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部件建筑面积的计算
1.门斗、门廊、檐廊、室外走廊、架空走廊
(1)门斗,是指建筑物入口处两道门之间的空间。它是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全围合空间。如图5.11所示。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2)门廊,是指在建筑物出入口,无门、三面或二面有墙,上部有板(或借用上部楼板)围护的部位。门廊可划分为全凹式、半凹半凸式、全凸式,如图5.12所示。应按其顶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图5.11 门斗位置示意图
(a)剖面图;(b)平面图1—室内;2—门斗
图5.12 门廊示意图
①—全凹式门廊;②—半凹半凸式门廊;③—全凸式门廊
(3)走廊(挑廊)、檐廊。
走廊(挑廊)是指建筑物中的水平交通空间。
檐廊是指建筑物挑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
1)有围护设施的室外走廊(挑廊)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2)有围护设施(或柱)的檐廊,应按其围护设施(或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1/2面积。檐廊如图5.13所示。
a.室外走廊(包括挑廊)、檐廊都是室外水平交通空间。如图5.14所示。其中挑廊是悬挑的水平交通空间;檐廊是底层的水平交通空间,由屋檐或挑檐作为顶盖,且一般有柱或栏杆、栏板等。底层无围护设施但有柱的室外走廊可参照檐廊的规则计算建筑面积。
b.无论哪一种廊,除了必须有地面结构外,还必须有栏杆、栏板等围护设施或柱,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计算建筑面积。
c.室外走廊(挑廊)、檐廊虽然都算1/2面积,但取定的计算部位不同:①室外走廊(挑廊)按结构底板计算;②檐廊按围护设施(或柱)外围计算。
(4)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架空走廊是指专门设置在建筑物的二层或二层以上,作不同建筑物之间水平交通的空间。无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如图5.15所示,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如图5.16所示。
1)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2)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图5.13 檐廊
1—檐廊;2—室内;3—不计算建筑面积部位;4—计算1/2建筑面积部位
图5.14 上有挑廊的底层走廊
图5.15 无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
(a)有围护设施;(b)有顶盖无围护结构1—栏杆;2—架空走廊
图5.16 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
图5.17 雨篷示意图
①—悬挑雨篷;②—独立柱雨篷;③—多柱雨篷;④—柱墙混合支撑雨篷;⑤—墙支撑雨篷
2.雨篷
雨篷系指建筑物出入口上方、突出墙面、为遮挡雨水而单独设立的建筑部件。
雨篷可分为有柱雨篷(包括独立柱雨篷、多柱雨篷、柱墙混合支撑雨篷、墙支撑雨篷)和无柱雨篷(悬挑雨篷),如图5.17所示。
雨篷计算规则分有柱雨篷和无柱雨篷,具体如下:
(1)有柱雨篷,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与挑出宽度、是否越层设置无关。
【例5.2】如图5.18所示,试判断该雨篷是否应该计算建筑面积。
图5.18 [例5.2]图
(a)平面图;(b)立面图
解:依据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相关条文规定,有柱雨篷没有出挑宽度的限制,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雨篷的建筑面积为:S=2.5×1.5×0.5=1.88(mm)
(2)无柱雨篷,其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在2.10m及以上的,应按雨篷结构板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1)其结构板不能跨层,并受出挑宽度的限制,设计出挑宽度大于或等于2.10m时才计算建筑面积。
2)出挑宽度,系指雨篷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宽度,弧形或异形时,取最大宽度。
3)不单独设立顶盖,利用上层结构板(如楼板、阳台底板)进行遮挡,也不视为雨篷,不计算建筑面积。
3.凸(飘)窗、落地橱窗
(1)凸(飘)窗指凸出建筑物外墙面的窗户。凸窗的底板需临空,建筑外立面上下两个凸(飘)窗间不应用实体封闭。具体如图5.19所示。
(2)凸(飘)窗,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凸(飘)窗从室内看,可分两类:①凸(飘)窗底面与室内地面有高差;②凸(飘)窗底面与室内地面同标高,一般称为落地窗,是室内空间的延伸,与主体建筑物一起按自然层建设建筑面积。
(3)附属在建筑物外墙的落地橱窗。
图5.19 凸(飘)窗
1)落地橱窗是指在商业建筑临街面设置的下槛落地、可落在室外地坪也可落在室内首层地板,用来展览各种样品的玻璃窗。
2)计算规则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的面积。
a.落地橱窗是指突出外墙面且根基落地的橱窗。“落地”系指该橱窗下设置有基础。
b.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内的橱窗,其建筑面积随自然层一起计算。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外的橱窗,属于建筑物的附属结构。
c.当橱窗无基础,为悬挑式时,按凸(飘)窗的规定计算建筑面积。
4.阳台
