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的赋意

第二节 成瘾的赋意

成瘾过程来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相互作用的复杂适应过程的层次结构。这些过程包括并产生于细胞和细胞系统,也产生于心理现象,以及运行于生理和社会层面的更高层次的涌现过程。从一开始,个体外部的世界就动态地参与到他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性格的发展中。社会观念对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经历,如家庭、财产、工作、不适和满足的影响是深刻的,并且对个人是否、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瘾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层次的活动模式与个人和次个人的行为模式相互作用,从而创造了意义。意义在成瘾者和他亲密的社交圈,以及研究人员、治疗专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中起着核心作用。当一个人沉迷于某种物质或活动时,那件事对他的意义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对自己和世界其他部分的看法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物质或活动对他的配偶、朋友、孩子或父母的意义,尽管与成瘾者完全不同,却是他生活中的一种驱动力。要理解这是如何运作的,需要一个意义理论。

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些常见的观察结果。成瘾者与他们非成瘾者的朋友和家人之间的互动经常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这2个群体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里。非成瘾者试图理解成瘾者的行为,这些行为似乎是明显的自我破坏和非理性行为。成瘾者经常觉得他们不被理解,结果他们被判断、威胁或解雇。因此,与成瘾者互动的人经常以完全不符合成瘾者自身经历的方式来解释成瘾者的思维,这应该不足为奇。这2组人使用相似的说法,但似乎彼此不搭调。每个人,包括那些正在与成瘾作斗争的人,都认为成瘾行为是破坏性的,无意义的。然而,非成瘾者倾向于将成瘾者的反复复发归因于对他人或成瘾者自身的不关心,甚至可能把这种行为归因于成瘾者试图惩罚他人或结束关系。这些考虑可能从来不会发生在那些与成瘾模式作斗争的人身上。与此同时,在一个经常被引用的模型中,成瘾者自己可能正挣扎于一种恶性循环中:先戒除,再使用,然后是懊悔,最后是坚定地拒绝使用。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停止使用的所有理由,清楚地理解不这样做的后果,并希望遵循他和那些关心他的人所设想的道路,他看到的是一种从困扰他的物质或活动中解脱出来的快乐自由,但瘾品使用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家人和朋友感到震惊、失望、愤怒和困惑,他们怀疑成瘾者是不是一直在撒谎。成瘾者和非成瘾者唯一的共同现象似乎是观察到的行为本身。他们各自对原因和解释的理解似乎存在于独立的、内部可能连贯的但不相连的系统中。

这里有2件事要解释:一是成瘾者与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之间交流的系统性失败,二是成瘾者自身经历中可能发生的突然而具体的世界变化。后者是复苏周期中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在从使用到节制的方向上,这种格式塔的转变用各种各样的隐喻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试图解释的这2种现象都是归纳的,因此这里提供的意义理论在本质上是普遍性的。不仅仅适用于成瘾者,或用来处理成瘾问题,尽管它是唯一可用的理论,也可以解释某些现象的成瘾和康复的核心。正如我们在前一章所表达的,成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建构。如果没有特定背景下的特定对象、情感和事件所赋予的意义,那么任何物质使用或重复活动都不会构成心理问题,更不用说社会问题了,只有因果关系。但是人类从根本上认为世界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意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不同意义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