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诀二:最好在课后向老师请教
上五年级时,文文学会了不公开质疑老师的办法,有一次她在做一道并不复杂的综合运算题时,怎么做都与老师在课堂上给出的标准答案不同。于是她又和小丽、蓉蓉对照,三个人的答案都一样,于是便确定是老师错了。
在下午的数学课上,老师刚要讲课,却见小丽站起来说道:“老师,您昨天给的一道题的答案有错,我们几个同学对了一下,和您的答案不一样!”
“是啊,我们也发现有道题的答案有问题,肯定是老师错了……”又有几个同学随声附和道。
数学老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些不知所措,不觉地脸上一阵发烧,然后本能地自我镇定道:“你们嚷嚷些什么呀?不知道这是上课啊?!”于是翻了几眼便继续讲课,对小丽的质疑置之不理。
下课后,文文拿着数学作业本走进了办公室,在请教数学老师的过程中,老师很快便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噢,这道题我在这一步运算上出了差错,难怪课堂上有那么多同学质疑……”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数学老师重新演算了这道题,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公开表扬了小丽等同学。
受到鼓舞的文文又把这一做法运用到了语文老师身上。四年级第二学期,有一天,语文老师把成语“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有几个同学私底下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是“厉”,不是“励”。文文感到疑惑,从字面理解是鼓励人不断努力,应该用“励”字比较合适,可一查成语字典,却也是“厉”,于是她便一反常态,带着疑惑去请教语文老师,是不是字典印错了?语文老师一查,一看,笑道:“哎哟,我怎么也犯了和你一样的错误!哈哈,多亏你提出这个问题。”随后语文老师便在黑板上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并让同学们注意。从此以后,语文老师对文文的态度也开始有所改变。
要点提示
如果老师有错,可以在课后,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方式让老师意识到错误。这不失为是一个好办法。
家长只要把上述要诀传授给孩子,自然可以两全其美地解决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