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土地使用费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固定于一定地点与地面相连接,必须占用一定量的土地,也就必然要发生为获得建设用地而支付的建设用地费,这就是土地使用费。
土地使用费是指为获得工程项目建设土地的使用权而在建设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或者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
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是指建设项目通过划拨方式取得无限期的土地使用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规定所支付的费用。其中涉及较广泛的是农用土地征用所产生的费用。
农用土地征用费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土地投资补偿费、土地管理费、耕地占用税等组成,并按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1)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2)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3)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4)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例3.2】某企业为了某一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征用耕地100亩,被征用前第一年平均每亩产值1200元,征用前第二年平均每亩产值1100元,征用前第三年平均每亩产值1000元,该单位人均耕地2.5亩,地上附着物共有树木3000棵,按照20元/棵补偿,青苗补偿按照100元/亩计取,现试对该土地费用进行估价。
解:该耕地征用前三年的平均每亩产值=(1200+1100+1000)/3=1100(元)。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被征用前三年产值的8倍计算土地补偿费,则有:
土地补偿费=1100×100×8=880000(元)=88(万元)
取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5倍计算安置补助费,则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100/2.5=40(人)
安置补助费=1100×5×40=220000(元)=22(万元)
地上附着物补偿费=3000×20=60000(元)=6(万元)
青苗补偿费=100×100=10000(元)=1(万元)
土地费用共计:88+22+6+1=117(万元)
2.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费
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费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拆迁补偿与临时安置补助费等。
(1)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指建设工程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取得有限期的土地使用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明确国家是城市土地的唯一所有者,并分层次、有偿、有限期地出让、转让城市土地。第一层次是城市政府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给用地者,该层次由城市政府垄断经营。出让对象可以是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外商。第二层次及以下层次的转让则发生在使用者之间。
2)城市土地的出让和转让可采用协议、招标、公开拍卖等方式。
(2)城市建设配套费是指因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而分摊的费用。
(3)拆迁补偿与临时安置补助费由两部分构成,即拆迁补偿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搬迁补助费。拆迁补偿费是指拆迁人按照有关规定对被拆迁人予以补偿所需的费用。拆迁补偿的形式可分为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形式。产权调换的面积按照所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货币补偿的金额按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在过渡期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例3.3】某建设单位准备以有偿的方式取得某城区一宗土地的使用权,该宗土地占地面积15000m2,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标准为4000元/m2,该地区拆迁补偿单价为1200元/m2。根据调查,目前该区域尚有平房住户60户,建筑面积总计3500m2,试对该土地费用进行估价。
解:土地使用权出让金=0.4×15000=6000(万元)
拆迁补偿费用=0.12×3500=420(万元)
该土地费用=6000+420=64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