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调查一 大麻与烟酒的认知比较调查
大麻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植物,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工业用途,因其具有成瘾性和麻醉性,对人体健康和行为能力有一定的危害性,被联合国禁毒公约列为管制毒品。现代社会吸食大麻日益泛滥,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违法吸食大麻,如公众熟知的明星以身试法。明星群体作为公众人物,通过影视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媒介的传播,其一言一行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大学生对大麻的认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对其的深刻认识。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2007年刊文显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大卫·努特根据对社会的实际危害性高低列出了十大最有害健康毒品,人们通常认为比烟草、酒精危害更大的大麻则没有排入前十名。大麻作为一种“软毒品”,指有一定致幻作用,但依赖性相对较低的毒品,其对身体的伤害和依赖性都不如酒精和烟草。从成瘾的比例来看,大麻(9%)与烟草(32%)、酒精(27%)、海洛因(23%)、可卡因(15%)相比较小。烟、酒均为被广泛滥用的物质,烟草中所含的烟碱易刺激中枢神经,酒精易抑制中枢神经,两者均会使人体产生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对人体的危害比吸食大麻高。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类群体(包括青少年、吸毒人员、药物依赖者等)的毒品认知现状和毒品预防教育问题,与大麻相关的则有大麻的应用、大麻素的化学研究和美国“大麻合法化”问题等。关于各群体对大麻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尚少,与烟、酒相比较,调查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本课题主要探讨大学生对大麻的认知状况及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大麻与烟酒同属大宗“瘾品”,通过与烟酒的比较,反映大学生对大麻的各种认识误区,破除大学生对大麻毒品的固化思维,呼吁大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大麻,对吸毒的利弊有更全面的认识,做出对自己更理性、更负责的选择。了解大学生对大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有助于我国禁毒宣传和禁毒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大麻的学校教育、宣传和立法提供参考依据和可行性建议。
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广州市内的在读大学生,年级从大一至大五。
2 调查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自行制作问卷于2014年11~12月对广州市内的在读大学生采取随机方式进行调查,一半问卷在各高校校内派发和回收,另一半问卷通过网上收集。问卷共发放408份,回收403份,有效问卷398份,问卷回收率98.77%,有效问卷率97.55%。
2.2 个人访谈法
按专业类别选取10名大学生进行访谈,就问卷部分题目进行深入的访谈。
2.3 文献研究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和中国期刊,查阅与大麻、烟酒、毒品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资料,对大麻基本情况做较详细的了解,并为后续的调查问卷设计和论文撰写提供借鉴和资料准备。
2.4 统计分析法
采用问卷星网页,spss20.0录入数据,运用spss20.0进行描述统计和交叉分析。
结 果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实际调查418人,其中共发放问卷408份,回收403份,有效问卷398份,问卷回收率98.77%,有效问卷率97.55%;访谈共10人。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利弊认知、认知态度和法律方面选择,问卷共29题。
调查对象中,男性136人占34.17%,女性262人占65.83%;大一学生有153人占38.44%,大二学生有95人占23.87%,大三学生有74人占18.59%,大四学生有71人占17.84%,大五学生有5人占1.25%;医学类专业学生有156人占39.20%,非医学专业学生有242人占60.80%。以上基本信息及曾经食用或3个月内曾食用过的物质构成比例,具体见表2-1-1~表2-1-5。
表2-1-1 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

表2-1-2 年级构成比例

表2-1-3 专业类别比例

表2-1-4 曾经食用过的物质比例

表2-1-5 最近3个月内,曾经食用过的物质比例

2 对烟、酒、大麻的利弊认知状况
2.1 大学生关于大麻的毒品性质及其对生理、精神伤害有深刻认识
问卷结果显示,98.24%的大学生选择了大麻是毒品,有14.57%的大学生认为烟也是毒品;在长期过量使用的情况下,有78.89%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对人体的生理伤害最大,有94.22%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对人体的精神伤害最大。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大学生选择烟酒对人体的精神伤害比对人体的生理伤害的人要多,高出15.58%;选择大麻对人体的精神伤害多于生理伤害,高出19.35%;也有19.09%的大学生认为烟/酒对人体的精神伤害最大。因此从整体上看,对于大麻是毒品及其对人体的伤害,大学生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和看法,但与科学研究结果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见表2-1-6和图2-1-1、图2-1-2。
表2-1-6 哪些物质是毒品


