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海会战

珊瑚海会战

准备进行第一个行动的日本地面和空中兵力,都集结在新不列颠(New Britain)的腊包尔,而海军则集结在加罗林群岛中的特鲁克岛(Truk)附近,该岛位于北面1000英里的地方。在被指定担任两个攻击任务的两栖作战部队的后方,又有一个航空母舰攻击部队,准备随时击退美国人的干涉行动。这支部队以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为基干,加上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一共搭载着125架海军飞机(42架战斗机和83架轰炸机)。在腊包尔另有飞机150架可以用来支援。

美国的情报(这是同盟国方面的主要优点)已经发现了日本计划的主要线索,于是尼米兹将军也把他所有一切能动用的兵力都向南方运送——2艘航空母舰——“约克敦”号(Yorktown)和“列克星敦”号(Lexington)从珍珠港出发,载有飞机141架(战斗机42架,轰炸机99架),另有两批巡洋舰担任掩护的任务。(另外两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在空袭东京之后刚刚回来,也奉命向珊瑚海赶去,但是到达太迟未能赶上会战。)

5月3日,日军在图拉吉登陆,在无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该岛——岛上少量的澳洲守兵已经事先闻风撤走,那时“列克星敦”号正在海上加油,而在弗莱彻海军少将(Rear Admiral Fletcher)指挥之下的“约克敦”号则距离现场更远。但在次日,当它距离图拉吉约100英里时,还是向该岛发动好几次攻击。除了击沉1艘日本驱逐舰以外,便无其他的成果。而“约克敦”号本身未受到报复只能归之于侥幸。因为2艘日本航空母舰为了运送一批战斗机已经前往腊包尔——那是为了省事而离开了图拉吉。这是双方所犯一连串错误或误解的开端,美国人最后在兵力平衡上获得了利益,也应归功于这些错误和误解。

现在井上所指挥的日本航空母舰群向南驶来,经过了所罗门群岛的东方,而绕道进入了珊瑚海,希望能从后面偷袭美国的航空母舰部队。此时,“列克星敦”号已和“约克敦”号会合,正在往北驶,企图拦截前往莫尔兹比港的日本侵入部队。5月6日——即哥黎希律岛投降的黑暗日子——双方航空母舰部队都在搜寻对方却并未发生接触——虽然有一度它们之间仅隔了70英里的距离。

7日清晨,日本的搜索机群报告它们已经发现了1艘航舰和1艘巡洋舰,于是井上立即命令对这2艘敌舰加以轰炸,并迅速予以击沉。但实际上,它们不过是1艘油轮和1艘护航驱逐舰,所以时间和努力都是浪费了。同日黄昏,井上又尝试另一次较小规模的攻击,但结果却使他所用的27架飞机损失了20架。此时,弗莱彻的母舰飞机,也同样被一件错误报告引入歧途,把力量用来攻击日军掩护莫尔兹比港侵入军的舰队。在这次攻击中,它们击沉了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一共只花了10分钟——这在整个战争记录中要算是最快的一次。一个比较重要的战果是,日本人因此而暂时放弃了侵入行动,并命令其部队撤回。这是由于攻击错误所得的意外收获。

5月8日上午,双方的航空母舰部队终于交手了。双方的实力十分接近,日本人有飞机121架,而美国人则有122架。双方的护航兵力也几乎是势均力敌——日本方面为4艘重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美国方面则为5艘重型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不过日本人却进入了一个云带,而美国人则在晴空之下作战。这使得“瑞鹤”号始终未受到美国飞机的注意。不过,“祥鹤”号却中了三弹,负伤颇重而必须撤离战场。在美国方面,“列克星敦”号中了两枚鱼雷和两颗炸弹,接着发生了爆炸而不得不放弃这艘有历史意义的名舰——美国水兵们一向尊称它为“列夫人”(Lady Lex)。“约克敦”号只中了一颗炸弹,安全地逃脱了。

下午,尼米兹命令航空母舰部队撤出珊瑚海——由于对莫尔兹比港的威胁至少是暂时已经解除。日本人也退出了现场,并相信美国的2艘航舰均已沉没。

以绝对损失而言,美国在飞机方面损失较轻:74架对80余架。美军在人员方面的损失为543人,而日军则超过了1000人,但美国却损失了1艘舰队重型航舰,而日本则仅损失了1艘轻型航舰。不过比较重要的是,美国人还是阻止了敌人达成其战略目标——攻占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而现在美国人凭借其优异的技术,迅速修复“约克敦”号,使其能够勉强如期赶上次一阶段的太平洋大战,而日本方面在珊瑚海会战中负伤的2艘航舰,却未能在第二次更具有决定性的会战中登场。

珊瑚海会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双方舰队在彼此不见面的情况下交战,其距离从战舰的最大极限约20英里,伸展到航空母舰彼此相距约100余英里。不久,我们就可以再看到一次更大规模的海战——那就是中途岛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