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调查二 大麻与硬毒品的认知比较调查
毒品问题不但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而且对公民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不断有艺人吸食大麻的丑闻被曝出,令大众一片哗然,不但对社会及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也令大麻这种受争议的毒品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熟知的演员柯× ×就因吸食大麻被警方行政拘留,他对此行为供认不讳;而他被行政拘留的2年前,还在禁毒宣传片上郑重承诺“我不吸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一年,他就在房× × 家里第一次吸食毒品大麻。
目前,荷兰、巴基斯坦以及美国部分州都允许大麻的使用,在中国也出现了部分赞成大麻合法化的呼声。由于大麻成瘾性及生理危害性较其他毒品温和,作为一种软性毒品,已经引起了大众广泛的争议,而与软毒品相对的,则是具有很强致幻性和刺激作用的硬毒品,吸食者极易产生药物依赖。海洛因、冰毒等绝大多数毒品都在其列。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滥用毒品的比例逐年升高,其泛滥程度令人担忧,青少年俨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吸毒人群。大学生群体思想独立、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受教育程度较高,这些特征使大学生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因而,针对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反毒禁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已开展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毒品认知态度和禁毒预防教育方面的研究,但是此类研究通常对毒品的界定比较宽泛,没有对硬毒品和软毒品做出区分,得到的结论难免存在偏颇。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广州大学生对大麻及硬毒品的认知状况,并对毒品管制等反毒禁毒相关议题展开讨论。本研究以大麻为切入点,通过与硬毒品的比较,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反毒禁毒预防教育工作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广州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23周岁。
2 调查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以网上发布问卷调查作为主要调查方式搜集资料数据,对广州市内的在读大学生采取随机方式进行调查。共收到194份有效答卷,其中171份答卷来源网络,比例为88.14%。
2.2 个人访谈法
发放问卷时随机抽查3~5名大学生,就问卷部分题目进行深入的访谈。
结 果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实际调查202人,有效应答194人,有效应答率为97%。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大麻与硬毒品利弊认知、认知态度、法律方面。问卷共25题。
调查对象中,男性82人占42.27%,女性112人占57.73%;大一学生有18人占9.28%,大二学生有29人占14.95%,大三学生有44人占22.68%,大四学生有103人占53.09%。低年级和高年级比约为1∶3,毒品沾染率为0。具体见表2-2-1~表2-2-3。
表2-2-1 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

表2-2-2 调查对象的年级比例

表2-2-3 调查对象曾经食用过哪些物质

2 大麻与硬毒品的利弊认知状况
2.1 大学生关于大麻的毒品性质及其与硬毒品的区别认识不足
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都知道冰毒、海洛因和大麻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的毒品,正答率为96.39%。但了解海洛因和冰毒属于成瘾性和伤害性更大的硬毒品的大学生仅有36.60%,另外有37.63%大学生不能对大麻与硬毒品做出正确区分。由于大麻的成瘾性和伤害性都远低于海洛因和冰毒,应当视为软毒品。其中77.32%的大学生知晓冰毒、海洛因和大麻均产生心理依赖,无论吸食哪种毒品均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兴奋或抑制效果,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成瘾。另外,50.51%和61.85%的大学生分别知晓大麻、海洛因和冰毒均产生耐受性以及大麻戒断反应最轻,因为随着吸食毒品的频率不断增加,以较少的毒品就能产生的兴奋作用必须以不断增加用药剂量才能达到原有的兴奋性效果,进而对其产生耐受性,并且海洛因、冰毒一旦中断使用,即会产生一系列显著的戒断反应,而大麻在低剂量长期使用突然停药后,戒断症状通常是较轻的。61.85%的大学生知晓3种毒品成瘾性的对比,其中海洛因和冰毒极易上瘾,冰毒更是一次使用便会成瘾,毫无办法解脱。而大麻上瘾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依赖,躯体依赖性远不如冰毒、海洛因那么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知道吸食大麻可能会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大学生仅有38.66%,知晓率偏低。而有41.23%的大学生不知道,或者认为吸食大麻不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其实吸食大麻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从而使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增高。详见表2-2-4。
表2-2-4 毒品性质与特征的知晓情况

表2-2-4 (续)

2.2 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高于对其功效的认知
调查对象对于海洛因、冰毒和大麻3种毒品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危害,知晓率为60%~70%。其中吸食大麻将会导致的危害包括影响判断力、平衡失调(71.13%),记忆力衰退(70.10%),免疫力下降(65.46%),呼吸器官受损(63.40%),焦虑、抑郁(62.89%);吸食海洛因将会导致的危害包括免疫力下降(66.49%)、影响心血管系统(65.46%)、抑制呼吸中枢(64.95%)、肾衰竭(64.95%);吸食冰毒将会导致的危害包括幻觉、妄想(78.35%),免疫力下降(64.43%),焦虑、抑郁(60.82%),性欲亢进(46.39%),龋齿(32.99%)。大学生对这3种毒品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程度不尽相同,知晓率普遍偏低,其中对大麻作用平均知晓率为47.01%,对海洛因作用平均知晓率为36.73%,对冰毒作用平均知晓率为36.60%。可见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高于对其功效的认知。详见表2-2-5~表2-2-7。
表2-2-5 大麻的作用、危害知晓情况

