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 绘制圆柱齿轮的视图
根据如图6-24所示的直齿圆柱齿轮和齿轮传动的示意图,绘制单个直齿圆柱齿轮及齿轮啮合的视图。

图6-24 齿轮传动形式
(a)圆柱齿轮;(b)圆锥齿轮;(c)蜗杆蜗轮
观察图6-24所示齿轮的结构,主要由轴孔、键槽、轮毂、轮齿等组成,那各部分结构该如何绘制呢?有什么画法规定?齿轮啮合后又该如何绘制呢?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广泛应用的传动方式,是传递轴与轴之间的动力、运动,改变运动方向、速度,或改变运动方式的一种传动形式。
齿轮一般由轮体和轮齿两部分组成,齿轮的轮齿部分是在齿轮加工机床上用专用刀具加工出来的,已标准化,国家标准规定了它的画法,轮齿一般不需要画出真实投影。齿轮除轮齿部分外,其余轮体结构均应按真实投影绘制。
如图6-24是齿轮中常见的三种类型: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杆和蜗轮。
一、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有关参数
直齿圆柱齿轮是最常见的部件,其各部分名称及有关参数如下,如图6-25所示。

图6-25 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有关参数
(1)齿顶圆直径(da):通过齿顶的圆柱面直径。
(2)齿根圆直径(df):通过齿根的圆柱面直径。
(3)分度圆直径(d):分度圆直径是齿轮设计和加工时的重要参数。分度圆是一个假想的圆,在该圆上齿厚s与槽宽e相等,它的直径称为分度圆直径。
(4)齿高(h):齿顶圆和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①齿顶高(ha):齿顶圆和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②齿根高(hf):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5)齿距(p):在分度圆上,相邻两齿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
①齿厚(s):在分度圆上,一个齿的两侧对应齿廓之间的弧长。
②槽宽(e):在分度圆上,一个齿槽的两侧相应齿廓之间的弧长。
③齿宽(B):齿轮的齿坯宽度。
(6)齿数z:齿轮上轮齿的个数。
(7)模数m:由于分度圆的周长πd=p·z,所以,则m就称为齿轮的模数。模数m以mm为单位,它是齿轮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参数。为便于齿轮的设计和制造,减少齿轮成形刀具的规格及数量,国家标准对模数规定了标准值,如1、1.5、2、3、10、12、16等。
(8)压力角α:指通过齿廓曲线上与分度圆交点所作的切线与径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即齿形角。根据GB/T 1356—2001的规定,我国采用的渐开线齿廓齿轮的标准压力角为20°。
(9)中心距α:两啮合齿轮轴线之间的距离。
(10)传动比i:主动齿轮转速n1(r/min)与从动齿轮转速n2(r/min)之比,用i表示。由于转速与齿数成反比,因此传动比也等于从动齿轮齿数与主动齿轮齿数之比,即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传动的两个条件是:
(1)模数m相等,即m1=m2;
(2)压力角α相等,即α1=α2。
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设计齿轮时,要先确定模数和齿数,其他各部分尺寸都可由模数和齿数计算出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基本尺寸计算公式见表6-7。
表6-7 直齿圆柱齿轮各基本尺寸计算

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尺寸计算步骤
1.计算图6-25(b)小齿轮各部分尺寸
若齿轮为标准直齿圆柱,m=3 mm,z1=30 mm,B=40 mm,则根据表6-7基本尺寸计算公式,可计算出小齿轮的有关尺寸:

2.计算啮合齿轮各部分尺寸
已知小齿轮的模数m=3 mm,z1=30 mm,z2=60 mm,b1=40 mm,b2=38 mm,则可根据表6-7计算公式,计算与之啮合的大齿轮的有关尺寸和中心距:

四、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规定
齿轮的画法,分为单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和一对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应分别介绍,并且视图和剖视图的画法,也各有规定:

图6-26 单一齿轮的视图画法
1.单一齿轮的视图画法规定(图6-26)
(1)齿顶圆或齿顶线用粗实线绘制;
(2)分度圆或分度线用细点划线绘制,且侧面图上,分度线应超出轮廓线2~5 mm;
(3)齿根圆或齿根线用细实线绘制,或者省略不画;
(4)其他结构如轮毂、轴孔、键槽等正常绘制。
2.单一齿轮的剖视图的画法规定
假想剖切面是从齿槽处切入,从齿槽处切出,则原来不可见的齿根圆就变为可见,则:
(1)齿根圆或齿根线均视为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且轮齿不画剖面线。
(2)其他结构如齿顶圆(线)、分度圆(线)、轮毂、轴孔、键槽等正常绘制。
3.一对啮合齿轮的视图的画法规定(图6-27)
(1)侧面图中啮合处只画节线;
(2)端面图中,啮合处的分度圆相切,齿顶圆相交,但重叠处可以省略不画。
4.一对啮合齿轮的剖视图的画法规定
假想剖切面是从两齿轮的齿槽处切入,从齿槽处切出,啮合区两轮齿会重叠在一起,如图6-28所示,则:
(1)前面的轮齿可见,所以齿顶线和齿根线都用粗实线绘制;
(2)后面的轮齿齿顶线不可见,用虚线绘制,齿根线可见,用粗实线绘制。
(3)啮合齿轮的两个分度圆相切,侧面图中,两分度线重合,只画一条线。
具体绘制过程如表6-8所示。

