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领二:及时调整孩子的行为

要领二:及时调整孩子的行为

后来,经过和孩子沟通,才发现原来问题出在小强语文课随意替别的同学回答问题上。

“他回答不上来,我为什么不能替他回答?!”小强还是有些不服气道。

“问题就出在这了。好吧,咱们换个位置思考。你要是语文老师,当你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另一个学生却替这个学生回答了问题。你会做何反应?”小强问道。

“没有让他回答,他凭什么回答?噢,妈妈,我知道我错了。”小强恍然道。

“是不是为此事还跟语文老师顶嘴了?”

“是。”

班主任王老师把你叫去,批评你,你也不接受,顶嘴?”

“是。”

“难怪,换成你,你会让这样的学生做三好学生,给同学们做表率吗?”小强妈问道。

“不会。”小强低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老师提问,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是对的,这一点我们小强做的很好。可要举手,要经过老师同意后才能回答问题,这是课堂纪律,不能随便替别的同学回答问题。”小强妈说道。

“好了,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小强爸打圆场道。

不仅如此,他们通过此事还发现,小强在团结同学上也有问题。由于学习好,受到老师宠爱,所以心高气傲,瞧不起同学。这个问题在二年级就有所抬头。

小强在妈妈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中的怨气也随之一扫而光。他不仅不再抱怨老师了,并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地改掉了自己身上的坏毛病,慢慢地也懂得尊重同学和老师了。到四年级果然被评为了三好学生。

要点提示

一、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消除抵触情绪。

二、最后别忘了鼓励孩子调整行为,积极向上。

家长在孩子遭遇到老师的“不公正”待遇时,只要像小强妈一样把握好上述二要领,也同样能把问题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