表2-2-6 海洛因的作用、危害知晓情况

2.3 大学生对毒品的功效有一定认识,但并不全面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以上3种毒品的功效知晓率有较大的差异,对于常见的作用功效有一定认识,如冰毒会使吸食者兴奋提神,知晓率为64.43%,但对于冰毒的其他作用知晓率较低,包括缓解充血(36.08%)、感冒速效药(33.51%)、止咳剂(31.44%)、减肥瘦身(17.53%)。同样,对于海洛因、大麻常见的止痛镇静功效,知晓率均为60%左右,而大麻、海洛因其他作用知晓率偏低且有较大差异,其中包括大麻的食品药品用途(52.58%)、工业用途(41.75%)、治疗青光眼(11.86%),海洛因的缓解长期疲劳(46.39%)、抗焦虑(41.24%)、治疗痢疾(15.46%)、治疗幼儿啼哭(14.95%)等。详见表2-2-5~表2-2-7。
表2-2-7 冰毒的作用、危害知晓情况

2.4 大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深入认识,但仍有少数大学生完全不知道
由调查可知,大学生对这3种毒品的危害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其中有13.40%学生完全不知道大麻的危害,另外分别有15.98%和14.43%完全不知道海洛因和冰毒的危害。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在接受和了解毒品相关的知识方面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很少主动去了解关心这方面的知识,而且现今各种传播媒介对于毒品滥用情况及其导致危害的严重性宣传较少,即使开展了此类宣传,其针对性、覆盖面和力度也不到位,且内容较单一无趣,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所以仍有小部分大学生完全不了解毒品的危害。详见表2-2-5~表2-2-7。
3 大学生对大麻认知来源分析
3.1 大学生对大麻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影视新闻媒体和互联网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大麻的认识和了解途径是多渠道、多方面的。其中从新闻媒体获取知识率最高,达到79.38%;紧接着是互联网和学校教育,分别有64.43%和58.25%。可见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来源主要集中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新闻媒体作为一种覆盖面广、权威性高的媒介,因其贴近群众、传递信息迅速快捷等特点,在大麻宣传教育上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传播效果。通过制作播出与大麻相关的专题节目或报道,或透过吸食者的现身说法、真实故事等,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更具体直观,具有较强感染力,能更好地引起大学生对大麻的关注。同时,现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已经离不开互联网,而且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从中获取的信息比以往要大幅增长。国内主流媒体网站和常用的社交媒体包括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在信息传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从中获取的大麻知识要比以往有所增加。详见表2-2-8。
表2-2-8 调查对象对大麻的认识来源于哪些渠道

3.2 高校反毒禁毒教育存在局限性,多数大学生赞成毒品分类教育
问卷显示,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取禁毒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占到80.93%,其次是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分别占79.90%和69.95%。虽然今日的高校早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但在校大学生一年中仍有近80%的时间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仍是最为深刻的,在反毒禁毒教育方面也是如此,高校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毒品常识的正面教育与引导。但另一项数据表明,只有58.25%的大学生是从学校获取大麻相关知识的,这说明高校在禁毒宣教上对于毒品常识的宣传并不到位,存在一定缺失。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现今高校的禁毒宣教困境在于大学生没有接受相关教育的动机,由于高校的禁毒宣传内容较为单一乏味,部分高校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往往徒有虚名,苍白无力!要么根本不提禁毒宣传教育,要么只是走走过场不能与时俱进,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一方,致使其参与度比较低,积极性无法被充分调动。另一方面,有87.11%的大学生赞成对毒品实行分类别宣传教育,只有4.64%的人反对实施。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现阶段的禁毒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若能够适当改进,对毒品实施分类别的教育,能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从而培养大学生防范毒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禁毒宣传工作的规模和效果。详见表2-2-9、图2-2-1。
表2-2-9 调查对象从哪里接受过有关禁毒宣传教育


