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

青梅

3月—5月

滨江市场规模相当大,各类蔬果肉品齐全,海产更多样,我每次在家宴客总是来采购。有一天买齐了菜,本来还要买莲雾,焦妻见青梅上市,遂买了一箱回家,她准备酿梅醋,说酿过的梅子也好吃。

翠绿的梅果诱舌生津,她忽然起心动念要买来加工。为了酿梅,她特别去买了广口玻璃缸,以一种土法炼钢的精神,先洗净梅子,用电风扇吹干;一层梅子一层糖,再加入大量的醋,密封。她宣布半年后就可以开缸饮用。

以糖、盐、醋腌渍梅子都很好吃,诸如酸梅、话梅、紫苏梅、奶梅、脆梅、茶梅、乌梅、咖啡梅、绍兴梅等等。先秦已出现腌梅,《吕氏春秋》录有盐梅烹鱼,《尚书》亦记载盐梅合羹,《三国演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最早的文献见于《诗经·召南·摽有梅》,描述周代每年一次的舞会,男女在舞会中择偶,自由订婚或结婚:“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梅与媒同音,梅落乃有花开结实的隐喻,故兴起男女宜及时嫁娶之义。

这种亚热带特产果树,原产于中国南方,已栽培了三千多年。《齐民要术》记载的梅子加工:“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实赤于杏而醋,亦可生啖也;煮而曝干为,置羹、臛、齑中;又可含以香口,类蜜藏而食。”可见当时已常制成零嘴。又如《东京梦华录》中所述梅汁、梅子、香药脆梅等,皆是梅子饮品和蜜饯。到了宋代,更以梅花入馔,《山家清供》所载包括:梅花汤饼、蜜渍梅花、汤绽梅、梅粥、不寒齑、素醒酒冰。

梅有两百多个品种,依果实色泽大别为青梅、红梅、白梅,诸如欧阳修“叶间梅子青如豆”,刘秉忠“梅子黄时雨”,王安石“雨如梅子欲黄时”,王之道“梅子更红肥”,吴文英“半红梅子荐盐新”……吾人吃的青梅并非一般观赏梅花所结;果梅是蔷薇科杏属梅,又称梅子、酸梅。

然而《尚书》《诗经》早就提到的梅,指的都是果实而不是花,对于花,唐人题咏竞作。对梅用情最深的人可能是宋代的范成大,《范村梅谱》赞叹:“梅,天下尤物。”他记载所居范村之梅,凡十二种,他所描述当然是梅树,后序又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梅子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的柠檬酸,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抗老化;若与钙质结合,还能强化骨骼,促进铁的吸收,是优质的保健食品,被誉为“凉果之王”“天然绿色保健食品”,日本人盛赞“碱性食物之王”,可平衡人体酸碱值。

华人一向爱梅,古来骚人墨客赏梅、咏梅、品梅的作品不少。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用青梅那酸甜的滋味隐喻爱情,那是一种非常深刻的酸,令三国时曹军“望梅止渴”,令杨万里吟咏出“梅子留酸软齿牙”。

实在太酸了,不适合鲜食,吾人多品尝加工后的梅制产品,依照梅子成熟度不同,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小妹盈君忧虑我长期暴食暴饮,常送我梅精,青梅产品已深入我的生活。我尤其喜欢中华农桑文化工作室炼制的梅精丸、梅醋,每次出国都带着梅精丸,旅途中随时含一粒,觉得很有安全感。

台湾的农村酒庄善酿梅酒,车埕酒庄融入地方的铁道文化,酒品命名都和铁道有关,如“铁道公主”“车埕老站长”“烈车长”“铁轨”,四款酒我都喝过。“铁道公主”选用水里所产的梅子酿造,色泽金黄,酒庄的宣传手册上如此叙述:在20世纪70年代集集支线的通勤列车上,有位最明亮可爱的少女,她是所有少男心仪的对象,也是当时所有火车族的共同回忆,更是许多人存封多年的暗恋。这个甜美的女孩,我们都叫她“铁道公主”,品尝之间仿佛时光回到往昔,又见到那健康美丽的身影缓缓走来。

好深情的青梅故事啊。《清稗类钞》载钱枚之妻善做糖梅,味极甘脆,某年夏天,睹糖梅悼亡妻,作《望梅》一词:

江城夏五。正梅肥时候,风风雨雨。
记窗前,一树青青,早吩咐园丁,倾筐摘取。
亲手搓娑,更方法,从头说与。
青钱细簸,白蜜生腌,红瓷封贮。
追思十年前事,怅绿幺弦断,翠奁香炷。
又江南、节物登盘,问旧时滋味,何尝如许?
春梦销沉,访嫩绿、池塘何处?
剩微酸一点,常在心头留住。

焦妻生病时酿了一大缸梅醋,透过玻璃缸,那青梅和里面的醋日渐转成褐色。她离开后我想吃,可说来诡异,那缸梅醋竟无端消失。我问过母亲、女儿,均摇头不知,仿佛是一个谜,在迷茫的岁月中那么真实存在过,我在记忆中努力想象那消失的青梅,酸得像寂寞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