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关节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小强妈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孩子能够正确交友,她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她给儿子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讲“益友”与“损友”的故事。

“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小强问道。

“‘益友’就是会对自己学习成长有帮助的人,‘损友’就是对学习成长有害的人。”

然后小强妈讲到有一个叫王书的孩子,本来成绩优异,可后来因为结交了班里的“黑老大”而学会了打架斗殴,最后被抓进了少管所的事。

原来,三个月前的一天,王书放学的路上,被几个高年级的坏学生拦住,勒索钱财,威胁说要是不把口袋里的钱财都掏出来就把他的腿打断。王书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吓得要命。这时正好同学刘旺经过,看王书被勒索,便一声怒吼,出手相助。可寡不敌众,在撕打中被几个高年级学生打得鼻青脸肿,胸口上还被狠狠地踹了几脚,而王书却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从此刘旺与这几个高年级学生便结下了冤仇,王书同时也欠下了刘旺一笔重重的人情,他心想要不是刘旺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鬼知道自己会被这伙人打成什么样。从此他便与刘旺成了好朋友,成了“哥们”,经常在一起玩。刘旺是班上的“黑老大”,谁都让三分,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保护伞,也就不敢有同学再欺负他了。可他哪知道,刘旺已经开始酝酿复仇计划。他伤好后,便从家里拿来大扳手和铁棒要王书一起报仇雪恨。王书碍于情面,又不敢不从,结果在放学的路上把其中一个高年级学生的眼睛打瞎了。王书被公安局抓了起来,将被少管所劳教三年,被学校开除不说,还赔偿受害人20万元钱。一个好学生就这么被毁掉了。

当然小强妈不只是讲“近墨者黑”的事例,还举一些“近朱者赤”的事例。如有一位云南高考状元周哲宇,上初中时对化学这门课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后来,她与班里一位化学成绩拔尖的同学交上了朋友,两人经常走在一起,交流一些学习化学的经验。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连周哲宇也说不明白,她的这位好朋友学化学的兴趣就“传染”给她了,她开始有了学习化学的感觉,并对化学有了兴趣,化学成绩随之也就上去了。

从此小强妈和爱人只要看到或听到此类故事就讲给小强听。

有一天,小强有所醒悟道:“看来我以前交的一起玩网游的朋友都是‘损友’了?”

“小强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强妈故意问道。

“因为我们在一起玩的是不好的东西,而且还逃学,影响学习,我的学习成绩就是这么下来的。”

“看来小强已经知道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了?”小强爸赞道。

“我们小强这么聪明,什么事情一说就明白。那问题是怎么才能交到‘益友’呢?”小强妈问道。

“那还不简单?主动和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不就是了。像我们班的李国伟、赵凯红都是好学生,跟他们在一起自然就会谈学习,就会互相促进,这不就是妈妈说的‘近朱者赤’吗?”

“哇,我们家小强到底是个聪明孩子!”小强爸妈齐声赞道。

就这样小强一步步远离了打网游的小伙伴,又重新加入到了好学生的行列。

要点提示

一、要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

二、最好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样孩子无需家长监管很自然地就会接近“益友”,远离“损友”。

家长只要也能像小强妈那样把握好上述两关节,孩子交友的问题自然也能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