(1)阳台是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其主要有3个属性:是附属于建筑物外墙的建筑部件;应有栏杆、栏板等围护设施或窗;阳台是室外空间。
(2)建筑面积计算。
1)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2)主体结构是指接受、承担和传递建筑工程所有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机联系的构造,主体结构问题判断如下。
a.砖混结构:通常以外墙(即围护结构,包括墙、门、窗)来判断,外墙以内为主体结构内,外墙以外为主体结构外。
b.框架结构:柱梁体系之内为主体结构内,柱梁体系之外为主体结构外。
c.剪力墙结构:情况比较复杂,分四类。如阳台在剪力墙包围之内,则属于主体结构内,应计算全面积。如相对两侧均为剪力墙时,也属于主体结构内,应计算全面积。如相对两侧仅一侧为剪力墙时,属于主体结构外,计算1/2的面积。
3)阳台处剪力墙与框架混合时,分两种情况:①角柱为受力结构,根基落地,则阳台为主体结构内,计算全面积;②角柱仅为造型,无根基,则阳台为主体结构外,计算1/2面积,具体如图5.20所示。
4)阳台一部分在主体结构内,一部分在主体结构外,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如图5.21所示中的阳台以柱外侧为界,上面部分属于主体结构内,计算全面积,下面部分属于主体结构外,计算1/2的面积。
图5.20 阳台建筑面积计算简图
图5.21 [例5.3]图(单位:mm)
【例5.3】如图5.21所示,某阳台平面图,结构层高2.8m,试计算该阳台的建筑面积。
解:结构外阳台建筑面积=[(0.78-0.12+0.24+0.1)×(0.9×2+1.8+0.6+0.1×2+0.12×2)+(0.6+0.1)×(1.5+0.24+0.1)]÷2=2.96(m2)
(3)顶盖不再是判断阳台的必备条件,即无论有盖无盖,只要满足阳台的3个主要属性,都应归为阳台。上下层之间的阳台无论是否对齐,只要满足阳台的3个主要属性,也应归为阳台。
(4)有些工程会在图纸中标注“空中花园”之类的,则应根据阳台的判断原则进行分析,属于主体结构内,无论是否封闭,均应计算全面积。其他工程中,如发生类似入户花园等的情况,也按阳台的原则进行判断。
(5)阳台在主体结构外时,按结构底板计算建筑面积,此时无论围护设施是否垂直于水平面,都按结构底板计算建筑面积,同时应包括底板处突出的沿。如图5.22所示。
(6)如自然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时,主体结构内的阳台随楼层一样,均计算1/2面积;但主体结构外的阳台,仍计算1/2的面积,不应出现1/4的面积。
图5.22 阳台结构底板计算尺寸示意图
5.其他规定
(1)对于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的面积;结构净高在1.2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即:第(1)部分净高<1.2m,不计算建筑面积;第(2)部分1.2m≤净高≤2.1m,计算1/2面积;第(3)部分净高>2.1m,应全部计算面积。如图5.23所示。
1)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如大会堂的二层、三层看台),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悬挑看台,都按各自的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2)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如图5.24所示。
图5.23 体育看台下器具间(单位:mm)
图5.24 有顶盖看台
3)“场”的看台,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看台,按看台与顶盖重叠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有双层看台时,各层分别计算建筑面积,顶盖及上层看台均视为下层看台的盖。
无顶盖的看台,不计算建筑面积。看台下的建筑空间按情况1计算建筑面积。
本条共分3种情况,都是针对场馆的,但各款的适用范围是有一定区别的:①情况1,关于看台下的建筑空间,对“场”(顶盖不闭合)和“馆”(顶盖闭合)都适用;②情况2,关于室内单独悬挑看台,仅对“馆”适用;③情况3,关于有顶盖无维护结构的看台,仅对“场”适用。
(2)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如图5.25所示,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图5.25 地下室出入口
1—计算1/2投影面积部位;2—主体建筑;3—出入口顶盖;4—封闭出入口侧墙;5—出入口坡道
1)出入口坡道计算建筑面积应满足两个条件:①有顶盖;②有侧墙(即规范中所说的“外墙结构”,但侧墙不一定封闭)。计算建筑面积时,有顶盖的部位按外墙(侧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顶盖的部位,即使有侧墙,也不计算建筑面积。
2)不仅适用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出入口,也适用于坡道向上的出入口。
3)出入口坡道,无论结构层高多高,都只计算1/2面积。
(3)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的面积。
(4)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的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图5.26 顶层斜围护结构示意图(单位:mm)
1)对于向内、向外倾斜均适用。在划分高度上,注意使用的是结构净高,与其他正常楼层按层高划分不同,但与斜屋面的划分原则一致。由于目前很多建筑设计追求新、奇、特,造型越来越复杂,很难明确区分围护结构、屋顶,因此对于斜围护结构与斜屋顶采用相同的计算规则,即只要外壳倾斜,就按结构净高划段,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2)多(高)层建筑物顶层,楼板以上部位的外侧均视为屋顶,具体计算看净高,计算全面积、1/2的面积或不算面积。如图5.26所示。
