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 识读活塞连杆组装配图
识读图8-1所示的活塞连杆组装配图,掌握装配图的识读方法。

图8-1 活塞连杆组装配图
装配图是设计和拆画零件图的主要依据,也是装配生产中设备调试、维修、使用和进行技术交流的工具。识读装配图的目的是弄清装配图所表达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作用及拆装顺序等。
一、装配图的内容
由图8-1可以看出该装配图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一组视图
采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清晰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以及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传动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等内容。
2.一组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以及装配、安装、检验等环节的必要的一组尺寸。
3.技术要求
提出机器或部件性能、装配、调整、试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4.标题栏、序号及明细栏
注明装配体的名称、图号、绘图比例,以及设计、校核、审核等相关人员的签名等内容。在图样上对每种零件进行编号,并在明细栏中说明各组成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等相关信息。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的零件,正确地表达出各零件之间的关系,在画法上有以下规定,如图8-2所示。

图8-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基本尺寸相同的装配面)只画一条线,而基本尺寸不同的非配合表面,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成两条线。
2.剖面线的画法
装配图中,同一个零件在所有的剖视图、断面图中,其剖面线应保持同一方向,且间隔一致。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则必须不同,应使其方向相反,或间隔不同,或互相错开。
当装配图中零件的面厚度小于2 mm时,允许将剖面涂黑以代替剖面线。
3.实心件和某些标准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的剖视图中,若剖切平面通过实心零件(如轴、杆等)和标准件(如螺栓、螺母、销、键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按不剖绘制。若需要特别表明零件的结构,如凹槽、键槽、销孔等,则可采用局部剖视图表示。当剖切平面垂直于其轴线剖切时,则需画出剖面线。
(二)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1.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的某个视图上,为了表示某些零件被遮盖的内部结构或其他零件的形状,可假想拆去一个或几个零件后绘制该视图,为了避免看图时产生误解,常在图上加注“拆去零件××等”,如图8-3所示。

图8-3 滑动轴承装配图
2.假想画法
(1)对于机器或部件中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可用细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线。如图8-4(a)所示,用细双点画线画出了车床尾座上手柄的另一个极限位置。
(2)对于与本部件有关但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辅助零部件,可用细双点画线表示其与本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8-4(b)夹具中的工件。
3.夸大画法
对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和微小间隙等,若按其实际尺寸在装配图上很难画出或难以明确表示时,可采用夸大画法,如图8-5中的垫片,即采用了夸大画法。
4.简化画法
(1)在装配图中,对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钉连接等,可以仅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图8-5中的两组螺钉连接只详细画出了一组。
(2)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允许采用简化画法,如图8-5所示。
(3)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允许不画出,如图8-5所示,图中省略了倒角等。

图8-4 假想画法
(a)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表示方法;(b)夹具(相邻辅助零件的表示方法)

图8-5 装配图的简化画法
5.单独表达某零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零件的形状未表达清楚,或对理解装配关系有影响时,可另外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一视图。
6.展开画法
为了表示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展开,使剖切面摊平并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再画出它的剖视图,如图8-6所示。

图8-6 展开画法
三、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尺寸标注
装配图上不需要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仅需标注以下几类与装配图作用相关的尺寸即可。
(1)规格(性能)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是设计和选用部件的主要依据。图8-7所示滑动轴承的孔径ϕ60H8,它反映了该部件所支承的轴的直径大小。
(2)装配尺寸。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通常有配合尺寸和相对位置尺寸。
①配合尺寸,用来表示两个零件之间配合性质的尺寸,如图8-7主视图中的90H9/f9和ϕ10H8/s7。
②相对位置尺寸,如两齿轮的中心距、主要轴线到基准面的定位尺寸等。
(3)安装尺寸。将装配体安装到地基或其他机器上时所需的尺寸,如图8-7中的安装孔尺寸2×ϕ17和孔的定位尺寸180等。
(4)外形尺寸。表示装配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尺寸,提供了装配体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所占的空间大小。例如图8-7中的240、80、160。
(5)其他重要尺寸。在设计中经过计算或根据某种需要而确定的,但又不属于上述几类尺寸的一些重要尺寸,如图8-7中的85±0.3。