图2-2-1 对毒品实行分类别禁毒宣传教育,调查对象的态度
4 大学生对大麻认知态度分析
4.1 大学生普遍认同吸食大麻是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2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若有成瘾行为则要接受社区戒毒或强制戒毒。在问卷中,认为吸食大麻属违法行为的大学生占89.69%,并有69.59%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不健康的行为,说明大学生对于吸食大麻这种行为都有正确的道德观念,肯定其违法性。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9.69%的大学生认为吸食大麻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57.22%的大学生认为是对他人或社会有害的行为。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观念更突出,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吸食大麻只是个人消费行为,是吸食者自己的选择,是公民个人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毁灭性安排,直接危害的是吸食者自身的健康乃至生命,但不会直接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行为本身无须对他人有任何道德亏欠,他人更加无权干涉。详见表2-2-10。
表2-2-10 调查对象认为青少年吸食大麻是什么行为

4.2 大学生可能因为好奇而尝试大麻
另一项数据显示,青少年自身的无知好奇是吸食大麻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其好奇心强和认知能力低,意志薄弱者抵抗不住诱惑而吸食,占到81.44%。有58.25%的大学生认为精神空虚也是诱因之一。而且这种行为不但受自身的影响,社会和文化环境负面影响也成为青少年吸食大麻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的影响和被蓄意引诱,分别占53.09%和71.13%。特别是青少年追求刺激,很容易在“朋友”的诱导下,虚荣心的刺激下,认为吸食大麻只是属于普通的“消遣”,没有大碍,并不是吸毒,最终误入歧途。更有甚者认为这是在朋友面前的一种炫耀,从而把这种不合法的行为打上了前卫、时尚的标签,认为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详见表2-2-11。
表2-2-11 调查对象认为青少年吸食大麻的原因

5 大麻管制及合法化问题
5.1 大学生态度谨慎,普遍赞同对大麻实施严格管控
问卷中,对于在临床医疗上使用大麻,持支持态度的大学生占73.20%,持反对意见的占21.13%,认为无所谓的有5.67%。可见大学生普遍肯定其医用价值,赞成大麻在临床方面上的应用。而在适度放宽大麻管控的问题上,仅有12.89%的大学生表示应该,81.96%的大学生表示不赞成。详见图2-2-2、图2-2-3。

图2-2-2 调查对象对于大麻用于临床医疗的态度

图2-2-3 我国法律是否应该适度放宽大麻管控
5.2 大学生持抵制态度,普遍反对大麻合法化
问卷结果显示,只有6.70%大学生支持大麻合法化,而81.96%的大学生都反对大麻合法化在我国实行,两者选择差距甚远。在支持大麻合法化的理由中,认为其作为软性毒品对人体伤害、成瘾小和临床药理价值潜力大的大学生占76.92%,46.15%的大学生认为禁毒成本高,而且成效一般,只有23.08%的大学生认为使用大麻是一种个人权利,应该由民众自由选择。在反对大麻合法化的理由中,82.39%的大学生认为这会加重我国毒品泛滥问题,88.05%的大学生认为其属于入门级毒品,会诱发更严重吸毒行为,大学生若被大麻的“软”性所迷惑,再加上自身自制力稍弱,很可能会继续尝试其他毒品,深陷其中。81.13%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具有致幻性,可引起犯罪,吸食者在产生幻觉的情况下,轻则会影响判断力,对时间和距离都不能准确测定,严重者则对自身和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74.84%的大学生认为长期吸食大麻影响人体健康。大麻的成瘾性和毒性虽然一直是其争议所在,但长期过量使用这种毒品损伤身体和心智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其中,认为禁毒是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一种体现选择率最高,达89.93%。详见图2-2-4,表2-2-12,表2-2-13。

