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跟老师顶嘴怎么办
五年级时,小强有段时间表现很差,为此老师经常批评他,可他不仅不悔改,反而总跟老师顶嘴,比如这次,他又顶撞王老师了。
“你上课在干什么?怎么又说话?站起来听课!”随着班主任王老师一声怒吼,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小强身上。小强翻着小眼睛撅着嘴极不情愿地站起来,嘴里面还一边愤愤不平嘟囔着:“总是跟我过不去,其他同学也说话了,怎么不管呀?”王老师强忍着怒火,继续讲题,可小强还是不消停,又回过头来和旁边的同学说起话了,这下王老师真火了,指道:“李强!你!给我出去!”
“出就出。”小强磨磨蹭蹭地收拾好课本,翻着小眼睛满不在乎地走出教室站在了门口。
下课后王老师看了一眼小强说道:“你的成绩已经大退步,要是再退步就到下游了。本来是一个好学生,数学一直学得不错,该好好想想了!”小强嘴上哼哼,可没过几天就又是老样子。
还有一次上数学课,上课铃响过,王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稀里哗啦纷纷归座,连忙掏书本,坐正身姿。而小强却磨磨蹭蹭,一边归座一边嘴里面还说笑着,“李强,怎么又是你!难道你没有听见铃声吗?!”王老师质问道。
“我这不是正往座位上走吗?”小强满不在乎嘟囔道。
“我看你这是故意跟老师作对!”
“我怎么跟你作对了,别的同学刚才也不是在说话吗?怎么什么事总对着我?”小强嘟囔道。
“别的同学说话用不着你管,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我怎么没管好自己?”小强坐在座位上嘟囔道。
“你,还敢跟老师顶嘴!我看你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下课到我办公室来!”
整个一堂课,小强都趴在桌子上,小眼睛东转转西望望,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下课后王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温和地跟他说:“李强,你本来是一个好学生,数学在班上一直拔尖,老师一直很喜欢你。可你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后一下子就变了,不仅学习成绩下降,和同学经常闹矛盾,现在还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说你还顶嘴,前不久才请过家长,你现在又这样,让我怎么说你才好啊?”
“别的同学也说话了,可你为什么总是批评我不批评他们呀?”小强嘟囔道。
“那你上课铃响了,还不归到座位上,跟同学说话对不对?”
“我不对,可他们也说话了。”小强还是很倔犟。
回到家,小强自然是不停地报怨,好让爸爸妈妈替他打抱不平。小强妈心想,此次王老师批评了儿子,儿子产生这么大的抵触情绪,要是不及时消除,儿子和班主任的矛盾会越演越烈,这样孩子在学校的处境会更加艰难。可又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呢?
“这小子爱认死理。不像一般的孩子,老师说啥听啥,老师批评就马上认错。”小强爸双眉紧锁道。
“问题就在这。这就要让儿子认识到为什么王老师只批评他而不批评其他同学。可问题是又怎么才能让他认识到呢?”小强妈说道。
小强妈脑子一亮,问道:“老师只批评你,不批评其他同学,你是不是感到不公平?”
“本来就不公平!”小强说道。
“那你说王老师为什么只批评你不批评其他同学?”
“这,我怎么知道?”
“要是换成你是王老师,有几个同学上课说话,不遵守课堂纪律,其中有一个同学近来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学习成绩又大退步,那你是先批评这个同学呢?还是先批评其他同学?”小强妈问道。
“那,那我当然是先批评经常和同学闹矛盾的同学了。”小强支支吾吾道。
“不仅如此,其他同学听到老师批评后都不吭声,而这个同学不仅不接受你的批评,嘴里面还嘟嘟囔囔不服气,跟你顶嘴,你怎么办?”小强妈追问道。
“那我就更要批评这个同学了!哎哟,妈妈,我知道老师为什么总是批评我不批评其他同学了。”小强红脸道。小强妈就这么通过换位思考让儿子理解了老师的做法。
“其实王老师一直很喜欢你,从二年级以来你一直都是她的数学课代表,四年级又评为三好学生,每次开家长会都夸你聪明,脑袋瓜转得快。你这么不遵守课堂纪律,还一而再再而三地跟老师顶嘴,你说王老师是不是会非常伤心?”小强妈说道。
“妈妈,我知道我错了……”小强低头道。
“知道错了就好。我知道你对王老师免掉你数学课代表一事也一直耿耿于怀,那是因为你痴迷网游,学习成绩下滑。换成你要是班主任,你的课代表痴迷网游,学习成绩下降,你还会再让他做课代表吗?”小强妈摸了一下儿子的小脑袋问道。
“不会。”
“为什么?”
“因为课代表首先要学习好,要带领同学们好好学习。”小强
“所以这不能怪王老师。”
“那王老师还会喜欢我吗?”小强问道。
“当然会,只要你改正错误,王老师肯定还会像以前一样喜欢你。只要你学习上去了,我相信王老师还会让你做数学课代表。那你该怎么改正错误呢?”小强妈说道。
“首先要好好学习,把学习成绩提上去。还要与同学和睦相处。还有,要遵守课堂纪律,老师批评不能跟老师顶嘴。”小强说道。
“嗯,我们小强到底是个聪明孩子。”小强爸赞道。
小强对老师不满消除后,抵触情绪自然也就消失了,开始积极主动遵守课堂纪律,与老师的关系自然也就得到了缓解。到了六年级便又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要点提示
一、在孩子不服老师批评有抵触情绪时,家长不要先急着表态,先把问题搞清楚后再和孩子谈,设法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
二、在消除孩子的抵触情绪时,要看准症结,然后再对症下药。
三、让孩子通过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做法。
四、可以多说一些老师表扬孩子的话,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并产生愧疚感。
五、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怎样才能重新赢得老师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