图8-7 滑动轴承装配图
上述五类尺寸之间并不是互相孤立无关的,实际上有的尺寸往往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此外,在一张装配图中,并不一定需要全部注出上述五类尺寸,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来确定。
2.技术要求的注写
装配不同性能的装配体,其技术要求也各不相同。拟定技术要求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装配要求:指装配方法和在装配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及装配后应达到的要求,如准确度、装配间隙、润滑要求等。
(2)检验、调试要求:对装配体基本性能的检验、试验时的要求。
(3)使用要求:装配体的规格、参数及维护、保养、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应根据装配体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能适当填写,技术要求一般注写在标题栏的左侧。
四、装配图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零部件序号
一般规则: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规格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序号,标准化组件如油杯、滚动轴承、电动机等,都可看作一个整体编一个序号。同时,在明细栏中与图中序号一一对应地列出。
2.序号的编排方法
(1)在所指零、部件的可见轮廓内画一圆点,自圆点画指引线(细实线),指引线的另一端画出水平细实线或细实线圆,在水平线上或圆内注写序号,如图8-8所示。
(2)若所指部分是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不便于画圆点,则可用箭头代替圆点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如图8-9所示。

图8-8 序号的编写方式

图8-9 指引线画法
注意:同一张装配图中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序号字号比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的字号大一号或两号。
(3)指引线相互不能相交,也不要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可画成折线,但只允许转折一次,如图8-9所示。
(4)对于一组紧固件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8-10所示。

图8-10 公共指引线
(5)序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排列整齐。如在整个图上无法连续排列,应尽量在每个水平或垂直方向顺次排列。
3.明细栏
明细栏是全部零部件的详细目录,由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备注等组成。标题栏与明细栏如图8-11所示。
明细栏一般配置在装配图标题栏上方,当位置不够时,可在标题栏的左方接着画明细栏。序号应由下向上顺序填写,以便增加零件时方便填写。明细栏外框竖线为粗实线,横线和内格竖线为细实线。
任务实施
读装配图的目的:
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弄清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作用及拆装顺序等。
下面以活塞连杆组装配图为例,说明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识读活塞连杆装配图

图8-11 标题栏与明细栏
一、概括了解
由图8-1标题栏可知该装配体的名称是活塞连杆组。
由明细栏了解到组成该部件的零件有14种,在明细栏中还可了解到每种零件的名称、数量和材料,标准件的规格等,并大致了解装配体的复杂程度。
由总体尺寸了解装配体的大小和所占空间。
二、分析视图
(1)对装配图的表达方案进行分析,弄清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数量,各自的表达意图和各图间相互关系,找出视图名称、剖切位置、投射方向,为下一步深入读图做准备。
(2)该装配图采用了两个基本视图。主视图采用局部剖视图,表达了连杆、连杆衬套与活塞销、活塞之间的装配关系。左视图是整个总成的外形图,它突出了连杆的形状,并表达出连杆大端的连接情况。
三、分析零件结构及形状
从视图中分离出每个零件的范围和对应关系,利用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和间距、零件的编号、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如实心轴不剖的规定等),以及借助三角板和分规等查找其投影关系。
以主视图为中心,按照先易后难,先看懂连接件、通用件,再读一般零件。
四、分析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该装配体上端活塞装入发动机气缸中,做往复直线运动。连杆上端小头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下端大头通过连杆轴承与曲轴相配合,做旋转运动。由此实现发动机在工作中力的传递与运动方式的转换,如图8-12所示。
由图8-1所示“活塞连杆组”装配图可以看出:活塞环装在活塞的凹槽内;活塞通过活塞销和连杆小头相连;活塞销端面以锁环定位,以防止活塞销轴向窜动;轴瓦装在连杆大头内;连杆盖与连杆大端用连杆螺栓连接。

图8-12 活塞连杆组
(a)活塞连杆组的结构;(b)活塞连杆组的运动
五、分析尺寸
分析装配图每一个尺寸的作用(即五类尺寸),搞清部件的尺寸规格、零件间的配合性质和外形大小等。
(1)由图8-1可知,活塞下部呈椭圆状,其长轴直径为101.55 mm、短轴直径为101.49 mm,连杆大头轴瓦的内径为,是活塞的主要规格尺寸。
(2)ϕ28N6/h5是活塞销与活塞的配合尺寸。其基本尺寸为28 mm,轴的基本偏差代号是h,公差等级为5级;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N,公差等级是6级,为基轴制的过盈配合。
(3)连杆大小端两孔的中心距为(217±0.05)mm,是保证连杆准确地安装在活塞和曲轴之间的主要尺寸。(56±0.08)mm是活塞顶部平面至销孔中心的距离,是保证气缸压缩比的关键尺寸。另外如等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尺寸。
(4)总体尺寸:装配体总长为101.55 mm、总宽为101.49 mm、总高为56+217+48=321(mm)。
六、分析装配体的技术要求
本“活塞连杆组”的装配技术要求按NO120—3902122进行,其主要内容见说明书。
活塞连杆组的实物分解图如图8-13所示。
总之,在识读装配图时,应先全面分析、综合归纳、获得完整概念,得到对装配体的总体认识,然后根据装配图,分析其传动路线、工作原理与拆装顺序、装配与使用特点,以及安装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图8-13 活塞连杆组的实物分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