3)多(高)层建筑物其他层,倾斜部位均视为围护结构,底板面处的围护结构应计算全面积。如图5.27所示。
4)单层建筑物时,计算原则同多(高)层建筑物其他层,即:倾斜部位均视为围护结构,底板面处的围护结构应计算全面积。
(5)建筑物的室内楼梯、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应并入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有顶盖的采光井应按一层计算面积,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2.10m以下的,应计算1/2的面积。
1)“室内楼梯”,包括形成井道的楼梯(即室内楼梯间)和没有形成井道的楼梯(即室内楼梯)。例如建筑物大堂内的楼梯、跃层(或复式)住宅的室内楼梯应该计算建筑面积。
图5.27 其他层斜围护结构示意图(单位:mm)
①—计算1/2面积;②—不计算建筑面积;③—部分计算全面积
图5.28 [例5.4]图(单位:mm)
【例5.4】某工程二楼剖面如图5.28所示。试确定二楼建筑面积计算宽度。
解:因该工程二层一侧的围护不垂直楼面,按规范规定,应以二楼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所以,该二楼建筑面积计算宽度为
B=0.12+6.5+0.12+0.2=6.94(m)
2)室内楼梯间并入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未形成楼梯间的室内楼梯按楼梯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3)尽管通常设计描述的层数中不包括设备管道层,但在计算楼梯间建筑面积时,应算一个自然层。
4)当室内公共楼梯间两侧自然层数不同时,以楼层多的层数计算。图5.29中楼梯间应计算4个自然层建筑面积。
5)利用室内楼梯下部的建筑空间不重复计算建筑面积。例如,利用梯段下方做卫生间或库房时,该卫生间或库房不另计算建筑面积。
6)井道(包括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不分建筑物内外,均按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例如附墙烟道。但独立烟道不计算建筑面积。如自然层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楼层本身计算1/2的面积时,相应的井道也应计算1/2的面积。
7)有顶盖的采光井(包括建筑物中的采光井和地下室采光井),无论多深、采光多少层,均计算一层建筑面积。无顶盖的采光井不计算建筑物。如图5.30所示采光两层,但只能计算一层建筑面积。
(6)室外楼梯:应并入所依附建筑物自然层,并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1)室外楼梯作为连接该建筑物层与层之间交通不可缺少的基本部件,无论有盖或无盖均应计算建筑面积。
2)层数为室外楼梯所依附的主体建筑物的楼层数,即梯段部分垂直投影到建筑物范围的层数。即将梯段部分向主体建筑物墙面进行垂直投影,投影覆盖几个层高,就计算几个自然层。
图5.29 某房屋楼梯剖面图
图5.30 地下室采光井
1—采光井;2—室内;3—地下室
3)利用室外楼梯下部的建筑空间不得重复计算建筑面积;利用地势砌筑的为室外踏步,不计算建筑面积。
(7)幕墙以其在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来区分。直接作为外墙起围护作用的幕墙,按其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设置在建筑物墙体外起装饰作用的幕墙,不计算建筑面积。
图5.31 建筑外墙外保温
1—墙体;2—黏结胶浆;3—保温材料4—标准网;5—加强网;6—抹面胶浆7—计算建筑面积部位
(8)建筑物的外墙外保温层,应按其保温材料的水平截面积计算,并计入自然层建筑面积。建筑外墙外保温如图5.31所示。
保温层面积计算时,仅计算保温材料本身(例如外贴保温板材时,仅保温板材本身算保温材料),抹灰层、防水(潮)层、黏结层(空气层)及保护层(墙)等均不计入建筑面积。保温材料的净厚度乘以外墙结构外边线长度。
1)建筑物外墙外侧有保温隔热层的,保温隔热层;以保温材料的净厚度乘以外墙结构外边线长度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其外墙外边线长度不扣除门窗和建筑物外已计算建筑面积构件(如阳台、室外走廊、门斗、落地橱窗等部件)所占长度。
2)当建筑物外已计算建筑面积的构件(如阳台室外走廊、门斗、落地橱窗等部件)有保温隔热层时,其保温隔热层也不再计算建筑面积。
3)外墙是斜面者按楼面楼板处的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保温材料的净厚度计算。外墙外保温以沿高度方向满铺为准,某层外墙外保温铺设高度未达到全部高度时(不包括阳台、室外走廊、门斗、落地橱窗、雨篷、飘窗等),不计算建筑面积。
(9)变形缝是防止建筑物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引起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应按其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建筑面积内计算。对于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当高低跨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如图5.32所示。规范所指的与室内相通的变形缝,是指暴露在建筑物内,在建筑物内可以看得见的变形缝。
(10)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如图5.33所示,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
图5.32 高低跨面积计算界线示意图
图5.33 车(货)篷、站台
在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内设有有围护结构的管理室、休息室等,另按相关条款计算面积。
(11)设在建筑物顶部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