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花生
春作1月—3月,秋作6月—10月
胡续冬来“中央大学”客座时,送我一包“黄飞红”麻辣味花生,用花椒、辣椒炒山东大花生,味道热情如火,香酥中呈现一种痛快感。
台湾花生即源自大陆东北,《福清县志》载:闽地原无花生,康熙年间由应元和尚从日本引进。康熙年间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已记载台地种花生:“田中艺稻之外,间种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实,充衢陈列。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童将炒熟者用纸包裹,鬻于街头,名落花生包。”日据时期陈金波医生有一首七言律诗《落花生》:
长生佳果出扶桑,移向中原有几乡。
遍地如茵披叶绿,满园若蝶吐花黄。
成油且待添靇盏,作膳犹堪佐酒觞。
我爱秋深收荚日,吃来齿颊永留香。
这首诗叙述花生的形态、功能和香浓滋味。此物浓淡皆宜,食用花生仁,常见的做法是煮和炒。水煮后绵软滑嫩,带着轻淡的甜味;炒花生香味浓烈,非常诱人。
炒花生可口,香酥味在嘴里久久不散,是佐酒饮茗的良伴。我还是大学生时,学长何东升甫毕业即过世;我总是怀念和他一起饮酒吃花生米谈文学的时光,感叹后来只能独自买花生米回到山谷农舍,寂寞饮酒,遂作诗焚寄:“如果你恰好路过,一定,/请走进我风雨的山居,我为你/准备便宜的酒、花生和卤菜,/以及冬天经常的小火炉;/我爱听你唱小调,偶尔/也提起家乡的恋人。/冷风在天地间飘荡,/岁月在我们之间搁浅了;/一切仿佛才开始,也许,哎,/已经结束。如今槭叶瑟瑟,/芦花翻白,想你芒草漫掩的墓碑,/风侵霜蚀,如一页/斑驳的残卷。”
我想不起来有哪一场朋友聚会餐叙的场合没有花生,它像朋友般亲切、和善、自在。
台湾土地适合种植花生,每年可以收获两次,农历五至七月采收的称为“春豆”,由于采收期正值梅雨季,种植面积较小;农历十月至十二月生产者为“冬豆”,气候较适宜,故农民大量种植,产量数倍于春豆。
范咸《三叠台江杂咏》十二首之七后四句咏地瓜、花生和蔗糖:“地瓜生处成滋蔓,土豆收时祝满盈。更有蔗浆通市舶,羁縻应鉴远人情。”刘家谋(1814—1853)来台四年,他的组诗《海音诗》包括一百首七绝,每首均于诗末加注,以诗证事,引注证诗,对台湾的风土民情、政治、社会和文化,颇多观察与描写,其第十四首:“一碗胡涂粥共尝,地瓜土豆且充肠。萍飘幸到神仙府,始识人间有稻粱。”他自注澎地不生五谷,唯高粱、小米、地瓜、土豆而已:
以海藻、鱼虾杂薯米为糜,曰胡涂粥。草地人谓府城曰“神仙府”。韦泽芬明经云:“郑氏有台时,置府曰‘承天’,今外邑人来郡者,犹曰‘往承天府’。”神仙,殆音讹也。
花生别名包括:土豆、落花生、番豆、地豆、长生果、落花参、土露子、落地松、落地生、地果、南京豆、番果。有些欧洲国家称为中国坚果。它的生长习性很有趣,开花受精后子房柄向下伸长入土,而后结实,故名土豆。
土里土气的模样却是舶来品,原产于南美,大约唐代传入中土,现今有二十几种,种皮有淡红色、红色、黄色、紫色、黑色等。“黑金刚”花生是台湾特有黑仁种,黑色种皮为一种花青素,可溶于水,且油脂含量低,营养价值远高于一般花生。
中国古代可能有跟花生形态相似的野生植物,然则目前广泛种植者,为南美引进。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形如香芋,蔓生”,“花开亦落地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到了清代已经是寻常食物,《红楼梦》19回,宝玉诌故事哄黛玉:黛山林子洞里的耗子精用落花生、红枣、栗子、菱角煮腊八粥。
华人相信花生具药膳功能,可养血健脾、润肺利水、理气通乳、降压通便。主治燥咳痰喘、脚气浮肿、贫血、失眠多梦、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血压、白带多、水肿、产后缺乳、肠燥便秘、高胆固醇血症等。《滇南本草》说盐水煮花生能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药性考》记载:“生研有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阴润火。”
花生油色泽淡黄,清亮,香味特别浓郁,适合炸、煎、煮,如加一点煮蛋,能增添风味。花生油含大量亚油酸,能将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令血脂降低。花生榨油后所余之粕是很好的田肥,谢金銮(1757—1820)来台后,作了不少诗描述台湾物产、风俗,《台湾竹枝词》三十一首之十七:“豆荚花开落地生,铜缸膏火万家明。秸灰犹作春畦粪,广注《周官》土化名。”
最吸引我的是,花生中的赖氨酸可延缓人体衰老,其儿茶素也具有抗老化作用,因而被称为长生果。不过,中医书说,阴虚内热、内火素旺者忌食炒花生,也不要与香瓜同食。
花生料理的变化无穷,卤、拌、腌、煮、炒、烤、炸。我爱吃花生,兼及花生加工的食品如花生豆腐、花生酱、贡糖、花生冰、花生糖、花生芝麻糊、花生巧克力……我偶尔买吐司,为的是涂抹一层厚厚的花生酱。
然则花生易对部分人群造成过敏反应,在英国,每年大约有10个人因为对花生的过敏反应死亡。更值得注意的是,花生很容易受潮发霉,产生致癌性甚强的黄曲霉毒素。
带壳水煮的花生若已破裂,或手触有黏稠感,或闻起来酸馊,则已经不新鲜;熟食花生仁若发霉、冒芽,或出现油垢味,宛如友谊变了质,别勉强吃下去。
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花生,它有一种朴实木讷的表情,随遇而安,轻易能和他味融合,如五香、蒜味、盐酥、麻辣,好友般,一段时间不见就会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