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二:逐步让孩子自己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关键二:逐步让孩子自己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经过两年的实践,小强妈发现家长替孩子检查作业的方式也应随着孩子的年级有所改进。因为不管是家长的第一道关,还是老师的第二道关,终归都是他人替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是培养孩子的自查自纠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眼前写作业、考试成绩,它也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孩子一旦有了自查自纠能力,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就可以不断自我完善。

那么具体又该如何逐步培养孩子的这一能力呢?

小强妈为了让小强养成写完作业后自己检查的习惯,先跟小强讲检查作业的好处,如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出错等。可不管小强妈怎么唠叨,小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还是自己的老习惯,“妈,作业做完了,你给我检查一下。”

“哎,不是说好了,你先自己检查吗?”小强妈问道。

“我已经检查过了,没有问题。”小强答道。

小强妈拿过来一检查,跟过去一样,总会发现一些问题。一段时间下来,小强妈这才意识到要想配合老师培养孩子的这一能力并非易事,这该如何是好?

经过研究,她发现有一位高才生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具体操作步骤是:

一、她只是给错题上打个叉,让孩子自己去核对,分析错因,找到对策,将错题改过来。

二、孩子改完后,再回过头来检查一下孩子更正的情况:错因是不是找对了?解决办法对不对?当发现有问题后,再与孩子一些深入讨论。

三、除非孩子实在解决不了,家长才能与孩子一起分析错因,研究对策。这还要看问题的难易程度。

小强妈于是也如法炮制,整个三年级下来果然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为此小强妈感叹道,这个方法的奥妙就在于家长在错题上打叉然后让孩子自己核对这一步上,我当时怎么没想到呢?一步之差导致差之千里。

当然,小强妈并不满足于此。

她发现许多孩子考试回来就后悔,这道题当时怎么没这么做、那道题怎么没那么解,懊悔不已,小强当然也不例外。有一天小强妈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呢?不是正好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引导孩子自查自纠吗?当然学校老师不便这么做,但作为家庭,身为家长,为了配合老师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到位,完全可以网开一面。

于是自从小强上五年级,每次考完试,小强妈都把考卷复印一份,给孩子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如小强数学只考了90分,一道3分的题小强通过自查自纠改正了过来,她就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大大地写上“93”,然后告诉儿子你现在的成绩已经变成93分了,小强自然是一脸欢欣。明天又改对了一道7分的题,她就再写一个大大的“100”,并告诉儿子你现在是100分了,小强自然又高兴一阵。在改题过程中,小强先是自己想,有些题实在想不出来就去请教老师或家长,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会做了,小强妈就把原来的分擦掉,改成大大的“100”,当晚给小强做一道他爱吃的菜,以示表扬。小强的自查自纠能力在这一过程自然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要点提示

一、替孩子检查作业的方式应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有所改变。从四年级开始就可由过去的家长替孩子查错纠错逐步变成孩子自查自纠。

二、具体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步骤。

三、孩子每次考完试后,把考卷复印一份,给孩子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家长把握好上述两个关键,配合老师检查作业的工作就能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