图6-27 直齿圆柱齿轮啮合视图

图6-28 直齿圆柱齿轮啮合剖视图中轮齿的画法
任务实施
一、绘制单一直齿圆柱齿轮的视图
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剖视图的步骤见表6-8。

单个齿轮剖切画法
表6-8 绘制直齿圆柱齿轮剖视图的步骤

续表

二、绘制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图
绘制一对互相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剖视图,其绘图步骤如表6-9所示。

啮合齿轮剖切画法
表6-9 绘制互相啮合直齿圆柱齿轮剖视图的步骤

知识拓展
一、斜齿轮和人字齿轮的画法
机械传动中,在传递轴向力的时候,可以采用斜齿轮和人字齿轮,这两种齿轮的画法与直齿轮相似,当需要表达齿轮的轮齿方向时,可在未剖处用三条平行的细实线表示轮齿的方向,如图6-29所示。

图6-29 斜齿轮和人字齿轮的画法
(a)单个齿轮;(b)啮合图
二、读圆锥齿轮的零件图和啮合图
为了传递两相交轴(一般交角为90°)之间的回转运动,可在圆锥面上加工轮齿,这样形成的齿轮称为圆锥齿轮,如图6-30所示。由于圆锥齿轮的轮齿分布在圆锥面上,因此轮齿一端大,一端小,沿齿宽方向轮齿大小均不相同。轮齿全长上的模数、齿高等都不相同,它们的尺寸沿着齿宽方向变化,而大端的尺寸最大。大端模数为标准模数,圆锥齿轮分为直齿、斜齿、螺旋齿和人字齿等。

图6-30 圆锥齿轮各部分名称
1.直齿圆锥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在圆锥齿轮上,有关的名称和术语有:齿顶圆锥面(顶锥)、齿根圆锥面(根锥)、分度圆锥面(分锥)、背锥面(背锥)、前锥面(前锥)、分度圆锥角δ、齿高h、齿顶高ha及齿根高hf等。
2.直齿圆锥齿轮的画法
(1)单个直齿圆锥齿轮剖视图画法(图6-31)。
单个直尺圆锥齿轮主视图常采用全剖视图,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规定用粗实线画出大端和小端的齿顶圆,用细点划线画出大端分度圆。齿根及小端分度圆均不必画。

图6-31 单个圆锥齿轮画法

单个锥齿轮剖切画法
(2)直齿圆锥齿轮的啮合图画法。
两圆锥齿轮啮合时,其锥顶交于一点,节圆(两分度圆锥)相切,两齿轮的节圆锥面相切处用细点划线画出。两圆锥齿轮啮合外形图如图6-32所示。

图6-32 圆锥齿轮啮合外形图
(3)直齿圆锥齿轮的啮合图剖视图画法。
两圆锥齿轮啮合时,其锥顶交于一点,节圆(两分度圆锥)相切,在啮合区内将一个齿轮的齿顶线画成粗实线,而将另一个齿轮的齿顶线画成虚线或者省略不画,如图6-33所示。

图6-33 圆锥齿轮啮合剖视图

啮合锥齿轮剖切画法
三、读蜗杆、蜗轮的视图和啮合图
如图6-34所示,蜗轮蜗杆传动主要用于垂直交叉两轴之间的传动,可以得到很高的传动比,且传动平稳,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比齿轮低。在工作时,蜗轮、蜗杆传动常用于降速,蜗杆是主动件,蜗轮是从动件。

图6-34 蜗轮蜗杆传动
常见的蜗杆是圆柱形蜗杆,轮齿沿圆柱面上一条螺旋线运动即形成蜗杆。蜗轮蜗杆的齿向是螺旋形的,蜗轮(实际上是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顶常制成凹环面,以增加它和蜗杆的接触面积,延长使用寿命。蜗杆是齿数较少的斜齿圆柱齿轮,其轴向剖面和梯形螺纹相似。蜗杆的齿数称为头数,相当于螺杆上螺纹的线数,有单头和多头之分。
1.识读蜗杆的局部剖视图
蜗杆的形状类似于梯形螺杆,轴向剖面齿形为梯形,顶角为40°,在主视图上可以用局部剖视或局部放大图表示齿形,齿顶圆(齿顶线)用粗实线画出,分度圆(分度线)用细点划线画出,齿根圆(齿根线)用细实线画出或者省略不画,如图6-35所示。

图6-35 蜗杆的局部剖视图
2.识读蜗轮的剖视图
蜗轮的画法与圆柱齿轮基本相同,其主视图一般画成全剖视图,其齿顶圆、齿根圆和分度圆都是圆环面,如图6-36所示。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中,轮齿部分只需画出分度圆和齿顶圆,其他圆可省略不画,其他结构形状按投影绘制。

图6-36 蜗轮的剖视图
3.识读蜗轮蜗杆啮合图
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其模数必须相同。蜗轮蜗杆啮合的外形图如图6-37(a)所示,在蜗轮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蜗轮与蜗杆重合的部分,只画蜗杆不画蜗轮。在蜗轮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蜗杆的节线与蜗轮的节圆画成相切,在啮合区内的蜗轮最大外圆和蜗杆齿顶线都用粗实线绘制。如图6-37(b)所示,在剖视图中,在蜗轮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蜗轮蜗杆在啮合区内的齿顶圆(或齿顶线)均可省略不画。

图6-37 蜗杆蜗轮的啮合画法
(a)外形图;(b)剖视图
如何绘制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图?已知条件:m=4 mm,z1=20 mm,z2=4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