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枣
蜜枣
12月—隔年2月
结束《台中餐馆评鉴》发表会即驾车北上,黄昏时来到苗栗公馆乡,枣庄古艺庭园膳坊占地甚广,建筑古朴,匠心布置农村文物和客家氛围,处处是怀旧农具、老瓮、竹编灯笼、竹篾,门口摆设了七个小矮人陶偶;门外有小溪、红枣林。最吸引我的是食物,供应的客家菜标榜红枣养生,红枣饭、红枣芋蒸糕、红枣花生糖、手工红枣馒头;那顿晚餐,红枣有效讨好了大家的胃肠。
我母亲一直热爱着红枣和黑枣,家里的冰箱底层总是有一两包红枣,随时炖汤,随时补货。我以为只是嘴馋,后来读到马莉《女人与红枣》,领悟是口耳相传的养生方法;文中叙述家族中的女人都靠红枣来滋补身体和头脑,小时候,母亲煲红枣糖水就要她吃一大碗,吃完后马上背课文,说一下子就能背诵下来,“红枣对女人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用它温柔的红色坚守着女人的内心、肌肤、血液与情感”。马莉断言红枣是女人的食物,一生都和红枣相随,女人想永葆漂亮,一定要吃红枣,说红枣无懈可击:“它驱赶了女人内心的苍白、虚弱与感伤,它在自身的朴素与传统中恢复了女人初始的美丽与热情。”
上次去新疆,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买回许多新疆哈密枣脯给妈妈。制果脯的大红枣都选用果实大、果核小、果皮薄、果肉细胞组织疏松者,且含水量要少、含糖量较高的品种,如“大糖枣”“箔枣”等。大枣因加工相异而有红枣、黑枣之别,红枣仅烫过沸水即晒干;黑枣的工序较复杂,烫过沸水再熏焙至表皮黑亮、枣肉半熟。
中国是枣子的原产地之一,吃枣的历史悠久,《诗经》早有“八月剥枣”记载。韩愈、孟郊联吟“村稚啼禽猩,红皱晒檐瓦”,描写乡村屋檐上晒红枣,一派农村风情。又如白居易《闲坐》:
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
闲坐槐荫下,开襟向晚风。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
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
秋天打枣,晒枣是自古的常民生活,流动着骚人墨客的农村想象。杜甫搬离成都草堂时赠送院子给侄儿,不料侄儿竟筑起篱笆,防杜邻妇来打枣,《又呈吴郎》一诗告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句充满着强烈的人道关怀,也彰显了诗圣的人格与风格。
任何食物到了传统文人笔下,总不免赋予道德情操,后秦·赵整有诗歌咏:“北园有一树,布叶垂重荫。外虽多棘刺,内实有赤心。”白居易《杏园中枣树》前半段:“人言百果中,惟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最后又说“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借枣树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伸张抱负,并乞君垂视。又如王安石《枣赋》前四句所咏:“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为良木。”
北方所产红枣优于南方,明·吴宽《枣》叙述枣树耐瘠耐旱和材质,并描写其枣子的形貌和风土条件:
荒园乏佳果,枣树八九株。
纂纂争结实,大率如琲珠。
此种殊甘脆,南方之所无。
日炙色渐赤,儿童已窥觎。
剥击盈数斗,邻舍或求须。
早知实可食,何须种柽榆。
此木颇耐旱,地宜土不濡。
所以齐鲁间,斩伐充薪刍。
近复得异种,挛拳类人痀。
曲木未可恶,惟天付形躯。
良材却矫揉,不见笏与弧。
枣树生长缓慢,故木材坚硬细致,不易变形,适合雕刻、制枣木擀面棍。朱国珍在《离奇料理》中追忆父亲爱吃家乡味的面片,女儿、女婿从河南来探望时致电询问需要带什么过来?竟嘱咐要从家乡带根擀面棍,才能做出地道的面片。父女在台北相聚的40天,吃掉了10千克的面粉,“每天都用擀面棍儿,擀出各种面食,有面片儿、面条、饺子皮、面疙瘩等等”。那根擀面棍是否用枣木所制?竟牵系着阔别数十年的骨肉亲情,永恒的面食记忆。
枣的品种繁多,大小不一,早年台湾引进印度枣,经过长期的品种选育,据以培育出蜜枣,现已为南部重要特产,尤集中在高雄、屏东、台南、嘉义。品种甚多,诸如高朗三号、翠蜜枣、天蜜枣、仙桃蜜枣、高雄9号、台农4号肉龙、阿莲圆种、特龙、碧云、大叶蜜枣、金桃蜜枣、中华蜜枣……台湾蜜枣是鲜食,跟制成果脯的蜜枣是不同概念;购买时大抵选择表皮光滑、底部饱满者。
种蜜枣利润薄又费工,每株树要疏果3次,遇到台风更血本无归。今年的蜜枣开始盛产时,秋屏寄来一箱,外形长圆润翠,香、甜、脆;果香和甜味都显得轻淡、节制,确实是燕巢蜜枣。燕巢风土条件特殊,很适合蜜枣生长;枣树本来就忍瘠耐旱,也许就是像泥火山、月世界那样的地质,栽种出的蜜枣含有一股甜中带咸酸的风味;加上昼夜温差大,延缓果实的成长,增加了养分吸收,令甜度升高。
秋屏是高中同学,我们大伙曾露营于阿公店溪,伫足泥火山间歇性的喷发泥浆侧;也同游月世界‘恶地形’,质地松软的泥岩山丘,点缀着零星翠竹,那地貌意象固执在记忆中。数十年倏忽过去了,如今回首,觉得那片光秃秃的山脊像隐喻,像贫困的环境能造就出的豪杰。