图2-2-4 调查对象对大麻合法化的态度
表2-2-12 调查对象支持大麻合法化的理由

表2-2-13 调查对象反对大麻合法化的理由

讨 论
1 大学生对毒品特征认知不足,不能正确区分毒品类别
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毒品认知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大学生文化程度较高,识别能力强,能自觉抵制毒品,吸毒和大学生形象不符;或者认为高校相对封闭,不易受到毒品问题的侵扰。在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认为毒品离自己很遥远,自己的生活圈子是不会存在毒品的,确定自己肯定不会走上吸食毒品的道路。
但调查显示,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毒品特征包括耐受性、戒断反应以及依赖性等认知程度不高,分别只有50.51%、61.85%和77.32%;另一方面,他们对于毒品类别的认识,软硬毒品的区分度并不高,只有36.60%(表2-2-4)。可知,大学生虽然对毒品有最基本的认识,但其掌握程度一般,而且认识片面、不准确。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与成年期初期阶段,心理和生理都处在迅速变化之中,而且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如果没有对毒品形成正确的认知或认识不足,就很容易先入为主,在好奇心驱使下或社会环境下产生从众行为。要知道虽然仅一次的毒品尝试并不等价于毒品滥用,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干预和正确引导,就很容易发展到滥用毒品,而且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也是很大的。要使大学生对毒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必须通过教育宣传对毒品知识作补充。不同种类毒品进行分类并多加普及说明和宣传,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更加全面。
2 大学生对大麻以及硬毒品的利弊认知存在局限性
近几年我国青少年逐渐成为吸食毒品的主要人群,且比例逐年攀升,虽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毒品特征认知不足,不能正确区分毒品类别等。但不能忽视的是,大学生对大麻以及硬毒品的利弊认知存在局限性,也是导致滥用毒品的主要诱因。
从调查结果看,只有38.66%的大学生知晓吸食大麻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41.23%的大学生不知道或者认为吸食大麻不会导致传染病。他们对毒品危害的认知程度要高于对其功效的认知,并且对于毒品功效作用知晓率有较大差异,常见功效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其他。
由于大学生对于毒品的利弊认知存在局限性,通过访谈得知,他们之所以觉得吸食大麻不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是因为他们认为大麻并没有与其破损的皮肤或暴露的黏膜接触。但大麻实际影响的是人体内部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使感染传染病的概率增高。而海洛因、冰毒这2种毒品不但会使吸食者的免疫力下降,功能低下,而且静脉注射者若共用不洁注射器还会感染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同时他们可能在蓄意引诱下,信服吸毒可以减肥等有关传言,若稍微欠缺防范意识,就容易陷入毒品的麻醉中。实际上,所有的兴奋剂都有减肥的效果。这一切源于兴奋可以在增加身体消耗的同时抑制食欲,但副作用就是出现营养不良、消化系统紊乱、体质下降等危害。
3 大学生获取反毒禁毒资讯的渠道有限,资讯单一
由于现阶段传播媒介发展迅速和日益壮大,大学生正处在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环境中,而且其获取资讯的渠道和接受信息的能力都有别于其他群体,所以大众普遍认为大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合适的反毒禁毒资讯。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生获取反毒禁毒资讯主要来源于3个渠道,其中学校教育所占的比例最高,为80.93%,其次是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分别占79.90%和69.95% (表2-2-9)。
高校宣传教育相对新闻媒体来说,其受众和覆盖层面具有针对性,但由于常以挂条幅,或制作宣传海报、标语等方式来开展禁毒工作,资讯较为单一且缺乏创新性,致使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而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的代表者和形成者,也是大学生获取禁毒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在宣传上直观具体,但其禁毒资讯只能单向传播,反馈作用较弱,学生从媒体获取禁毒资讯具有很高的偶然性和随机性。现阶段媒体过多地集中于对演艺明星吸食大麻个案的报道,而忽略透过制作专题栏目或吸毒者现身说法等更具感染力的节目或报道来开展禁毒普及宣传,使其传播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虽然是现今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传播手段,但大学生在禁毒反毒中处于被动接受一方,注定了其在互联网上获取的有关资讯同样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另外,我国各省的禁毒网站建设良莠不齐,有些内容落后过时且信息更新不及时,相比较来看互联网在禁毒宣传上略显落后。
4 大学生对待大麻的态度理性谨慎,行为倾向保守
由于大麻的成瘾性和危害性较低,通常被冠以“软毒品”之名,社会上对于吸食大麻是否道德也存在一定争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2007年刊文显示,大麻的依赖性及伤害性甚至不及大家经常接触的烟酒,使得世界范围内出现不少支持放宽大麻管制的呼声。
调查显示,89.69% 的大学生认为吸食大麻属于违法行为,而只有39.69%的大学生认为吸食大麻属于不道德的行为。另一项数据显示,在我国是否应适度放宽大麻管控问题上,持反对态度的大学生占了81.96%,支持的为12.89%。而在大麻合法化的问题上,反对的大学生同样占81.96%,支持的仅占6.70%,11.34%表示无所谓。另外有73.2%的大学生赞成大麻在临床上应用。
从法律上看,吸食大麻属于违法和犯罪行为,而吸食大麻的不道德性在于,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者,自我毁灭性安排间接地构成对一个国家、民族的侵害。在现今社会,吸食大麻行为会间接影响他人,从而危害社会。虽然西方一些国家大麻已经合法化了,但部分国家包括美国,合法化也是有限的合法化。放宽大麻管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相关法律相违背,将在很多细节上挑战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公众认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若开放大麻的使用,只会加重毒品的泛滥,其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而对于大麻在医疗上的使用价值,根据访谈得知,调查对象认为只要遵循医嘱严格使用即不必过分担心,但也有人担心会产生副作用,包括耐受性及依赖性等,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大麻虽然对慢性疼痛、青光眼、艾滋病等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存在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使用的剂量范围和最适宜的给药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且尚未能进入临床应用,因此现阶段我国还不具备大麻合法化的条件。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对于大麻的医用价值和临床使用都持肯定的态度,但对于吸食大麻特别是大麻合法化还是持理性谨慎的态度,都不认同放宽对大麻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