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享乐论

一、享乐论

物质和至少一种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能产生有益的体验,而且对某些人来说,这些体验带来的回报远远大于普通的快乐,比如食物、锻炼或性。“高”的概念在这里真的很重要;体验过的奖励是超越了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奖励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成瘾的物质和活动所获得的奖励时间远远超过了正常的、不上瘾的快乐。也就是说,性的乐趣可能是强烈的,但相对于酒精、香烟或鸦片的影响,它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考虑到这2个事实,有人想要重复这种经历就不足为奇了。成瘾的享乐主义理论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特征上。成瘾物质带来的愉悦、高涨的情绪、警觉性或放松是即时的、不可否认的,而且是相对持久的,不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体验。重复的循环还在继续,因为与使用相关的事情并没有消除使用带来的满足感的情感关联。正如约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所发现的,记忆与情感紧密相关。事实上,他的研究表明,任何特定记忆中的情感因素似乎都是永久性的。当记忆本身完全被遗忘时,我们的大脑对人、地点、事物和经历所产生的情感联系仍然完好无损。即使当这种情绪似乎已经消失,使你不再经历,如在蛇面前的恐惧,也可以通过某些刺激而复活,比如回到看到蛇的地方。从最本能的意义上来讲,成瘾者可能会继续建立这种联系,在他不再记得愉快地使用某物的特定经历,甚至在他不再记得“美好时光”的特定体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做某件事。享乐主义理论强调,情感比深思熟虑的理性更古老,对我们的影响也更快,所以成瘾者很可能保留自动积极反应的物质滥用。

有些人认为,成瘾者可能会因为快乐的回报而开始沉迷于药物或活动,但他们会继续寻找并吸收他们喜欢的物质或活动,因为停止会导致痛苦的戒断。根据这个理论,正是快乐的对比解释了成瘾行为。当瘾品或赌博带来的冲动离开系统时,同样的动机系统允许高度的或出乎意料的积极的消耗来调节上瘾者寻求重复的行为,这也能产生一种厌恶的反应。从这个观点来看,正是对戒断的痛苦的逃避激发了成瘾者。从享乐主义的观点来看,要么是快乐本身,要么是快乐或痛苦的对立,这解释了成瘾物质和活动的持续使用,以及在达到戒断之后,成瘾物质和活动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