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领一:年级越高越需要课前预习

要领一:年级越高越需要课前预习

小强妈解释道:“小学数学、语文浅,课上讲的知识点也少,课前不预习也照样能学好。可进入初中就不一样了,什么有理数、无理数、整式、几何、方程,加上物理中的热学、运动学,在认识理解上一下子要比小学深许多,加上知识点多,所以课前如果不预习,就会越听头越蒙,越听头越大。”

“难怪女儿上课要打瞌睡,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同事如梦方醒道。

随后小强妈给同事讲了自己培养小强课前预习习惯的过程。

小强在小学四年级时,她便提出来要课前预习,即把老师第二天在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习一遍。小强不解:“为什么要课前预习?”小强妈便告诉他预习的重要性。

同时小强妈经反复论证认为语文、英语都是语言学科,浅显易懂,重在重复积累,课前预习意义不大。所以决定只对数学进行课前预习,并以此为突破口让孩子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为进入初中做准备。

“那我又该怎么预习呢?”

“就像你看武侠小书一样。在每晚做完数学练习后把第二天老师要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先学习一遍,一定要抢在老师的前面,这样才不会被老师牵着牛鼻子走。小强愿意被人牵着鼻子往前走吗?”小强妈说着用手揪着小强的鼻子调侃道。

随后她又告诉儿子在预习中要把握好三个点:

一、要把老师第二天在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提前学习一遍。

二、对于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要尽量自己解决,实在搞不懂,打上大大的问号,上课注意听老师讲,还搞不懂可在课堂上问老师。

三、要注意分清主次。分为三级:最主要的标注☆,其次为△,三级为○。

就这样小强当晚便开始对数学进行课前预习。

要点提示

一、家长应首先认识到随着孩子年级提高,所学知识越来越深,尤其是数理化,就需要课前预习。初高中阶段尤其需要。

二、要认识到课前预习能让孩子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听课。

三、最好在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从四年级就开始着手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四、小学阶段可以有选择地预习,重点放在数学、英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