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
杨桃
9月上旬—隔年4月上旬
院子里的杨桃成熟掉落了,我捡起几粒,果粒小,是台湾酸味种,并无鸟啄的痕迹,吃了一口,果然酸涩。
昌瑞问要不要带几条鱼回家?他爱钓鱼,鱼获堆满冷冻库,我捡了两条红魽,打理干净。以豆腐乳、料理酒、杨桃丁、姜末,加水调匀,在锅里煮沸;加进红魽、辣椒末,快熟时,撒进葱花。这盘杨桃红魽讨好了所有人的胃肠,众口难释。
杨桃入中菜很寻常,诸如海鲜杨桃、渍杨桃炖鸡、杨桃脆鳝、杨桃牛柳、杨桃煲排骨、海蜇炒杨桃、杨桃拌蒟蒻、XO酱炒杨桃等等,也易做甜品,如拔丝杨桃、酒汁杨桃、蛋奶炖杨桃……
这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外观最特殊处是其肉质浆果有五棱,别名五敛子、五棱子、羊桃、阳桃、洋桃、三廉子,因横切面呈五角星形,英文称为“星果”(star fruit)。
水果中,胡续冬似乎特别钟爱荔枝、龙眼和杨桃,他在《水果之歌》诗赞:“给我荔枝和荔枝的火。/给我龙眼和龙眼的折磨。/或者给我一个杨桃,切开,/拌上盐,一个个海星在叛逃。”并在一篇散文中自述:“切成片的杨桃在我看来更像沙滩上的海星,它不甘被俺们的味觉之海所席卷,想要叛逃到天上,成为真正的星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五敛子出岭南及闽中,闽人呼为阳桃。其大如拳,其色青黄润绿,形甚诡异,状如田家碌碡,上有五棱如刻起,作剑脊形。皮肉脆软,其味初酸久甘,其核如柰。五月熟,一树可得数石,十月再熟。以蜜渍之,甘酢而美,俗亦晒干以充果食。”中医说杨桃有清热生津,利水解毒,下气和中,利尿通淋,生津消烦,醒酒,助消化等功效,寒暑皆宜。夏天冰饮清凉爽口,冬天热饮则温润养颜,有养声、润喉的功效,又能止咳化痰,顺气润肺。
西门町“成都杨桃冰”门口摆设着腌制的杨桃与菠萝,召唤着来往行人驻足。那杯杨桃汤上头铺满碎冰,加入酸梅,色泽深,汤味甜中带酸,略咸;夏日经过这里,不免买来喝。这是台湾古早味杨桃汤,浓郁的杨桃气味,甜、酸、咸。从前腌渍杨桃是有几分讲究的:采摘下来先仔细清洗,杀菁,盐腌,静待桶中发酵超过百日,静静让时间陈化酸涩感,逐渐呈现岁月赋予的成熟风韵。现代人总是很猴急,不耐它发酵熟成,就胡乱添加甘味剂、香精。
腌渍体现华人的生活智慧,透露勤俭、珍惜、挽留、一种“晴天积雨粮”的意志,往往有效转化青涩为陈香。台湾杨桃汁多为腌渍水煮浓汤,罕见像彰化永瑞果汁店以鲜果现榨者。
杨桃品种甚多,大别为甜味种和酸味种,甜杨桃多用来鲜食,酸杨桃多做烹调配料或渍成蜜饯。鲜食杨桃以卓兰最赞,卓兰的风土条件得天独厚,水质优,昼夜温差大,有效凝聚糖分在果实。日夜温差大是东风殷勤来探看,当海风吹入大安溪河谷,受阻于雪山山脉,在马那邦山峻坡和深谷中回旋复盘桓,每夜降下凉风,当地人称为东风。
卓兰的“软枝密丝杨桃”风味尤佳,糖分高、果棱饱满,成熟时整粒杨桃转呈黄色,仅底部和棱边映着黄绿,表示糖分已平均分布在心部和棱部,又脆嫩得宜。过熟则果肉变软,风味稍逊矣。软枝杨桃体态娇弱;马来西亚种的外形、口感则较为粗犷豪迈。现在的农户多改种果实大、甜度高、耐储运的马来西亚种杨桃。
东坡居士《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夸。恣倾白蜜收五棱,细劚黄土栽三桠。”可见苏轼在岭南所吃的杨桃不美味,需要多加些蜜糖来腌渍。我爱吃永丰余生技公司所生产的杨桃干,果片纵切后腌渍,未添加保色剂、色素,予人纯净感。
岭南种植杨桃已久,古书颇有记载,如《大德南海志》《广东新语》《粤中见闻》等等。芳村花地、茶滘一带的风土条件尤其适合种植杨桃,清代诗人倪云瞿有诗描写花地一带杨桃收成上市的情况:“全家生计在江乡,赶市朝朝下果忙。三稔一斤钱五百,黄云堆满石围塘。”清代两广总督阮元视察芳村,适杨桃果熟,他品尝后大为激赏,歌诵:“荔枝生岭南,汉唐已名久。味艳性复炎,尤物岂无害。谁知五棱桃,清妙竟为最。诚告知味人,味在酸甜外。”
昨日吃到60年老丛黄金软枝杨桃,香味淡雅含蓄,立刻为之倾倒,钟情它风韵飘然独立,质感润泽丰盈,肉质结实,带着极轻淡的嫩涩,酸度和甜度有非常愉悦的平衡感。下肚后余韵悠远,吃完一小时嘴里犹缠绵着果香,想念不已。此台湾原生种软枝杨桃,采自然农法,草生管理,灌溉以有机肥及天然液肥,并舍弃夏果,留养分给冬果。友爱土地,敬重自然的态度令人感动、珍惜。
味在酸甜之外,允为杨桃的美学境界。我对软枝杨桃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钟情,它不像马来西亚种一味追求甜度,一味追求硕大。软枝杨桃的素朴本色,赋予杨桃清妙感;它的体型较小,皮薄如膜,细致,容易损伤。生命总也不乏碰撞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