图2-1-1 长期过量使用哪种物质对人体生理伤害最大

图2-1-2 长期过量使用哪种物质对人体精神伤害最大
2.2 大学生对大麻的作用功效的认知度低于烟草和酒精
通过查阅各类文献资料,分别归纳烟草、酒精、大麻的作用或功效,并均设为选项。问卷结果显示,对于烟草的作用或功效,70.6%的人认为烟草有助于社交应酬,79.65%的大学生认为吸食烟草可提神,而对于口服烟草可驱虫、嚼食可解饥止渴以及外用可治疗创伤溃疡这3种功效,有一定认识的人不多。
从酒精的作用或功效来看,85.43%的人清楚酒精可消毒、杀菌、处理伤口,58.54%人认识到酒精能够调节体内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而对于酒精可以增加食欲,促消化和利尿的功效,真正了解的人总体较少,比例均低于30%。
从大麻的作用或功效看来,78.14%人能够认识到大麻的止痛镇静功效,54.77%的人认识到大麻能消除烦躁与疲劳、提神兴奋,而对于大麻可以治疗青光眼及增强性欲等功效认识较少。
调查对象中完全不知道酒精、烟草、大麻的作用或功效的,酒精有12人,烟草有37人,大麻有48人,而从烟草、酒精、大麻每选项选择人数的平均值计算看来,大学生对烟草和大麻的作用功效认识程度较低,认知度最低的为大麻,平均值仅为161人。具体见表2-1-7。
表2-1-7 烟草、酒精、大麻的作用或功效

表2-1-7 (续)

注:烟草、酒精、大麻每选项选择人数(n)的平均值分别是:160、181、146(人)。
2.3 大学生对大麻的危害性认知低于烟草和酒精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烟草、酒精、大麻的危害性认知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对高于其对作用功效的认知程度,对于烟草、酒精、大麻的作用功效问题,每选项选择人数 (n)的平均值分别是:160、181、146(人),而对于烟草、酒精、大麻的危害问题,每选项选择人数(n)的平均值分别是:286、277、250(人),因此大学生对三者功效的认知度明显低于对危害性的认知度。
大学生对大麻的危害性认知水平稍微低于烟草和酒精,完全不知道大麻的危害性的人有37人,从烟草、酒精、大麻每选项选择人数(n)的平均值计算看来,大学生对大麻的危害性认识程度仍然是最低的。具体见表2-1-8。
表2-1-8 烟草、酒精、大麻的危害

表2-1-8 (续)

注:烟草、酒精、大麻每选项选择人数(n)的平均值分别是:286、277、250(人)。
3 认识来源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86.93%的大学生对大麻的认识来源为影视新闻媒体,72.86%的认识来源是互联网,也有53.27%的认识来源是学校宣传教育,其余认识途径所占比例较小。大学生对大麻的认识途径显示非常狭窄,或多或少会导致大学生对大麻整体认知的偏差。据访谈了解到,部分大学生了解大麻的渠道可概括为网络/电视媒体报道的明星吸食大麻事件、影视剧的扫毒或公安警察的缉毒行动等。
大学生对烟草和酒精的认识来源分布较广,影视新闻媒体、学校宣传教育、亲戚朋友同学、互联网等均占一定比例。烟酒在生活中应用较普遍,管控程度大大低于大麻,烟酒的认识渠道更多。具体见表2-1-9。
表2-1-9 大学生对大麻、烟草、酒精的认识来源

4 对烟、酒、大麻的认识态度及行为选择
4.1 多数学生反对适度吸食大麻
对于“大麻是药品,滥用就是毒品”这一说法,82.16%的大学生表示同意,只有8.79%的大学生反对。说明大学生对于大麻的药用价值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是始终对于同属毒品范畴的大麻持坚决反对态度。
79.4%的大学生支持适度饮酒,41.21%的大学生反对适度吸烟,说明大学生对饮酒的态度相对于吸烟和吸食大麻较为宽容;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3种行为,均有超过19%的大学生选择“尊重个人爱好”,说明还是有部分大学生对于烟、酒、大麻的行为选择较为理性和开放。具体见图2-1-3~图2-1-5。

