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红葡萄

蜜红葡萄

夏果6月—9月,冬果11月—12月

李昂快递来一箱路葡萄隧道农场的蜜红葡萄,猛然醒悟,啊,蜜红葡萄开始采收了。

这种由“金香”葡萄接种改良而来的混血儿外形浑圆,果粒大,色泽艳红,表皮有均匀的果粉。果肉比巨峰葡萄、黄金葡萄都更细嫩多汁,香气更浓郁,带着独特的蜂蜜风味,余韵中还透露轻淡的白兰地香,相当迷人,堪称台湾葡萄中的逸品。

蜂蜜真是好东西,水果有了它的气味,仿佛就有了另一番境界。柏拉图襁褓时,有一天被母亲放在香桃木丛中,蜜蜂适时来了,它们把从山上花朵采来的蜜,涂在婴孩的嘴唇上,围着他嗡嗡叫着。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则预言,表示这位希腊哲学家将有神奇的口才。

可惜蜜红照顾不易,易掉果、裂果,产量少,栽培技术门槛高,种植面积远不如巨峰葡萄,也相对不耐久放,不堪长途运送。由于生长时有套袋管理,因此只要以清水冲洗即可享用,我觉得冰镇后风味绝佳。蜜红葡萄还有一种流畅感,吃的时候不像美国加州葡萄需费心剥皮,只要轻轻一挤,香甜多汁的蜜红葡萄即溜入嘴里。

鲜食葡萄是台湾重要的经济果树,以内销为主,巨峰葡萄几乎是一统江湖了,约占97%,一年两收。巨峰的夏果期在6—8月,属正产期;冬果在11月至翌年2月。不过部分果农调节产期,并以塑料布防寒,现在台湾全年都能生产葡萄。

我读资料知道,蜜红葡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由中兴大学研究团队引进、试作,1990年开始在大村、埔心、溪湖、信义,新社、石冈、东势及卓兰等乡镇试种。起初,农民不了解其生育特性,无法达到经济栽培之目标,致许多农户将蜜红葡萄砍除,改种巨峰葡萄。蜜红葡萄之新梢生长势强,枝径粗大,叶形大而厚,叶色浓绿,果穗上着果粒不平均,果粒含种子数不均匀,果粒大小不一致,需有效疏花、疏果。是台湾的农业科技,不断提升蜜红的质量。

如果世间没有葡萄,人类文明将多么贫困。我偏执地认为,法国、意大利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有广袤的葡萄园;古希腊戏剧之所以迷人,莫非是狄奥尼索斯(Dionysos)加持。台湾栽培葡萄甚晚,1953年烟酒公卖局推广酿酒用葡萄后,才开始大量种植。

明·冯琦《葡萄》一诗歌咏了中国葡萄的来历和葡萄酒的美味:“晻暧繁荫覆绿苔,藤枝萝蔓共萦回。自随博望仙槎后,诏许甘泉别殿栽。的的紫房含雨润,疏疏翠幄向风开。词臣消渴沾新酿,不羡金茎露一杯。”

我在吐鲁番葡萄沟品尝过无核白葡萄、马奶子、喀什哈尔等多种葡萄。信步葡萄架下,随手摘取鲜葡萄品尝,边吃边欣赏维吾尔人弹琴唱歌跳舞,至今引为生平快事。葡萄沟峡谷位于火焰山西侧,崖壁陡峭,溪流清澈,葡萄园就在溪流两侧,引天山雪水灌溉,那幽邃的葡萄长廊经常浮沉于脑海。然则我必须说,台湾的蜜红,夏果甜度约在20度,冬果甜度约20—22度,论风味气息、论风姿体态,丝毫不逊于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或马奶子。

1989年我到了北京,特地去拜访汪曾祺先生,他在书房作一幅画要送我,吩咐我在客厅稍坐。汪太太端来一盘葡萄待客,很得意地对我说:“台湾没有这种水果吧。”

蜜红仅适合鲜食,不适合酿酒,目前主要凭葡农直销,“阿僖葡萄迷宫”“丽水农场”所产亦我所欣赏,阿僖的葡萄每一盒都附无农药残留检验合格报告。蜜红,仿佛是一个美丽的村姑名字,产期分夏、冬两次,夏果在6、7月时采收,冬果在12月,比巨峰葡萄略早采收;赏味期短,须把握良机。它似乎提醒世人,人生太苦太短,要珍惜一切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