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家赞助人和中英文编辑的构成
勒菲弗尔认为文学系统在“赞助人”和“专业人士”这两种因素的制约下,得以与社会其他系统保持步调一致。“赞助人”依靠“专业人士”对文学的改写使文学系统符合他们的意识形态(Lefevere,2004:14-16)。《中国文学》的“赞助人”是源语国家机构,“专业人士”是生活在源语国家的中英文编辑,国家机构通过制约中英文编辑的改写权力,使《中国文学》体现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以便将符合其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文学作品译介出去。因此,《中国文学》的译介主体由源语国家机构和中英文编辑共同构成。

图6 《中国文学丛刊》[2]1951年第1辑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