭击行动能发挥强大的效力;同时又应该相当精小,使其可以躲避敌人。旅级的兵力被认为最为适合,于是第七十七印度旅被改组来配合此种目的。这些“擒敌”战士要比日本人更擅长丛林战,他们拥有各种不同的专家,尤其是要有精通爆破和无线电通讯的人才。同时他们又必须发展良好的地面与空中之间的合作关系,因为其补给是仰赖于空投。由于这个原因,每个纵队又都配属了一个皇家空军人员的小组。此外,纵队的运输工具即为驮骡。
温盖特要求提早采取行动,一方面是想用表现其破坏敌军士气的能力为手段,来恢复英国人的士气;另一方面也是想对于此种“远程穿透群”的工作作一次试验。韦维尔本来是认为应该在英军发动全面攻势之前和同时,来使用这支特种部队,但他还是同意实现温盖特的愿望,因为一个提早的试验可以获得经验和情报资料,所以这个冒险也还是值得一试的。
这个旅分为7个纵队,对于计划中的作战,又合编为2个群——北群5个纵队,总计兵员2200人,骡马850匹;南群2个纵队,总计兵员1000人,骡马250匹。这两个群在1943年2月14日渡过了亲敦江,而一部分正规军也采取行动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在向东前进的途中,这两个群又分成预先安排的纵队,然后对日本的前哨据点作一连串的攻击,并切断铁路线,炸断桥梁,在公路上采取伏击的行动。3月中旬,这些纵队已经越过了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在亲敦江之东,彼此相距约100英里。不过到了那时,日本人已经为此种威胁所惊醒,开始使用其2个师的大部分兵力进行对抗——日军在缅甸一共只有5个师。在对抗压力和其他的困难之下,这些纵队乃被迫撤退,到4月中都回到了印度,已经损失1/3的实力,并丢弃了大部分的装备。
这个作战并无太大的战略价值,而日本人的损失也颇为轻微,但它证明了英国和印度部队也一样能在丛林中作战,并且对于空投补给的技术获得了实用的经验,同时也指出空中的优势甚为必要。
此外,它也使日本的新任十五军司令牟田中将,认清了他不能把亲敦江当作一个安全的屏障。要想预防英国人的反攻,则他必须再继续前进。所以这样才使日本人在1944年又越过印度的边界进攻,并引起了重要的英帕尔(Imphal)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