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诀三:设法让老师认识到自己在讲课中所存在的问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孩子换班,或要求学校换老师。这显然不合适。
“那该怎么办?”小强爸问道。
“只有与老师沟通。”小强妈说道。
“那具体又该怎么沟通呢?”小强爸问道。
“要是让孩子带话,恐怕说不清楚。最好是家长给老师写个条子,让孩子带去交给老师。”小强妈说道。
于是小强妈写了一个情况说明,说孩子最近听不懂课,作业也记不住,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讲课太快,没有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二是作业没有写在黑板上。
此时邱老师又陆续收到其他学生家长让学生带的话或纸条,又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也都存在这一问题,于是立即调整了讲课策略。以后邱老师不仅讲得慢了,在知识讲解和讲题中每一步都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以让学生的思维能跟得上并超过。不仅如此,她还加强了练习与巩固复习。在布置作业上,她也像王老师那样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下课前和课间记。
困惑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得到了解决,学生们犹如雨过天晴般一个个都面露喜色。那天小强回来也特别高兴,“妈妈,我今天想再吃一碗饭……”
通过这件事小强妈深刻地认识到,孩子要是上课听不懂不能只是单纯地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老师讲课方式也是决定听课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家长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说明原因,老师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自然会马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否则老师还以为自己讲课没问题,造成错觉。时间长了,孩子由于听不懂也就不好好听课了,写作业、考试就都成了大问题,慢慢地孩子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后果不堪设想。当然,家长要想发现老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自己对小学老师教学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切中要害,老师也才会听。
那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呢?
小强上六年级时,语文老师休产假,让一位年轻老师代课。这位金老师的问题不是讲课太急太快,而是细声细气,导致说话声音小。不仅如此,她的板书也又细又小,这就苦了坐在后面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声音常常听不清不说,板书也常常看不清。
“老师,你的说话声音能不能大一点啊……”
“老师,你黑板上写的字我看不清……”
坐在后两排的同学开始抱怨道。而老师的回答却是“你们的说话声音再大一点就听得更清楚了”“看不清为什么不去配眼镜”,吓得坐在倒数第三排,也有些听不清、看不清的小强连忙将嘴巴闭紧,许多同学也都这样。
“既然同学们普遍都这么反映,看来这的确是老师的问题。可老师又不接受同学的反馈信息,这该如何是好?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听不清、看不清,听其自然显然不行。”小强妈发愁道。
最后一家人经反复商量决定还是采用写联名信的方式,这样一则可以让老师认识到不只是个别同学还有许多同学都听不清、看不清,二则可以避免公开置疑老师,引起反感,三则也可以避免得罪老师。
于是小强便通过语文课代表将有15个同学签名的联名信递交到了金老师手上。老师见联名信上有这么多同学都提出了这一问题,其中不仅有数学课代表,还有她的语文课代表,马上就认识到了自身在讲课中的问题。由于说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时难以改变,老师在讲课时便采用话筒,声音小的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板书也变得大方了起来。语文课就这么又变成了同学们爱听的课。
要点提示
一、要选择合理的渠道与老师沟通,既不伤害老师,还要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最好是家长直接给孩子写一个情况说明,以说明孩子听不懂课的具体情况,并把原因告诉老师,供老师参考。切忌越级向校长直接通报,或要求换班。除非是老师顽固坚持自己错误的做法,迫不得已。
家长只要把握好上述要诀,自然也能像小强妈一样收到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