图2-1-3 对于“大麻是药品,滥用就是毒品”这一说法的态度

图2-1-4 支持何种行为

图2-1-5 反对何种行为
4.2 大学生对吸食大麻的行为认识较为理智
问卷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吸食大麻是一种违法的、不健康的、对他人或社会有害的行为,分别占比情况为:行为性质“违法的”为70.35%,“不健康的”为75.13%,“对他人或社会有害的”为64.57%;而选择“可缓解压力的”“娱乐性的”“可理解的”的大学生较少。分析可得出,大学生对吸食大麻这一行为的认识较为正面和理智。具体见图2-1-6。

图2-1-6 你认为吸食大麻是一种什么行为
4.3 大学生普遍赞同对大宗瘾品实施严格管控
问卷结果显示,86.93%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法律应该严格管控烟草交易,对于烟草危害人体有一定的认识,从烟草的种植、制造、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应加强管控,避免由于吸烟危害到人体健康。59.5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法律应该严格管控酒类商品的买卖行为,相对于烟草的管控,选择管控酒类商品这一行为的大学生有所减少。随着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酒类商品上市,人们对酒商品大多呈积极或接受的态度,包括酒文化、酒的作用、酒的意义价值等方面。而对于我国法律是否应该适度放宽大麻管控这一问题,只有8.79%的大学生选择肯定答案,说明大学生对待大麻的管控问题比较谨慎。具体见表2-1-10。
表2-1-10 烟草、酒精、大麻的管控问题

4.4 大学生对“大麻合法化”的观点持反对态度
问卷结果显示,88.69%的大学生对“大麻合法化”的观点持反对态度。从他们反对的理由上看来,92.4%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具有成瘾性、致幻性,长期吸食影响人体健康;91.9%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合法化后,将面临众多社会问题(如犯罪问题、车祸事故、家暴等);84%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属于入门级毒品,会诱发更严重的吸毒行为;76.8%的大学生认为禁毒是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一种体现;79%的大学生认为大麻会加重我国毒品泛滥问题。据访谈了解到,部分大学生反对大麻并不是单纯的直指大麻,而是反映我国对毒品的一种坚决反对态度。
而赞成“大麻合法化”这一观点的大学生仅占5.78%。从他们赞成的理由上看来,60.9%的大学生认为大麻作为软性毒品对人体的伤害较小、成瘾性小;30.4%的大学生认为禁毒成本高,而且成效一般;21.7%的大学生认为大麻的经济价值高,国家禁毒政策影响了大麻的有效开发;认为使用大麻是一种个人权利,应该由民众自由选择这一理由的大学生仅占4.3%。
不论是“大麻合法化”问题,还是程度较浅的“适度放宽对大麻的管控”问题,大学生对二者的态度选择较为一致,皆为反对。因此从整体上看来,大学生对大麻的态度较抵制。具体见图2-1-7。

