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3 识读拨叉零件图
识读图7-54所示的拨叉零件图。

图7-54 拨叉零件图

识读拨叉零件图
识读叉架类零件图的要求、方法、步骤与盘盖类零件相同。下面通过两个具体实例来进一步知晓、理解叉架类零件的构造、视图方案、尺寸及技术要求。
汽车上的拨叉、连杆、支架、支座等均属此类零件。叉架类零件通常起传动、连接、调节、制动、支承和连接等作用。
任务实施
图7-54所示为拨叉零件图,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叉架类零件。
一、了解零件图
浏览全图,看标题栏,可以看出该零件属于叉架类零件中的叉类零件,零件的名称为拨叉,材料是HT200灰口铸铁。阅读标题栏还能知道零件的设计者、审核者、制造厂家,以及零件图的比例等内容。
二、分析视图表达方案
1.零件放置
分析图7-54所示拨叉的视图表达方案,由于拨叉无法自然安放,因此采用了主要对称面平行于投影面的放置方法,即高度方向的对称面平行于水平投影面,宽度方向的对称面平行于正立投影面。
2.视图方案
图7-54所示的拨叉零件共用了三个视图来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其中主视图为局部剖视图,表达了零件整体特征;俯视图为局部剖视图,表达了各形体宽度方向的特征;而移出断面图则表示了连接板的结构。
三、细读各部分结构
先看主体部分,后看细节。按表达方案找出投影的对应关系,分析形体,并兼顾零件的尺寸与功用,以便帮助想象零件的形状。
根据叉架类零件的特点,主体结构可分成三部分,工作部分——叉口即右端部分,由近半个圆柱筒构成;支承(或安装)部分是该图的左端部分,为圆柱筒结构;连接及加强部分为该图中间的连接板,由移出断面图可看出为“工”字形结构。
另外,从主、俯视图中的局部剖视图可看出,在左端圆柱筒上叠加了圆柱筒凸台的小结构;内孔为M6螺纹通孔,外圆ϕ12,台面距大圆柱筒轴线30。
由以上分析可想象出拨叉的形体构成,如图7-55所示。

图7-55 拨叉的三维造型
四、尺寸分析
图7-53所示的拨叉零件在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为左端圆柱轴线,因为左边圆柱筒与轴装配而使拨叉在部件中定位,所以常以此轴线作为基准;宽度方向以零件的前后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高度方向则以零件的高度方向对称中心而作为尺寸基准。图中其他定位尺寸有120、30、30°。
五、技术要求分析
(1)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是左端圆柱筒内孔表面、右端叉口内孔为Ra1.6;其次为圆柱筒两侧面、叉口两侧面为Ra3.2;其他加工面为Ra12.5;其他为毛坯面。
(2)尺寸公差:ϕ25孔的上偏差为+0.033,下偏差为0,查得公差带代号为H8。
(3)几何公差:叉口两侧面有平行度要求,基准要素为叉口前端面,被测要素为叉口后端面,平行度公差值为0.02。
(4)材质:无特殊要求。
(5)其他:倒角、圆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