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螺旋式推进系统方法
2025年09月26日
3.7 螺旋式推进系统方法
螺旋式推进系统方法是上海交通大学王烷尘教授提出的[2]。螺旋式推进系统方法从哲学角度来讲,它综合了还原论、混沌理论、构成论和生成论,认为事物是由本原在构成的约束下经螺旋式推进生成的,事物的发展、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物的分析、解决问题……都是遵循螺旋式推进这一规律的,属于一种螺旋式推进过程,如图3-8所示。
图3-8 螺旋式推进的循环和进化
螺旋式推进方法论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复杂系统的分析和问题求解是螺旋式推进,即理论——技术——应用,然后是更高层次的理论——技术——应用,…。
2)螺旋式推进方法论是一种迭代理论。
3)螺旋式推进方法论是一种演化理论,它以短期的初始条件演化出系统的长期行为。
4)存在复杂——简单——复杂的对立统一。
5)存在确定——随机——确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6)具有局部和整体的相似的分形特征。
总而言之,螺旋式推进方法论综合了还原论、混沌理论、构成论和生成论,能够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如图3-9所示。螺旋式推进法的具体工作程序为:
(1)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该步骤属于定性分析,建立的逻辑模型反映系统逻辑上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及其因果关系。建立的逻辑模型也是物理模型的先导。
(2)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逻辑模型和数学模型之间的中间环节。
(3)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真正反映了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本质联系。数学模型主要是用迭代方程来构建的,巨这些方程中既有线性方程,又有非线性方程。
(4)求解模型和系统仿真 通过求解模型,得到演化过程的数据和图表。
(5)决策分析 决策者通过对演化过程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不仅可以观察系统的行为和状态,而巨可以进行模型评估,从而发现原先模型中不合理或不正确的地方,并进行完善。
图3-9 螺旋式推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