图2-1-7 对“大麻合法化”的态度
讨 论
1 大学生对大宗瘾品的认知存在局限性
1.1 对烟草、酒精和大麻的危害程度存在认知误区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2007年刊文显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大卫·努特根据对社会的实际危害性高低列出了十大最有害健康毒品,其中包括烟草和酒精,而人们普遍认为比烟酒危害性大的大麻并没有排入前十名。大麻有一定的致幻作用,但其成瘾性较低,从成瘾的比例来看,大麻为9%,与烟草(32%)、酒精(27%)相比较小。因此整体来看,大麻对人体的危害性并不比烟草和酒精大。
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在长期过量使用的情况下,有78.90%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对人体的精神伤害最大,有94.23%的大学生认为大麻对人体的生理伤害最大,选择烟酒的人数较少,大部分人都认为大麻对人体的伤害高于烟酒(图2-1-1、图2-1-2)。与此同时,从我校外国留学生的调查结果上看来,留学生对于同样问题的选择截然不同。有29.76%的留学生认为烟对人体生理伤害最大,选择酒的占30.9%,而选择大麻的仅占34.5%,对人体精神伤害的调查结果也较为相似。[1]
通过中外学生的调查结果比较可以看出,留学生的数据结果分布相对均衡,对3种物质的危害程度认识较客观。而广州市大学生“一边倒”地认为大麻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大学生受“刻板效应”的影响,认为“毒品的危害都非常大”,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大麻是毒品、国家明文禁止,故得出大麻对人体的危害高于法律没有禁止使用的烟草和酒精这一认知。
1.2 大学生对烟草、酒精和大麻的功效认知度低于危害性认知度
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烟草、酒精、大麻的危害性认知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相对高于其对作用功效的认知程度,危害性认知百分比合计平均值为428.97%,高于功效认知百分比合计平均值245.23%。
深入分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①学校在“远离毒品”“吸烟有害健康”、吸烟饮酒等方面的教育在态度上过于强硬与偏倚,一定程度地偏向于灌输烟草、酒精和大麻或者其他同类物质的危害性,而缺乏对这些物质较为客观、全面的教育。②国家法律上明文规定禁止吸食大麻,吸食大麻属于违法行为,并且对烟草和酒精的买卖行为有一定限制,学生当然会认为被禁止或被限制的物质危害性大,渐渐会在心理上加强这一危害性认知度。③媒体在新闻传播上的片面性,直观地曝光“明星吸食大麻”“酒后驾驶”及“扫毒”等新闻,以强烈直观的视角吸引观众眼球,缺乏一定理性而具有教育意义的评论,使学生对这些物质的危害性具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对其用途及功效了解较少。
2 影视新闻媒体是认知大宗瘾品的主要传播渠道
如今大部分大学生对大麻的认识途径较狭窄,从这点出发可分析出,主要的认识渠道对大学生了解大麻起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调查结果显示,86.93%的大学生对大麻的认识来源为影视新闻媒体,72.86%的认识来源是互联网,学校的宣传教育仅占53.27% (表2-1-9)。较少人会主动学习关于烟草、酒精、大麻的相关法律法规,除了医学院校学生能或多或少从课堂上了解到烟酒的影响及大麻的药用价值外,一般学生都接触较少。
认知渠道的广度和深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大麻的整体认知水平,主要传播渠道的信息单一也会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影视新闻媒体在传播渠道上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多样性以及直观性等优点,能生动形象地展示一个事件或一个故事,使人产生深刻印象。同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从影视新闻媒体及互联网上了解到关于大麻的信息,往往是“明星吸毒事件”、公安缉毒、酒后驾驶致车祸等新闻事件或影视,媒体在传播上往往不够全面,以负面新闻事件为主。这些消极信息的传输,容易让大学生形成对大麻的片面认识,使大学生的意识深受其“毒”。
相反,大学生对烟草和酒精的认识来源分布较广,包括影视新闻媒体、学校宣传教育、亲戚朋友同学、互联网等途径,均占一定比例。在生活上应用较普遍,大学生对烟酒的认识比较清晰透明,对待烟酒的管控问题更加宽容。
3 抵制大麻反映大学生反毒禁毒的态度
大学生普遍对大麻的了解甚少,受到认识来源的影响,接受到关于大麻的大多是负面信息,缺乏全面、积极的反映。因此提到“大麻”,大学生直接联想到的就是“它是毒品”或者“它对人体危害很大”。调查结果显示,有87.94%的大学生反对适度吸食大麻,有87.94%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法律不应该适度放宽对大麻的管控,88.69%的大学生对“大麻合法化”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认为大麻具有成瘾性、致幻性,长期吸食会影响人体健康,并且会加重我国毒品泛滥问题。但是我校外国留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仅有39.7%的留学生反对适度吸食大麻,有68.9%的留学生赞成“大麻合法化”。[2]中外数据结果差异非常大,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涉及各国教育体系、国家政策、风俗习惯及思维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但是对于“大麻是药品,滥用就是毒品”这一说法,82.16%的大学生表示同意,说明大学生对于大麻的药用价值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是对于同属毒品范畴的大麻始终持坚决反对态度。大麻首先是一种药品,但有强烈的毒副作用,使用适当,大麻就是药品;失控滥用,所谓药品也就是毒品。国家法律、国家对大麻和烟酒的行为态度直接影响我们的认知观念,大麻属于毒品,大学生反对吸食大麻并非单纯直指大麻,而是反映出对毒品的一种坚决反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